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萍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陆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具有独特的发展形势,成分构成具有特殊性,是充分展现我国医改背景条件的关键。我国医疗单位的资产大多是由政府进行补贴扶植,对于医疗机构的资产应用本身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特别是资产应用和成本节约方面,两者有很紧密的联系,缺一不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以大型医疗设备为主要的固定资产表现出的先进性特点,能够更好推进我国医护救助行业的改革进步,增强医疗服务的优势价值。医疗设备本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造核心价值的基本支持,通过充分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效用产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将相应的固定资产类目予以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由此,凸显出医疗设别的管理维护特点,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尽可能减少医用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并且创造更大的医疗救助价值。当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专注于医疗设备等精密仪器维修保养,最大程度保证其处于良性运转的节奏中。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性特点进行分析,资金额较高的医疗设备采买,该资金支出的频率较低,只是在单位构建初期存在大额固定资产支出,更多的是固定资产的维护费用金额划转。也就是说,需要保障医疗设备维修护理的专业性,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留存更多的现金资产,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能力,防止因固定资产出现较大折损,从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服务提供产生限制。除此之外,在当下医改进程的宏观环境中,尽可能减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成本占用,注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增强固定资产的医疗服务性能,提供更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的组成形式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职能的特点,政府财政补贴占据流动资产主导,医疗设备采买也是应用该部分资金进行支付。同时,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医疗专业背景,对医疗技术的专业性考核较为严格,未能从根本上了解到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只是记录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的购买使用数额,这都是由于基层医疗单位整体上存在管理工作认知层面的不足。医疗单位的精密仪器设备还需要关注后续的维护管理,虽然产生的管理效果不明显,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医疗单位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了解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贴合医疗单位的运营实际特点,更好优化医疗设备管理过程,继而延伸医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范围。充分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需要严谨合理的可行性制度予以明确,尽可能规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随意支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当下医改进程中,不具备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单位的综合医疗水平。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的制度建设成果较差,不仅仅是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还存在诸多角度和环节的限制。具体而言,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于管理体系构建不重视,严重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重要性。归口管理工作未能发挥基本优势,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尚不明确,未能严肃处理各类管理工作问题。其次,虽然基层医疗单位制定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却未能与实际运营相关联,缺乏适用性的实践评估,当然,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制度不能够落实到人,盘点清算过程不能够全面展现医疗设备的实际状况,存在账目不清等问题。还有,一些医疗设备报废没有按照制度标准进行及时申报,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出现,医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失效。
想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长期经营的目标,本身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工作职能以公益性特点为主,政府按照医改的宏观要求,加大对医疗单位的财政投入,重视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从而保障医改进程的持续稳步推进。但是,随着政府提出各类财政扶植策略,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单位的资金投入,很多科室的研发成果未能统计在单位的成本核算中,绩效核算效果相对较低,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有所偏差。对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还存在产权关系模糊混乱的现象,影响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的折旧计提过程。也就是说,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已经进行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实际的医疗设备依旧未能与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相关联,最后制约了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热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隶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以提供优质化医疗服务为准则。必须从根本上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的生产运营管理规定,依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相关工作,促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工作价值。定期开展财务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培训活动,逐步强化其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确保财务数据报表予以实际固定资产清算盘点相契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对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传授他们必要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可以应用高效率的资产管理工作培训模式,要求资历较老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指导,确保其能够充分应用自身的资产管理经验,有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基层医疗单位的机构特征,医疗设备等较大资产采买,必须预先予以实际运营状况判断,综合性完成资产评估。不仅有利于明确医疗单位的资产金额,同时有利于落实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了保障其今后的长远发展,节约单位的运营成本,秉持医改工作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通过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当前宏观政策环境的提前研判,明确组织内各项岗位职责,更好约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发挥出管理工作独有的效用价值。也就是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对自身组织机构形式有全面的认知,严格依据国家政策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固定资产采购,要严格依照管理工作的合理化研判,确保开展合规性的项目,尽量不要出现负债问题。其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关键要求,秉持着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践“一对一”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除此之外,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大多由医疗设备组成,需要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予以高水平标准的维修护理,加强专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按照既定的医疗设备维护制度,精细地将固定资产维护过程进行标注,采用数据化表格的形式,展现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更好节约单位资金支出。医疗单位中固定资产依据计提折旧原则,实行多重时间跨度的盘点管理,设立固定资产台账,以便后续的清算盘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工作质量,简化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程, 降低工作难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
依据医改阶段的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从基本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为指引,应用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关注医疗设备折旧费的月度摊销金额,增强固定资产折旧与科室成本核算的关联性,结合财政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实现新时期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目标。从根本上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稳定持续运行。在具体的医疗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阶段,注重账面资产以及实际医疗设备的对应关系,尽可能规避账面价值与实际固定资产金额存在差值的现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予以长时期的核算盘点,按照医改环境特点,予以固定资产报废计提流程的重点关注,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核算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医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阶段,更应该注重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专业资产评估事务所的相关要求,更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了实现良好的运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定要确保固定资产本身的实际使用效率,更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应用价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关注程度,与财务会计核算相结合,明确医疗设备的盘点清算,关注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数额,更好贴合当下医改进程的持续性效果,充分展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保障社会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稳定性。为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增强新时代的管理工作特点,专注于创新性发展研究,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高效率应用电子信息系统,从而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