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理想现实困境

2020-02-28 03:12:5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功利化思潮后现代主义

岳 清 云

(广州商学院, 广州 510000)

一、引言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总体上看,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宏观方面的影响,而微观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文就是从微观入手具体研究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确立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是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后工业文明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的一场以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并迅速渗透和扩展到社会生活、思想文化领域,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反对本质、权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特点,强调多元性、差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使大学生在理想的确立上面临现实困境。

二、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面临理想现实困境分析

(一)资本逻辑对大学生理想确立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嬗变,主要体现在:资本逻辑;道德碎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等 。

所谓资本逻辑是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不断的投入不断的获得,投入更多、获得更多,这样不断循环以致无限制地自我增值,不懈地去追逐利润,不断地去积累财富的一种动态逻辑。当今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全球化,使资本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1]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资本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绝对力量,全球化进程就是资本的全球化进程,资本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资本的追求越来越狂热,资本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对其沉迷,被其沦陷,从而丧失自我价值,服从资本的意志。资本逻辑的运行在给人们带来积极与文明的同时,更多的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本身体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在价值追求上比较倾向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观念意识上倾向于以自我为目的,把他人作为手段。这种状况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偏差,使青年学生只在意眼前的实际利益,不注意对长远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功利化的处世原则。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放纵自我,寻求感官上的刺激、满足肉体上的需要和享受物质生活的奢侈,价值信仰越来越趋向世俗化和功利化,导致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发生动摇。

(二)道德碎片化对大学生理想确立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方式开始呈现出跟工业革命以前完全不同的状态,在社会道德上表现为,道德主体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发生了变化,传统道德的主体是社会或某个集团,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靠整体道德来推动的。我国传统道德非常重视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强调对国家和集体的责任与奉献,提倡国民要做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等道德要求。可见传统社会的人们主要是依靠整体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是唇齿相依的,个体道德禀赋充分展现在对“统一性”、“整体性”、“一致性”、“秩序性”的捍卫和尊崇上。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样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带来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们精神空间的功利化和空虚。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体现出来的双刃剑作用,理性主义被普遍怀疑,彻底打破了人们心中的“统一性”、“整体性”的道德图谱,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社会机制、 规范被解构,导致道德整体秩序碎片化,个体道德意识和行为脱离社会(集团)整体道德秩序和共同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过程和结果,表现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追逐个人利益的权利,反对干涉、强权,倡导差异、多元等。道德碎片化使人们淡化了对社会和集体的关注,而更多的去关注自身的得与失,更多的去关注欲望而忽视理想,并逐步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断裂对大学生理想确立的影响

后现代语境下,资本逻辑的运行不但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受到摧毁,同时也导致了现代文化的虚无主义现象。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比较强调价值理性即强调精神的意义,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尊崇和个人品德的养成。现代社会逐步转向比较强调工具理性即注重功利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过于追求物质方面,以物质财富的占有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的状况导致人们对精神追求逐渐弱化,对物质的追求逐渐放大,当所有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时,人的生存方式就逐步走向了物质化,这就解构了人们对道德的崇高价值追求。后现代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每个人由于只关注个人的得与失,造成社会很难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信仰,这样社会生活就失去了精神指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过程中就容易迷失自我。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动,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使得工具理性在当今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减弱了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追求,并逐渐弱化了对理想价值的追求。

随着“过去时代”与“现在时代”的断裂,,出现了对前者的反叛与颠覆, 许多青年感到无所适从,行动丧失了方向,理想失去了根基 ,开始陷入迷茫与失落之中。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的光芒正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光环,对金钱的崇拜,对物欲的追求等不良现象开始蔓延。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生活和学习中过于功利化,过于看重物质需求和享受,就象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模式:开始养生,开始享受生活,放弃吃苦和拼搏。他们这样的人生理念与他们父辈的理念完全不同,造成当代大学生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之中: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博弈中、理想和现实分裂中、思想和行为困惑中。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理想困境的对策思考

(一)现实状况

当前,不少大学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把目标等同于理想,过于关注现实,疏离社会理想,不愿承担责任。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责任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过于强调自我,淡化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与义务,部分大学生不愿意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遇到事情从自身出发,不考虑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面对理想出现了 “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种思想观念,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再重视全局性与长远性的思考,不愿做长期规划或长远投资。在对待价值上由以社会为价值主体转向以个人为价值主体,在价值追求上由注重理想追求转向注重功利追求。

这种状况下,当代大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上网、聊天、打游戏,除非查阅必要资料,图书馆也早已成了他们不再涉足的“禁区”,“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主动性已经逐渐丧失,刻苦精神不足,缺乏进取心,这使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成风。其实质就是由理想信念不能确立,内在精神支柱不力造成的。

(二)对策思考

真正的大学需要理想的引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青年人有了信仰,也就有了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和献身使命的担当。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面对纷繁喧哗的物质世界 ,要努力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地追求崇高理想,帮助他们重建精神的家园,使他们不沉溺于眼前利益和物质的享受之中。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克服市场经济下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心灵的侵蚀,从而避免社会上漠视道德、放弃崇高等不良现象的滋生与蔓延,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在社会上重新塑造起人们对道德的信仰。道德信仰是当今世界对抗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强大武器,能帮助克服功利化倾向。所以,只有不断坚定人们的道德信仰,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健全人格,这样才能让人们在面临功利诱惑时更能理性对待。

再者,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深刻理解中,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辨别各种思潮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辨别各种思潮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正确理性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做到自觉抵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功利化思潮后现代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6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46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47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教育(2017年12期)2017-05-04 14:34:20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21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