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廷华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手术室,北京 100049)
脑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疾病会引起失明、精神失常、癫痫、肿瘤出血、瘫痪甚至死亡。脑瘤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据全球脑瘤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居第一,脑瘤已严重威胁到国民生命安全[1-2]。外科手术是治疗脑瘤的有效手段,但因手术时间过长,手术压疮时间常有发生,采取护理措施可控制压疮的发生率。常规护理对识别手术室压疮危险因素的力度较弱,预防能力较差,医护人员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本文以我院128例脑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手术室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于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进行手术的128例脑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男34名,女30名,年龄41~75岁)和研究组(64名,男32名,女32名,年龄47~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体位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评估
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活动能力、体重、年龄、皮肤状况、手术室床垫、体位垫、手术位置、手术时长等进行深入了解。评估病人发生手术室压疮的可能性,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定制压疮预防方案。
1.2.2 术中护理
根据评估结果和预防方案进行术中护理,确保床单、床垫平整、柔软。采用透气性好的橡胶垫以及合适的体位垫,对骨隆突处加强保护措施。使用恒温水毯使患者体温恒定并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若手术巾潮湿,须及时更换。规范使用气压止血带,落实术中冲洗防护。
手术时间较长,需放松约束带按局部压迫处进行摩,使其血液循环。
1.2.3 术后护理
衔接好术后护理,对患者肩部、肘部外侧、膝关节外侧、受压侧外踝受压部位的皮肤状态进行评估。落实身体清洁、定时翻身工作,避免术后压疮发生,记录每天患者的状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本次研究需记录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压疮分为1级、2级、3级、4级,级别越高,压疮越严重,压疮发生率=(1级压疮例数+2级压疮例数+3级压疮例数+4级压疮例数)/总例数*100%。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对研究组、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1级压疮:研究组(2例)对照组(3例)x2=0.208,P=0.648。2级压疮:研究组(0例)对照组(3例)x2=3.072,P=0.080。3级压疮:研究组(0例)对照组(1例)x2=1.008,P=0.315,4级压疮:研究组(0例)对照组(1例)x2=1.008,P=0.315。压疮发生率:研究组(2例,3.13%)对照组(8例,12.50%)x2=3.901,P=0.048。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瘤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将危及生命[3-5]。手术切除、姑息性手术是治疗脑瘤的方式之一,因手术时间、患者个体等原因,手术室压疮常有发生。
常规护理在脑瘤手术护理中较为常见,但该护理模式缺乏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护理人员不能对压疮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6-8]。实施手术室体位护理,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手术体位、时间、个体情况等等,确定危险因素,并在术中采取预防措施[9-11]。在术后延续压疮护理。
本次研究显示,对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体位护理,研究组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室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总而言之,对脑瘤患者实施手术室体位护理[12-14],能够降低压疮发生率,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