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军 何金花 杨悍平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我区教育始终坚持的发展准则。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国家、省、市级课题竞相芬芳,屡结硕果,教师们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研究氛围浓厚。2017 年专门开辟了区级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工作。教师个人小课题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复兴教育基层深处,推动区域教育更深入地发展。
复兴区教体局把课题管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课题管理工作。随着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我们修订完善了《复兴区教育科研工作暂行办法》《复兴区教育科研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等制度性文件,着力建立激励引领机制。加大科研工作在学校目标考核中分值比重,同时对在课堂改革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对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学校教师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们纷纷确立以科研提升自己专业成长的发展途径,学校更是建立起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机制。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每月都要召开专题会,研究课题实施的政策导向。每周组织学校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统筹安排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在“聚焦高质量,全面创一流”这一工作目标下,复兴区教科研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依托复兴区八大教育集团,构建了“区规划办——集团牵头校——学校教科室”的三级管理网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工作。
牵头集团校负责本集团所有学校的课题管理工作。各学校也成立了教科室,配备专职教科室主任,利用“一课一研、联片教研”等活动组织校级教育科研的实施、反馈工作,落实区规划办提出的“四个百分百”管理责任,即百分百真做课题、百分百真听专题培训、百分百真得到指导、百分百真结题,这样保证了每一个小课题、每一个层级都有人管理,实现了课题管理无缝衔接,保障了复兴区教科研工作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开展。
1.理清“教”“研”两关系:让区级小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即教学是咀嚼的过程,科研是反刍的过程。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研究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不是仅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2.唱好培训三部曲:我们会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针对教师们的困惑开展“菜单式”专题培训,比如在申报课题时针对一线教师选题,不知道如何把教学中的问题转化成课题等问题,开展了“如何做小课题——选题篇”专题培训,为教师们选题指明了方向;针对立项后教师不知道如何开题,如何进行研究,开展了“如何做小课题——开题篇”专题培训,让教师们更加明确研究任务,思路更加清晰;在结题前则针对如何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整理研究汇编,做“如何做小课题——结题篇”专题培训。
3.抓实督导五环节:为了帮助一线教师顺利开展小课题研究,我区课题规划办非常重视研究过程督导,除组织优秀课题成果评选(论文、案例、教育叙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外,还坚持做到课题督导五环节:即环节一——开题督导把好脉,课题开题后往往容易从心理上放松,对此规划办到各集团校巡回督导,看是否按照开题时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订开题报告;环节二——中期检查点把火,此环节提醒教师正在做课题,注意收集过程性资料,并针对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回头看;环节三——研究课评比加把劲儿,小课题结题时必须要有研究录像课,否则不能结题,所以我们组织了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评比活动,以此指导教师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之一——研究课录像;环节四——汇编材料不能少,汇编材料编篡也很重要,但是对于初做课题的教师们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我们统一给出课题汇编的目录,教师们按照目录编篡汇编就可以了;环节五——结题督导修正果,这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针对课题汇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教师知道汇报的重点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教师轻松汇报,顺利结题。
为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我区创新工作方式,在原有研究课设计评比、研究课课例评比、研究论文评比、优秀成果评比等线下工作的基础上,以“复兴精神”为指引,不等不靠,想办法为教师做好服务。一是依托线上、线下共同搭建平台。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我区创新小课题工作方式,开启了小课题线上系列培训和系列交流研讨活动。截至目前,仅今年上半年开展线上培训3次,线上研讨2 次,累计参加培训教师1000 余人。二是创新专家下沉引领。组织评审组专家下沉到学校,边服务便指导,对课题进行过程性引领,做到服务下沉、重心下沉、指导靠前。通过努力,“十三五”以来,复兴区依托小课题组织区级科研论文、科研成果评选多达16次,获奖教师560余人。
新课改要求教师走智慧型、研究型发展道路,教师必须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目的的实践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创造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我区小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地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促进其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