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在医院中手术室主要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场所,在给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一,使得患者的术后恢复受到不良影响[1-2]。鉴于此,本文遴选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把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3例患者作为样本,评价手术室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遴选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把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3例患者作为样本,以就诊号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47例,男性20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数是(47.50±1.5)岁。传统组46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下限26岁,年龄上限75岁,年龄的平均数是(50.50±2.8)岁。此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且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没有任何差异性,即P>0.05。
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展开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即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需要做好多元文化护理的理论学习,学会怎样借助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当其文化背景会影响护理工作开展的时候,则需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例如:有些患者极其重视隐私,则应该在给予患者过床的时候清开周边无用人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如果在手术期间,患者的文化背景与其发生冲突,则应该对原有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做好有效的护理沟通,以减少护理纠纷出现的几率。另外,需要注重在护理中结合患者的心理需求,若是患者在护理期间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找到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点,配合其文化背景进行方案调整,从而实现舒缓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45例,满意度占比为95.74%;传统组试验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33例,满意度占比为71.73%。即前者数据明显发比后者数据高,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理之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没有差异性,即P>0.05;展开护理之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20±1.01)分、(4.18±1.25)分;传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6.01±1.48)分、(5.99±1.42)分,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多元文化护理模式而言,其实护理人员以患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作为传统护理工作的补充,从而给患者提供和其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护理服务,以实现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3]。本文中实施了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其可以改善手术室患者的负性情绪,主要原因是: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的健康观念以及护理要求等均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后可以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护患冲突,同时多元文化的应用更加重视患者的精神需求,对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也会提升其舒适度,进而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元文化护理的应用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而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护理,在护理期间也更加提现了人本关怀的理念,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日常需求,同时患者也得到了足够的心理支持,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患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护理人员进一步的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医院需要与时俱进,引入多元文化护理,不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技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不良情绪疏导,提高其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