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培训问题及对策

2020-02-28 08:42:24张秀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技能型教师队伍中职

◎张秀丽

一、中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阐述了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能上讲台又能上操作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按需施教培训原则,突出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学研用相结合的培训理念,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职业教师队伍,才能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应突出以参训教师为主体,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培养其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培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手段、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科研与实践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中职教师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中职教师培训现状。

在中职教师的成长中,各级各类的培训,理应成为教师的“充电宝”、“加油站”。许多学校一直很注重提升教师团队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每年都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然而,我们悲哀地看到,大量教师培训,沦为鸡肋。刚开始的培训,老师们积极性都很高,也有一些显现的效果,但好景不长,几次培训过后,老师们的表现就差强人意,很多老师都说培训没啥效果,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没什么帮助,还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表面上看,该教师在认真地参与培训。而实际上,台上培训师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听课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甚至签个到,溜之大吉。虽然,签到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依然有人李代桃僵,瞒天过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形式主义的培训,表面上看,是圆满地完成了培训的指标,实际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且浪费了时间。

为什么老师觉得培训是在浪费时间,对培训只有“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教师培训“一培就会,一用就废”?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有些以拿学分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并不是老师们真正用心参与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被迫参与的。一旦为了拿学分,就会失去了参训动力,就会被动应付。也因为参训教师的被动应对,培训组织者,往往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当然,也不否认一些官方培训机构所做的积极、卓越的探索)。如此一来,相当一部分培训,成为形同虚设:一边,学习者是被迫的,一边,培训者是例行的。大家心照不宣,彼此应付;表面相安无事,背地相互埋怨。

(2)很多的教师培训对教学工作和教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教师培训,要基于教师成就而行”。

教育的首要工作是了解学生,充分的认识学生,是培训教师时最首要的问题。针对学习者不同的类别、气质、方式因材施教,这是我们要去培训的。在前两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涉及到教师的学科问题、课程意识。

学生、学习、学科和课程意识是我们在培训中必须要去做的,但是很可惜的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传统培训大都是针对学科的,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之下,就针对学科而讲学科,所以教师的培训就把教师搞成了教书匠而不是教育者。单纯的充当教书匠,是不可能有成就感的,也不可能有职业幸福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对培训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原因。

另外,培训者水平良莠不齐,自身定位模糊;培训组织方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培训名目繁多,挤压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都是造成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培训问题的原因。

三、基于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教师工作要想获得职业尊严,除了健全良好的保障体系,提升应有的社会地位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获得职业高峰体验。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引导教师树立职业自信,激活教师职业潜能,当是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用评价机制倒逼教师主动培训。不培训,就会先被淘汰;不培训,就会有生存危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管理部门,要少一些一厢情愿的“硬指标”,真正从教师成长需求调查入手,设计有助于教师成长的高品质课程。教师的需求有回应,他才愿意参加培训。

2. 要打造真正优质的网络课程平台。让更多优质资源服务于一线教师,服务一线教育,而不是绑架教师。要建立第三方课程评估机制,以大量优质课程,驱逐劣质课程,促使课程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非官方优质课程,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更多的优质课程,吸引教师主动参训。

3.放宽眼界,从全球范围内汲取优秀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相应的培训体系中。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来说,起源于德国的“工作坊式”研修(它的特点是每个学徒都有一个理论老师和一个实践老师),在培训中分别从理论引领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带领学员通过培训不断突破。这样的研修方式,很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9 年12 月份发布的《中国教师培训白皮书》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教培整体成效比较理想,尤其表现在教育观念、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但能力方面的培训成效相对不高。我认为构建丰富可选的研修课程,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发展愿望、优势和困难;形成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拉近教师们对培训的距离感,不断认知教师培训的重要性,突破教师培训现有的壁垒是新时代中职教师培训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技能型教师队伍中职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