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安检查站建设及运作模式探析

2020-02-28 17:55李连忠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检查站警务公安

李连忠

(广东警官学院 警务指挥战术系,广东 广州51023)

公安检查站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平安城市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检查站对各类违法及不稳定因素针对性的查控,能够把大量危险因素拦截在途中、封控在外围,从而筑牢城市和地区的外围安全屏障,有效地提升了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随着2020 年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对于依附于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设立的省际公安检查站带来极大冲击,公安检查站将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与使命,如何确保“安全”与“便捷”,是公安检查站变革的关键。

一、公安检查站的治安防控价值

公安检查站分为省、市、县际固定检查站以及临时检查站,它们共同构筑了保护区域安全的“护城河”、阻拦违法犯罪流动的“过滤网”、维护社会稳定的“防火墙”。其价值在各项重大活动安保和重要敏感时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建设,各地按照省际、市际、县际三个层次设立的检查站不断增多,以此构筑了环省、环市、环县的治安防护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8 年8 月,全国共有公路公安检查站1336 个,其中设置在高速公路上的280 个、国道上的318 个,其余设置在省道、城市道路、乡村道路上。从公安检查站设置位置看,设置在省界的有338 个、市界的有296 个,其余的设置在城市内的环路或者主要路口等地方。

公安检查站通过人防、物防和技防,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查控职能。公安检查站作为区域防范的首道屏障,通过对各类违法及不稳定因素针对性的查控,能够充分发挥检查站的“过滤器”和“防火墙”作用,把大量危险因素拦截在途中、封控在外围,筑牢了城市和地区的外围安全屏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地封堵,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拦截、打击,有效地提升了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二是防范职能。检查站的设置,囤警路面,提高了区域内的见警率,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到达案发现场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在打造多警联动、立体防控“135”应急处突治安防范圈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查站内先进的警务技术和后台强大的公安大数据的支持,实现了技术识别和过滤犯罪分子,能够有效地震慑不法分子。

(二)重大活动安保的“护城河”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为保卫首都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和河北省公安厅在进入北京地区的主要通道口共建成36 个治安公安检查站,成为新中国建成的首批公安检查站,被誉为首都的“护城河”。近年来,随着我国承办的各类重大国际活动增多,公安检查站在城市安全防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级公安检查站的认真运作,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社会安全稳定。[1]

以广东为例,2010 年,为了确保在广东省召开的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顺利、安全举办,广东省借鉴环京高速公安检查站模式,着力打造环粤“护城河”,在各出入省的高速公路和国道设置公安检查站,保障了各大活动的顺利举办。2015年,广东省公安厅决定将环粤的9 个地市跨省高速公路和国道共30 个省际检查站作为常态化设置开展查控工作,通过规范建设、合理布局、灵活用警,倾力打造广东省“反恐维稳第一道防线”,据不完全统计,常态化运作一年期间,各地检查站共出动警力29.2 万人次,查车605.6 万辆、查人1989.4 万名,抓获涉恐人员8 批40 人,查获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1434 人、枪支17 支、子弹574发、毒品99.1 千克、假套牌299 副、管制刀具937把。在厦门“金砖会晤”安保、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环粤省际检查站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战绩极大地消除了流动违法犯罪隐患,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社会安全稳定。

二、公安检查站设置及运作制约因素

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工作中,公安检查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目前,各地公安检查站在硬件建设、勤务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影响了公安检查站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检查站选址与建设是首要制约因素

高速公路省际检查站通常设在省际收费站附近,路面较为开阔,车辆通过收费站时速度较低,便于引导检查。但是在2020 年后,取消高速省界收费站,车辆将不再停车收费,这对于依靠收费站设立的检查站是一巨大冲击。一些省际检查站被迫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首先服务区内人多、车多,临近加油站,不利于车流管控,如果有强行冲卡或其他暴力抗拒行为,极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其次车辆本身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将车辆引导入高速服务区检查站时,司机稍微疏忽容易发生意外事故。[2]在韶关珠玑路段,原检查站因地理原因设在服务区,曾发生车辆车速过快一次性撞毁60 多个封堵路面的水码事故;另外有些车辆由于速度、惯性原因,进入服务区后如果转弯较急,容易发生冲撞引导岗的情况,对引导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有的检查站曾发生过因服务区路面湿滑,进入服务区的大货车转弯过急致使侧滑30多米,直接撞上引导岗的事故。由于借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进行查控,各功能区不能固化建设,检查区不能开设太多检查通道,无法满足一类站不少于4 条安检通道的要求,一些大型安检设备无法安装,检查功能不够完善。

(二)跨区域协作机制不完善

各地建设公安检查站时,都会根据本地需求、地形地势选点建设,如果和邻省、市缺少协调沟通、统筹规划,容易导致重复设站。如梅州蕉岭检查站设在入省境一侧,而邻省的检查站则要求违法不出省,将检查站设在出省一侧,结果造成在邻省检查完一进入广东又被检查的情况发生,这样既是警力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查控的效果,更加对行驶的车辆带来不便。

(三)查控技能及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目前检查站多无固定编制,从各部门抽调的民警岗位归属感不强,特别是省际检查站距离市区较远,条件比较辛苦,高峰期工作量大,部分抽调的民警年龄偏大,对检查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新型查控设备运用不熟;一些辅警因待遇较低、工作比较辛苦和危险,出现工作一段时间就辞职、新招聘的辅警未经系统培训就上岗执勤的现象。由于上岗人员认识不到位、长期的重复性查控操作,思想容易麻痹而放松安全防范。如在车辆检查时,检查人员与司机站位不当,司机无人防控、漏控,警戒人员控制现场意识不强、疏于防范,一旦遇到对方突然袭击,很容易造成伤亡。曾有省际检查站发生在检查的车上发现毒品时,因查控时防范不严导致疑犯窜入高速附近山区逃离的情况。

安全意识不到位还体现在装备维护、使用上。每个检查站都有查获各类管制刀具,有的检查站还查出枪支、弹药,说明检查工作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许多检查站往往把配置的防暴盾、叉等防暴器材放在器材室,紧急情况下需要打开器材室的门才能提取,这样只会延误战机、增大风险;检查站配置武器数量有限,每次都是下岗时传给接班民警,武器缺乏必要的保养;一些如盾牌、催泪器等警械忽视了保质期的问题,真正使用时效果难以保障。

(四)科技手段运用不足

目前公安检查站的查控模式是以目测观察、移动警务终端核录、车辆检查、物品检查为主要手段。民警运用最多的是移动警务终端或二代身份证检测仪。有的检查站因配置和接入信息库的问题,出现系统资料无法更新、数据不全的情况,对查控工作带来不便,难以保证对可疑人员不漏查、漏控。检查站的工作要求快查快放,尽量减少因人为拥堵而对群众出行带来的不便,但一些检查器材因为检测耗时较长,往往配置后很少使用。

(五)缺乏查控工作的灵活性

常态运作的检查站,根据不同的勤务等级采用逢疑必查和逢车必查的勤务模式,对打击、防范、震慑不法分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重要安保节点的逢车必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了“过滤器”的职能。但是,由于检查站场地固定,公安检查站的地理位置往往在电子地图上都有明显标注,有的不法分子常常提前采用绕行的方法躲避检查,这不利于有效拦截打击有组织性、预谋性的犯罪嫌疑人。

三、智慧公安检查站规范化建设及运作的策略

各级公安检查站在建设、完善及运作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公安检查站职能等进行科学定位,优化功能设计,强化科技应用,大力加强智慧警务建设力度,完善勤务模式、规范执法行为,使查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检查站“过滤器”作用,将各类不安全因素消除在外围。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政治效果、安全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科学定位、合理规划

针对社会治安状况及道路交通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各地公安机关要按照确保安全又减少扰民的工作原则,主动加强与道路、交通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考虑社会及科技发展需求,精心规划设计,使检查站设置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全面。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级检查站建设要加强与周边地区沟通协调,合理选址,避免重复设置;二是基层检查站可建可不建的尽量少建,因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检查站时,可以采取依靠移动警务车建立临时治安检查站或设置临时卡点;三是选址要做到不占用公路正线、尽量不影响交通,特别是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人流等因素,确保检查站选址远离危险隐患,必要时可以采用物理隔离的措施来确保安全;四是加强统筹、科学规划检查站职能,一切从实战需求出发,综合统筹公安及其他有关执法部门,细化优化设计规划,打造服务公安机关多警种业务的合成化实战平台;五是优化固定检查站功能,同时满足实现“一站双向”查控,切实提高公安查控实用效能。

(二)完善机构编制,加强检查站队伍建设

设立公安检查站,应从实战出发,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交通执法、警务执法、毒品查缉等相关职能,使检查站具备综合勤务功能;由公安部确定检查站等级建设标准,确定单位职级、职能,核定人员编制、理顺隶属关系,改变当前多部门设卡、临时抽调人员、上下级关系不顺的困境。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各地启动勤务指令、执勤标准及处置流程、完善处突预案,强化与属地附近公安机关联勤联动;要加强政治建警、政策暖警,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民警,及时解决民警实际困难,确保队伍稳定。

(三)加强实战培训,规范查控技战术

将公安检查站业务纳入警察执法能力整体培训体系,确保查控勤务常态运作更加规范安全。各地要立足本地、本站实际,按照“平战结合”要求,从查控勤务规范、安全保障、应急处置、应急调度等实战需求出发,组织检查站科学制定轮岗、练兵、应急处置等方案计划,在落实查控勤务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等,不断提高民警查控实战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新上岗的人员,采用岗前培训、以老带新的模式,重点对实地查控、反恐演练及应急处突等方面进行强化,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专职和兼职教官的特长,以紧贴实战、提高战斗力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对检查站民警进行定期轮训,提升民警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加强督导和网上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武器装备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具有良好的临战状态。

(四)依托大数据,加强智慧公安检查站建设

传统公安检查站主要采用人工指引核查工作模式,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检查速度慢、等待时间长,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引发受检对象的不满情绪,例如通过粤北的京珠高速,日均车流量10000 以上,执行高级别勤务逢车必查时,拥堵现象严重,如果遇到车辆出行高峰时期,车辆拥堵更加加剧。因此,大力推进智慧检查站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力度,从智能信息采集、车辆分类引导、车辆检查、人员核查、拦截封控、移动查控、指挥大厅、环境监控等智慧化建设入手,对高清智能卡口、视频监控、证件核验、移动智能终端等硬件设备进行研发、改进,强化情报导查能力,实现分类指引、智能布控预警、智能核录安检、智能阻挡封控的功能,有效提升查控速度和效率。[3]

各级检查站要根据地方工作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适应本站工作实际的查控模式,建立适合当地治安情况的基础数据库,加快对身份证件远距离核录设备、人脸识别系统、毒品及爆炸物品探嗅装备、大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各类无感知安检器材的研发使用和更新升级,通过情报导查,变被动拦截查控为主动预警发现,通过“科技+人工”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查控精准性、智能性和科学性,提高精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地区稳定的工作能力。

(五)灵活用警,切实提高查控能力

检查站常设运作以后,由于检查站前方设有检查警示牌,有的犯罪嫌疑车辆提前绕路避开检查。因此,各地检查站除了要在有关指挥部门的指挥下有序开展工作外,还要不断创新战法,提高对违法嫌疑车辆进行有效查控堵截的能力。检查站要养成良好的研判机制,结合各类预警信息,根据车辆通行状态,及时转换思路,扩大巡逻查控范围,依托固定主站灵活移动设卡,变固定值守为动态查控,及时先期处置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执法机动性和震慑力;要加强与毗邻地区的沟通联系,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开展警务联勤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避免资源的浪费;要建立完善情报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互补、战果共享,同防共治、形成合力,确保有效协同。[4]

随着智慧警务的建设,公安检查站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主力军作用,将“科技”与“人工”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合力破解民警在车辆检查时查控速度、效果与安全防范的难题,达到警力资源利用和处置的效果最优化,更好的发挥检查站“过滤器”和“防火墙”的作用,实现检查站由“被动防止”向“主动防范”的功能转换,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平安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检查站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难忘坚守疫情防控检查站的20个日日夜夜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论公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