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莲 肖兴婷
贫困治理一直都是全世界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使命。2013 年11 月,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首次提出要“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揭开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新篇章。教育精准扶贫与以往的教育扶贫很大的不同在于“精准”二字,“精准”意味着现在的教育扶贫工作在识别上要进一步细化,在帮扶上要准确,在测评上要有效。教育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受帮扶对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使贫困人口得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从而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而教育精准扶贫则更是对教育扶贫的质的发展和突破。只有通过教育精准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造成贫困的成因,贫困地区才能够真正摆脱“穷根”,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才能算取得了真正的胜利。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在减贫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社会个体和社会整体两方面的意义。
对于受教育者自身来说,教育精准扶贫最直接的社会个体价值就是使受教育的贫困个体有了改变命运和实现自身梦想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人均受教育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给了贫困学子看见未来的希望,而教育扶贫使贫困学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奋斗不会因为贫困而被迫按下停止键。贫困地区的学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女孩子,得以摆脱经济贫困失学,早早结婚生子的命运,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被迫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可以通过教育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个体独立和自身价值。教育扶贫的实施,改变了许多人生故事,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和未来。
而教育精准扶贫还具有一些附加的社会个体价值,主要是对于受教育者所在家庭和所在地区而言。首先,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代际传播的途径。贫困一直难以根除的原因在于一个贫困家庭往往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教育的投资成本较大,且收益周期漫长和教育投资成本回收的不确定性,都成为了教育难以成为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的原因。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低、缺乏长远目光等因素也使得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失学,外出务工。但是,一个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足以带来整个家庭状况的改变。而教育精准扶贫正是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能让贫困孩子免于经济压力完成学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实现阶级的跨越。同时,通过教育获取知识和技术,在改变家庭现状的同时,更能实现不返贫,从而实现一个家庭的良性发展。其次,对于受教育者所在地域来说,教育精准扶贫能够为当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人才支撑。教育扶贫所带来的不仅是受教育者自身和受教育者家庭的改变,也带来了受教育者所在地域的改变。通常情况下,贫困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贫困区域性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对人才的吸引不足,从而导致区域发展缺乏活力。教育精准扶贫为受教育者所在地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方面,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和人才的培养,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受益于教育扶贫,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当地得以培养出适应当地发展现状的人才,与此同时,一些受教育者的乡土情结,使受教育者反哺家乡,回乡创业,回所在地工作,从而为当地吸引资金和投资,促进当地的发展,增强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
教育扶贫不仅对于社会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育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实现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整体价值。
首先,教育精准扶贫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是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教育精准扶贫有利于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智库的发展壮大。教育扶贫帮助贫困人口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拓展优秀人才资源。受教育者得以和其他人群竞争同样的就业机会,得以通过自身奋斗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够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生活体验,多视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面小康就其覆盖的领域而言,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教育扶贫通过对贫困人口教育的投入,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得以接受学校教育,获得知识和文化,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富裕水平;另一方面,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获得技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与自身需要相适应的工作,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实现自身物质财富的获得和积累。
其次,教育扶贫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和增强社会阶级的流动性,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级固化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阶级固化对社会底层贫困人口的不断挤压,使下层民众向上走的通道越来越窄,阶级的流动性变差。一方面,阶级固化,使下层民众越来越没有改变自身阶级的能力和路径,造成不满情绪的堆积和阶级矛盾的对立和突出;另一方面,阶级固化导致社会阶级的流动性变差,底层人民因无力改变现状而选择自暴自弃,上层人民没有底层人民阶级向上流动的压力,而没有紧迫感,导致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教育扶贫给了底层人民向上流动的基础和底气,使社会阶级的流动性增强,增强全社会向善向上的合力,提高社会整体的积极性和向心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不懈努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一方面是国家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满足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扶贫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使适龄孩子得以在学校接受教育,减少了因过早进入社会而产生的犯罪问题;同时,教育扶贫满足了受教育者的需要,减少了受教育者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无力改变自身状况的焦虑情绪,有助于稳定心理状况,增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和心理预期。
最后,教育扶贫有利于脱贫攻坚的实现。在精准扶贫中,参与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以及治理目标多样化构建了全面的扶贫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从“扶贫”到“扶智”和“扶志”,从医疗到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涉及到贫困群众的方方面面。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扶贫体系。实现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增强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而教育扶贫为脱贫攻坚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一方面,教育扶贫为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与农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育差距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和城市不断加强了对经济发展暂时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吸血效应”,使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持续扩大。而教育扶贫就从国家层面为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制度支撑,运用国家手段来帮助发展滞后的地区和农村实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领域协调发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扶贫发挥和发展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施教育扶贫,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同时也有利于让全国各族人民在为中国梦奋斗的进程中携手并进,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从而依靠教育扶贫推动脱贫攻坚的整体实现。
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助学标准的动态变化灵活性不足;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不到位;教育精准扶贫的测评机制不完善等。通过加强对教育资助体系的完善;增强教育扶贫的力度,拓展教育扶贫的广延性等多种措施,加强教育扶贫的精准化。贫困治理不仅仅是实现贫困人口的物质充足,更在于实现精神富足,改变思想贫瘠的状况。教育精准扶贫要从经济帮助向育人成才、从助困向发展转变,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使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