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

2020-02-28 03:12唐肝翌伊芸芸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毕业设计选题

汪 婧 刘 涛 王 勇 唐肝翌 伊芸芸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正式与国际接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积极申报并通过工程认证,通过实践OBE理念,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监控闭环,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评定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也被作为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的强支撑课程,毕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要求是否达成。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串联应用,也是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确定毕业设计课程目标,合理对目标进行分解,贯穿毕业设计各主要环节,并能有效评价,形成持续改进意见,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促进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途径。

二、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毕业设计质量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

(一)导师拟题缺乏严格标准

毕业设计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自拟题目来源主要是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软件系统。由于部分教师专业领域研究不足,导致所学知识的优先运用和规范化工程训练不足;课题内容陈旧,新工具新技术的锻炼不够;科研项目侧重于理论研究,不符合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软件系统又存在重复率高,难度系数低的情况,导师掌握的知识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设计出来的软件系统相对简单,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二)毕业设计缺乏过程控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缺少过程管理,开题到答辩,中间环节对学生的控制存在较大的自由性;学院层面缺乏合理、可行的质量保障机制,完全依赖于师生的自觉;对企业实习代替毕业设计的学生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导致4个月完成的毕业设计集中在最后一个月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以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为例,毕业成绩主要包括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比重分配为:3:3:4,答辩环节成为毕业设计成绩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成绩无法体现面向产出,比重的分配缺乏合理性。

(三)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撰写论文时不清楚主题,不按规范撰写,对遇到的问题不用心研究和实践;每周例行检查时存在“捉迷藏”和“临时抱佛脚”的情况;答辩时缺乏自信,条例不清,问题描述不明确。

(四)毕业设计缺乏持续改进机制

毕业设计结束后,只是简单地对文档材料进行归档,未对本届毕业设计各指标点达成情况的分析总结,缺乏持续改进意见,导致类似的问题在几届毕业生中重复出现,毕业设计质量很难提高。

为此,需要对毕业设计各方面有清晰认知,并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才能在实施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及内容

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专业首先应对毕业设计教学目标进行严格的论证,明确毕业设计的各支撑能力要求;其次从选题到最终论文提交,应有合理的面向产出的标准要求和评价机制;最后应能对毕业设计能力达成的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作为持续改进依据,不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一)明确认证标准下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目标,明确支撑能力要求

新版认证标准毕业要求提出毕业生应具备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标准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非技术要素要求。对照认证标准12条毕业要求,院教指委会同相关行业专家,讨论确定了本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指标点分解,设置的8个子目标作为毕业设计的纲领性指导,贯穿毕业设计各个环节,通过对每个环节设置质量要求,从而支撑毕业要求达成。

(二)选题应复合标准要求

根据认证的通用标准,毕业设计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毕业设计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必须涉及多方面技术、工程和其他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的冲突;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要体现创造性;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为了对毕业设计选题过程进行严格审查,选题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期中进行,不再由教师单一出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选题阶段改为三种模式:导师自拟课题、学生申报课题、校企联合指导课题。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应对课题的来源、性质、内容、工作量等方面做相应的描述,课题应能检验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在“知网毕设管理系统”上提交论文题目,专业负责人对所有题目进行初审,筛选重复和“假大空”的题目,实时查阅题目的重复率、新颖性以及研究价值;学院教授委员会确定课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是否遵循工程认证通用标准,题目内容是否符合补充标准,对于不满足认证标准的题目,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教师整改,整改不合格者不纳入学生选题范围。针对本科生科研基础薄弱,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降低了科研课题的比例,计算机专业2019届毕业设计选题100%来源于工程实践,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符合工程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题的申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为将来胜任技术岗位做准备。

(三)面向产出的过程控制和评价机制

为了促成毕业设计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专业应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在导师和学生完成双选之后,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开展毕业设计动员大会,讲述毕业设计相关流程、每阶段工作要求及相关学术道德规范,重点解读毕业设计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设计课程对应的目标,各阶段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让学生知晓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采用过程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分为5个阶段: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系统验收、答辩。针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将毕业设计的评价分为8个环节,分别支撑8个毕业要求指标点,8个环节包括:

1.选题的意义和价值。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很好地反映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2.知识能力。系统开发过程质量正确,方案可行,最终结果能够反映系统需求,图表符合相关标准;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能力强,能够对设计的问题能作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设计总体方案合理、完整;能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选择并进行论证。

3.查阅文献能力。主动应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相关文献。

4.软件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完成毕业设计。

5.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对导师的指导要求及时响应;保持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是否具有较强的拓展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6.外文文献翻译能力。外文文献的选择与毕业设计关联度高;外文翻译与原文一致;英文摘要表述准确。

7.毕业设计写作水平。论文内容充实;论述层次清晰;语言表述准确等。

8.答辩表现。答辩陈述及交流能力较强;回答问题准确等。

通过对各支撑环节的细化,明确学生各环节应掌握的能力目标,为指导教师的日常指导指明了方向,也让学生对照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能力。

(四)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答辩结束后,在院督导的组织下进行质量评价,根据每个学生前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按照《毕业设计管理办法》对各个阶段成绩进行汇总,最终得到每个学生的毕设最终成绩。同时根据毕设过程管理统计数据,抽样计算毕业设计能力目标达成度以及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根据达成度抽样计算情况,分析本年度毕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撰写毕业设计成绩分析报告,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四、结语

通过对毕业设计5个环节进行分析,构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的8个指标点,设置各阶段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从开题、分析与设计、编码、测试、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各个环节设置多个评分项目,最终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通过课程达成度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分析结果用于下一轮的持续改进,为构建合理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毕业设计选题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