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花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已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很多方面已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世界离不开中国。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及中国防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矛盾和国内问题也比较突出,“三大攻坚战”还未取得彻底胜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各方面安全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性的公共危机凸显,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而作为培养年轻人成长主阵地和摇篮的高校,无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高校需要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新时代,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统治阶级无不重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出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统治者培养合格人才。《大学》还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首先强调要培养有道德、有情怀的君子人格,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学而优则仕”是古代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好注解。“政者正也”,培养人格“正”的人正是教育目的,从而实现“内圣外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重视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周恩来同志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1]183。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教育目标,强调知识青年应把个人修养、思想政治改造同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将生产劳动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提出知识分子走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文革”时期,我国的教育一味强调政治性,而忽视了专业知识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政治挂帅”“政治第一”使教育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西方教育家也非常注重人的德行修养及其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审察你自己”,通过认清自己来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亚里士多德讲,人是“天生的政治性动物”,是社会性动物,明确了人不仅作为个体存在,还作为社会存在和政治存在。卢梭在西方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提出教育“回到自然”,关注人的自由属性。西方进入近现代以后,极力主张人作为社会人和公民应尽的职责和政治担当。现代西方教育家,如美国教育家弗雷德·纽曼(Fred Newmanm)特别强调社会行动德育,即通过渗透式教育、实践教育来培养人。他们主张通过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品质教育、历史教育等方式进行渗透教育,并将所学运用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不断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我国进入新时代,面对激烈争夺人才的国际形势,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要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青年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尤其要把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人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以使他们肩负起时代重任。因此,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我国高校回归大学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高校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但同时也遭遇了困境,亟待改革。
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在于培养全人格的人、对社会有用和有作为的人才。但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大学教育现状堪忧,逐步丧失大学教育育人的初心,这主要表现为有些地方高校教育出现了功利化现象。改革开放后,为了革除改革开放前教育的弊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特别强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问题。因此,他在教育上提出了“两手抓”,即一手抓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手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强调教育要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我国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一起来。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地方和高校却偏重专业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以致发生了“八九风波”事件。邓小平同志因此指出,改革开放十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2]306。教育功利化给大学生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认识导致偏科现象出现,重视理工科,不重视文科,思想政治意识淡薄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一方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甚至不少地方推行了通识教育。特别是高校 “高校思政课05方案”出台后,大学专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普遍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即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脱节,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单打独斗的“孤岛”[3]。社会上至今流行这样的说法:“有德有才是优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力,使我们培养了不少“危险品”甚至“废品”,发生了系列“马加爵事件”。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这就是我们教育出现的弊端,它使很多年轻人走上了歧路,以致钱学森先生在21世纪初发出了“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不仅拷问着教育工作者,也拷问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见,大学恢复教育本真,回归大学教育初心,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健全和发展学生人格,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培养社会有用之才,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种思想、主义和文化激烈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更加明显,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高校因此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岛,而是由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共同组成的。高校发生的事情会影响社会,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高校。因此,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和会议中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高校一味强调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作用,没有把其他课程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发生抵减和削弱现象。同时,思想政治课和相关教师面临亟待改革的状况,比如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陈旧;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等,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显得非常急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指出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4],这给我们思想政治课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另一方面,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办学方向、教育目标认识模糊,定位不准;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对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个别教师师德败坏;有的高校管理薄弱,意识形态淡化、弱化、虚化严重等等。这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和课程思政理念,让教育回归初心,实现教育应有的使命。
新时代高校如何摆脱教育困境,实现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其重要举措。如何建构课程思政就成了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
课程思政的提出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古今中外教育理论中,对全人格的培养都是历代教育者和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尤其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它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也包括个体与社会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同时,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指出教育者担负着改造环境的重要责任。课程是承担教育的重要载体。任何课程实际上都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知识的功能、方法的功能、德育的功能[5]。韩愈在《师说》中讲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正是教育的三方面功能。由于课程性质和目标任务不同,这些功能体现也不同。有些课程德育功能比较显性,比如思想政治课;有些比较隐性,比如通识课、专业课。因此,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体和承担者,教师应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此,高校要不断筑牢教师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
要坚定课程思政的正确方向,首先要明确教育的本质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其专著《什么是教育》里曾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6]13教育实质上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激发与唤醒,其价值在于把个体培养成为有道德情怀、知识能力、忠于职责、身心健康的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把握安身立命之根。因此,进入新时代以来,针对高校教育出现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各种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了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和功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因此对高校本科教育提出了“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高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修学储能中增长见识和才干,更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使学生成为心智健康和人格健全的人。大学教育的初心即是培养人,我们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注重考试分数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立身之本,这样才能回归教育的初心。否则,过分偏重专业教育,而放松了价值观培养,极有可能培养出人格缺陷的科学怪物或毫无人性的技术疯子[7]。爱因斯坦曾警告过人们:科学家要有人文思想作指导和支撑,否则科学研究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音,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加大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实现其立德树人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思政重在课堂教学。因此,高校各专业课程,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根据每门专业课程自身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功能,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拥有家国情怀,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要坚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八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8],使思想政治教育扎扎实实地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的始终,从而实现育人目的。课程思政要求各专业课程教师,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效果。
落实课程思政的任务,重在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时代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理念,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努力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思政+实践课程思政”“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除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外,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此外,要将课堂思政与实践思政、活动思政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得以体现、延伸和贯彻,发挥强大的思政整合功能。为此,高校要加强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结合,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政活动”和“活动思政”的统一,思政实践和专业实践的衔接,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升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新时代高校要使课程思政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湛、技术水平上高超的教师队伍。要把教师从过去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转变为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只有“大先生”才能培养出有大情怀、大视野,有见识、有本领的人才。为此,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新要求[8]。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有较深的情怀、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道德水准。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位教师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用高尚的人格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照耀学生、激励学生。新时代教师,一定要从原来单一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人品的教育,转变到自觉对学生进行人格建构和培养,更好地促成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实现思政育人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要立足中国实际。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鞋论”,这不仅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制度而言,对高校教育也是如此。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各国人们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反映出来。任何照抄照搬别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的高校课程思政必须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当前,立足本国国情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经途径。扎根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课程思政发展之路,其底气和信心来自哪里?来自我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已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奋进。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办好高校教育,使专业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立足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全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探寻课程思政的特有规律。
课程思政要发挥更好作用,必须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资源参与进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通过协同合力才能达到育人目的,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水平。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9]。同时,他还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搞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院、部门的职责,也是学校其他各部门、教学单位的共同责任。因此,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教育共同体理念和意识。教育共同体为构建和谐社会、美好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好基石。为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思想政治课的责任的错误认识,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各部门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使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扎实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发生大的改观,就要把课程思政作为重要抓手。课程思政不仅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对各门课程的建设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构建课程思政,使整个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以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