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2020-02-28 19:05傅院霞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能力

傅院霞,宫 昊

(蚌埠学院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型视域下开展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既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教育领域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层面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了一定支持。在转型视域下开展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有助于推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地方企业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加快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程度的加深,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提升教学质量

在转型视域下开展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既符合国家政策引导目标,也是有效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首先,可帮助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高质量的本科职业人才,缓解地方企业在高质量职业人才方面的空缺,满足地方企业对于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改变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学术性较差、实践性落后的现状。其次,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建立自身教学与科研实力相符的学科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在了解自身教学实力以及办学定位基础上,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及大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增长。最后,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审视自身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专业,找到适合本校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地位的提升及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院校主要按照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在教学资源、科研能力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存在差距,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直接套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关联度较大,对于以往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向进行了一定调整,不仅改进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对于其实践水平提升也较快。其次,有助于增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和行业发展方向且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到实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可使学生深刻认识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有助于推动地方企业及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当地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级职业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可增加高级职业人才的数量,提升其质量,进一步满足地方企业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既促进企业工作效率及收益的提升,也间接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为地方企业提供人才,还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进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企业的不断发展及地方经济实力的提升。最后,大批高质量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为地方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助力,高水平技术人才进入生产领域可促进地方企业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与经济效益,间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四)有助于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容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型视域下开展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有助于推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转型,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走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之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有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促进高校分类化管理,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形成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相适应的办学风格和办学优势,打造符合地方本科院校优势与特色的教学专业,促进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间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教学质量。此外,还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帮助我国高校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出现大学“同质化”的现象,完善高校分布格局,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与区域经济的适配性弱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基地,对本地区的人才培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职业人才,推动地方企业不断发展。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并没有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仅仅是对综合性大学的模仿,无法切实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与地方企业适配的实践能力。其次,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安排上没有充分了解本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只注重学生理论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较少关心区域产业发展与学生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及其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配。最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情况,模糊的教学目标间接导致后续管理运行乏力,影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功能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本校学生的成长。

(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地方企业需求不适应

人才培养体系与地方企业的适配度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地方本科院校虽然会组织学生到地方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社会实践,但与地方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沟通交流微乎其微,地方本科院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敷衍应付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由于校方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学生经常出现所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不一致的情况,不仅影响地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影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发展。最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平台建设相较于地方企业发展而言较为滞后,企业与校方在人才协同培养上意见不一,这也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模块上与企业的需求契合度不高,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追求本科评估通过的层面,在课程模块设置上也与地方企业的需求不匹配。由于教学资源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术性明显落后于综合性大学,且还存在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模仿综合性大学、对于地方教学资源及特色发挥程度不足等问题,如此不仅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发展及地方企业生产发展也具有消极作用。

(三)专业设置与课堂教学落后于地方产业发展

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教学实力的专业和学科设置,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力及专业特色的重要因素。但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自身专业与课程设置中,大一、大二较偏重于理论,大三、大四虽然开设了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少有学校真正践行了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升。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地方产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采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部分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以及发展现状,在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上与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与所用技术大相径庭,学生所学与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不符,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要求以及地方企业的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亟待提升

教师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促进本校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其职业发展。其次,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培训方式与培训渠道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认为职后培训对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有限,继而在培训过程中出现消极懈怠的情况,影响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仍然沿用“讲授”式教学法,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少,实践性课程依然停留在讲解实践步骤层面,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依托本地资源,明晰自身定位

明确的定位与目标是转型视域下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转型的关键。清楚地把握自身定位不仅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首先,要深入了解本地在人才培养上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地方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继而找准自身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建设具有自身优势与地方特色的高质量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地方本科院校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原有的参观、了解工作环境的程度,而应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充分了解自身所学专业以及进攻的工作方向,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政府需进一步在转型方面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转型,促进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开展。

(二)构建产、学、研高度结合的教学与实践系统

产、学、研高度结合的教学与实践系统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实现形式,科学合理的“产、学、研”教学实践系统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地方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教学实践系统,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协作,提升校方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一致性,提升师资设备的共享性,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其次,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加强本校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及实践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教学以及科研平台,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及科研水平,提升本校学生实践的能力。最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还需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把学科内容进行解构,将复杂的理论教学与真实环境下的技术操作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地方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的教学与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间的交叉渗透,创新知识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知识脉络的延伸与扩展。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要促进本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特色化,针对本地区及本专业的特点,在了解本专业领域内岗位与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开展以教材为依托的岗位知识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针对学生在参与企业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在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增开核心课程,对于学生在理论连接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应着眼于目前企业与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推动课程模块改革,打破学校原有的课程建设模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证书类、技能类及知识类三个方面,为本校学生考取证书及知识技能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最后,地方本科院校还要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督促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及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转型视域下开展地方院校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入职的第一时间,通过岗前培训以及考核的方式强化对于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及行业背景知识的培养,从源头上改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行业背景知识以及实践教学的问题,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升。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手段即职后培训,地方本科院校要拓宽对于教师的培训途径,除了传统的教学研讨以及培训课程之外,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本校教师积极搭建教学平台及科研平台,鼓励教师课余时间在网上积极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教学能力及科研实力的提升,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最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还应积极关注本专业的教育前沿资讯,不断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继而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发展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