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0-02-28 15:28孙海玲刘静刘聪聪邓雅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协商教学质量

◎孙海玲 刘静 刘聪聪 邓雅婷

一、前序

高等教育界专家一致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为满足教学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和产品。这种教育服务和产品本身显性和隐性的要求,需要借助于某些评价结果能力的考核。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历史悠久。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由来,我国迅速迈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路程。在我国逐步成为高等教育规模世界大国的同时,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争议和质疑亦纷至沓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既是应然只需,也是实然选择。

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督机制的短缺,本文仅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现实困境、社会评价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路径等几个方面浅谈个人的一些感悟:

二、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现实困境

1.缺乏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结构形态、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原则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缺少对高等教育监测体系的总体研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无论是总体架构上还是在内容组成上还不能全面反映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监测体系亟待实现从政府评价到社会评价的重要转变。

自1999年我国的高考扩招政策出台后,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提高到了15.3%,至2018年已经达到了48.1%。在产业化结构不断调整以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力冲击下,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也必然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并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持续不断地发生变革,多数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建设应用性学科。由此,我国大众化教育阶段带来的教育质量理念的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模式上应逐步实现由政府评价转型至社会的评价。

3.缺乏第三方社会评估组织的参与。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酝酿着一场艰难的变革,面对社会对人才类型、层次及规模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质量危机。为解决此危及,应尽快建立高等教育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社会评估组织,能够沟通政府与高校、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维护及调解不同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现路径

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时,应以学校办学定位为前提,以树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核心,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基础,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关键,应综合体现高等教育的“三适性”,即“内适性”、“外适性”、与“个适性”这三种价值取向。

1.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应坚持以社会评价为导向,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驱动,满足国家的经济和发展实际需求,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在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各项指标进行选取时,应充分考虑对社会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评价指标。同时,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家对经济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2.构建“多元协商”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第四代评估理论指出:综合评价的过程是评价的主客体在既有不同的价值立场上不断交换意见和共同构建同一观点的过程。因而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主客体以及社会评估“多元协商”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质量监测体系的有效性。

构建“多元协商”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应当尽可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多元协商”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由“三纬度”、“四矢量”构成:

(1)第一纬度。

构建覆盖多个评价主客体的“多元协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其中包括四矢量,即政府部门、学校、学生、行业(企业)。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诉求能更有效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效性。

(2)第二纬度。

建立“多元协商”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方法,这需要依助高等教育社会评估组织的深度介入完成。正因为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与政府部门或高等院校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或者利益关系,因而,在监督高等教育的质量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3)第三纬度。

加强其他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监督,其他社会力量具有的社会角色使其更能客观公正地对各种变化做出决策。因而,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校董事会治理模式,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基层委员会制度,可以为构建“多元协商”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3.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应遵循过程监控和结果反馈相结合、自我监督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构建原则,应充分运用监控结果,从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应构建多元化的质量监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评价主体向管理者的信息反馈、公众反馈等多种渠道来增加质量监测信息的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应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途径。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时不断变化的,应借助新媒体确保信息的及时畅通,间接制约和影响着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最终成效。

4.加大社会评估组织的监督作用。

第一,应尽快建立及健全社会评估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在强立法和补空缺等方面,既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社会评估组织的既有成熟经验,也应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评估组织的现行情况,重视本土法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二,尽快促成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与社会独立第三方评估组织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在处理政府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关系上,政府部门应处理好和第三方社会评估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三,社会评价机构必须脱离与政府的附属关系,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的支持。社会评估组织在监督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及公正性原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拓展相关业务。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协商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浅谈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