王 莹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湖北 天门 431700)
将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12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普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舒普深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4.6±3.4)岁,感染次数17~31次,平均感染次数(25.4±2.3)次;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3.2±1.9)岁,感染次数18~30次,平均感染次数(26.3±2.2)次。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及感染次数一般资料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选取患者标准:患者年龄在20~75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给予3 g舒普深稀释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舒普深治疗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稀释250 ml生理盐水治疗,初始剂量100 mg/d,随后调整为50 mg/d,两组疗程均为7~14 d。
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啰音消失、CRP指标正常及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从细菌清除、替换及再感染方面,分析细菌清除状况;观察患者发生呕吐恶心、皮肤过敏及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应情况。
应用SPSS 19.0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用计数资料例数(n)、百分数(%)表示比率等数据,用计量资料表示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啰音消失、CRP指标正常及胸部X线片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53例,清除率88.3%,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35例,清除率58.3%,P<0.05;观察组细菌替换2例,替换率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7%,P<0.05;观察组再感染3例,再感染率5%,对照组再感染8例,再感染率13.3%,存在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发生呕吐恶心、皮肤过敏及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16.7%,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ICU患者因治疗期间存在大量侵入性操作,易出现增加感染风险的因素,如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情危重等。在ICU患者治疗期间,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同样也加重了患者的感染风险,病情严重时,甚至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抗生素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ICU患者的治疗中,多重耐药菌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舒普深属于一种广谱酶抑制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替加环素衍生于米诺环素,属于甘氨环素泪广谱抗菌药物的一种,对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功效。替加环素与病原菌有效结合后,可有效消灭因核糖体保护作用增强而形成的耐药性致病菌。替加环素联合舒普深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其抗菌能力相当于头孢哌酮的4倍,在有效清除细菌、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啰音消失、CRP指标正常及胸部X线片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53例,清除率88.3%,细菌替换2例,替换率3.3%,再感染3例,再感染率5%,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35例,清除率58.3%,细菌替换10例,替换率16.7%,再感染8例,再感染率1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皮疹及血清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16.7%,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