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华 任广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工资管理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日常活动之一,该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工作量较大,涉及的工作流程较多,直接影响着全体教师的利益。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工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教育事业朝着高效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高校工资发放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防止矛盾的发生,但员工的工资每个月均会发生变动,因此还需要履行审批程序。例如,教师工资的启薪、停薪以及工资变动等情况,均必须经过多个部门进行审批。因此,为财务人员提供的准备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一旦遇上周末或者是节假日,时间更短。根据调查研究,我省某高校工资的准备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1]。
当前高校工资发放与管理中涉及的部门较多,不仅有财务部门、人事以及行政部门,还有后勤以及学院等多个部门,其中人事劳资部门需要提供与基本工资以及学校津贴等相关的数据,而资产部门则需要提供与交通费以及住房补贴有关的数据,后勤部门则需要提供与水电费有关的数据[2]。总之,工资发放涉及的环节以及部门较多,需要及时与不同部门进行沟通,才能保证工作效率。
以高校某教职员工的工资金额为例,除了薪级工资以及岗位工资外,学校还自行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津贴补助,比如保险以及其他代扣代缴的项目等,该教师的工资数据项目约有20个。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该学校有5000名教职工,则需要计算的数据量就超出10万个,仅仅凭借着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运算,不仅效率低,而且错误率也较高。因此,必须要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高校工资管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高效地完成高校工资处理工作。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校在工资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不同部门重复录入信息,无法保证信息的质量。例如,经常存在重复录入教职工姓名以及基本信息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引进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局面。例如,学校人事部门生成了一套数据库,行政部门又另外生成了一套数据。
现阶段高校财务工资管理中,往往仅由一个工作人员负责,经常会发生非人为的数据改动的分享,而配备多名工作人员,又容易发生的数据重复和遗漏的问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也无法厘清责任,致使内控风险增加。虽然制定了复核制度,也无法充分保障工作质量,甚至会令部分财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为淡薄,过于依赖复核环节,增加了复核员的工作量。
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按时发放工资是财务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并非全部的工作内容,当前在该层面上,部分管理人员认识不够充分,过于重视与工资发放有关的内容,但是却缺乏与优化工资管理体系的意识,长此以往令工资薪金的分析以及工资管理不够科学合理。除此之外,当前大部分高校也没有根据会计管理制度设置相应的薪酬科目,这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一般不会将应付职工薪酬提取出来,而是直接从经费中列示会计分录。因此,在会计处理时还会有两个分录,工作效率不高。
为了提升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可以建设数字校园为基础,优化高校的工资管理体系,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时传送信息数据,逐渐完善学校的工资管理体系。具体的设计方式如下,首先,打破学校之间的信息孤岛,促进信息数据的交换以及共享。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引进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设计网闸以及防火墙等设备,同时为了避免信息泄露,还需要利用专门的信息数据接口以及服务器,促进资源的实时共享,务必保证财务部门内网数据的安全性[3]。
其次,在引进数据信息系统后,还要令其与工资管理系统、学校的账务核算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系统之间构建良好的通道,最大限度缩减中间环节,促进工资录入、申报、审核以及结算等工作实现一体化的模式。
最后,根据学校的设计情况,设置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块,确保信息数据的精确性,有效获取不同的基础信息以及实时性的信息。例如,对于录入员工的基本信息数据以及工资补贴等,必须要遵循唯一性的原则,可以从人事部门获取该数据,然后利用数据中心内部的数据同步存储功能,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避免传统工资核算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工作人员也可以将其同步到数据中心,为其他需要利用该资料的工作人员提供较大的便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该系统中设置工薪收入模块,将与工薪收入的数据利用“财务综合平台”进行填报,在整个申报的过程中,均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不仅确保了整个信息数据的有效性,而且还提升了申报的效率。例如,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与传统的账务处理系统相比,在引进了信息数据后,显著提升了工资额度的精确性,而且在填报的过程中,还能够生成带有不同部门二维码的纸质资料,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对于确保信息数据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完善高校工资管理体系,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以及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审批程序以及范围设计,明确工作人员的范围职责,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管理工作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必须要对与工资有关的数据予以验证,确保工资数据的精确性,具体的设计方式如下:第一,明确规定好时间节点,在该期限内人事处必须要将内部数据处理完毕,并将其传递给财经处,而且人事处还要向财务部门提供审核完毕的工资表以及与工资变动有关的资料,其中应该包含工资项目的总金额以及工资明细等数据,其他部门也必须要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及时向数据中心传送数据,为财经处的工作提供便利。第二,财经处在获取到数据后,还需要运用工资管理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将本月的工资与上月的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工资变动表,将其与人事部门提供的纸质资料进行比较,复核工资变化数据是否准确。第三,在比对工作完成后,还应该打印出本月的工资发放总数,并将其与人事处提供的工资进行对比,可以利用一下以下公式检查,即上月发放的工资总额+本月增加的工资金额-本月减少的工资金额=本月发放的工资金额。
其次,优化外部监管体系,在工资发放完毕后,就能够将数据信息输送到数据中心,有助于其他部门使用。例如,人事部门就是通过对比数据,监督数据是否经过篡改。因此,工资发放完成后,财务人员就应该将信息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平台上,有助于高校教职工了解工资变动情况,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外部监督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最后,提供多报表的查询服务,在工资方法以及流程完成后,还应该制定不同类型的报表,例如,汇总表以及明细表,为高校实现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优化工资管理体系,应该规范学校的会计核算方法,当前高校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是为了反映高校应该支付给职工的薪酬以及为职工支付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社会保险等,本科目应按照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设置。在处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时,主要是处理职工薪酬的计提、支付以及住房公积金等,而期末的贷方余额则反映着高校未支付的职工薪酬。
计算计提当期高校应付员工薪酬时:
借记:教育事业支出
贷记:应付员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地方政府津贴
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其他个人收入
计提单位应缴纳的社保以及住房公积金时:
借记:教育事业支出
贷记:应付员工薪酬——社会保险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学校应缴纳的部分)
而发放员工工资以及代扣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险时:
借记:应付员工薪酬——工资
应付员工薪酬——其他个人收入
应付职工薪酬——地方政府津贴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个人所得税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工资凭证的复核工作,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工资凭证的复核往往流于形式,但是在管理体系管理中,工资凭证和应付职工薪酬处于起点的位置,为了提升工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验证,即应付的职工薪酬=应发的工资总额+学校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学校配套的公积金+学校配套的年金,在复核的过程中,还应该与打印出来的工资报表进行比较,这也是工资复核的重点环节。
总而言之,高校工资管理体系作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系统和繁琐的工作。为了优化工资管理系统,必须要引进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同时逐渐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更加真实、准确地计算和反映工资,全面提高高校的工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