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人生

2020-02-27 03:36:11曹英英刘冰清金承乾
三峡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口述史

曹英英 刘冰清 金承乾

摘 要:辰州傩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承章是辰州傩戏传承人,不仅熟悉辰州傩的各类法事,还擅长“上刀山”、“摸油锅”、“踩刀梯”、“过火槽”等傩技,并且在整癫方面也有所成就。在访谈中,全承章讲述了自己艰难曲折的学傩经历、精湛高超的从傩技艺以及持之以恒的传承信念。

关键词:辰州傩戏;口述史;全承章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1-0111-05

辰州傩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主要流行于湖南省沅陵县及周边地区,在沅陵县七甲坪镇尤为盛行。

土老师全承章(法名全阴宗),男,出生于1952年,沅陵县七甲坪镇梨树坪村人,初中文化。1972年师从全邦银正式学傩,1993年度职独立掌坛,他除了熟悉各类法事,还掌握了“上刀山”、“摸油锅”、“踩刀梯”、“过火槽”等傩技,主要在沅陵、张家界、吉首等地行傩,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本文主要根据2018年9月17日和对土老师全承章的采访以及金承乾先生提供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除了将会话式转为自述式,剔除了对话中累赘、重复的语言以外,都是对全承章师父访谈的真实记录,以确保其口述史的真实性。

一、永生难忘的学傩经历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把我拉扯大,我行傩的技艺是从师父全邦银那里学来的,他的法名叫全胜强,我们以前住在同一个村,听母亲讲他和我父亲关系很好,以前常来家里做客。我师父全邦银是一个和善的人,对我也很照顾,就像对待亲儿子那样,有时候我一去他家就是好几天,如果赶上他还傩愿,我也会跟着去。那时候我是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孩子,模仿能力也很强,师父做仪式时我就在旁边看,有时候也会模仿他的动作,跟他学一些说词,仪式结束以后,我还会在旁边敲锣打鼓。虽然不太明白他搞的是什么,但我当时觉得挺好玩,别人看到我很喜欢搞这些,就对我师父说:“这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将来可是这方面的人才,你干脆收个干儿,说不定将来还能出人头地!”我师父就笑着对他们说:“这孩子还小,现在学还有点早,等以后再说吧!”

我8岁上了小学,就很少见到师父了。一直到我初中毕业,师父才到家里来找我,问我想不想学傩,我当时太高兴了,顺口而出说了句“想学”,他就给了一些科书让我看。我上学比较贪玩,没读过多少书,因此最头疼的就是看书写字,而且科书里有一些连笔字我不认识,在我的记忆里,我觉得搞傩就是跟着大家出去玩一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可实际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有一天,师父来到我家里当面对我说:“之前是因为你还小,不太懂这个,现在你长大了,可以开始学了。我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起来应该很快,但是你如果实在不想学,我也不会强迫你,你自己做决定。”后来我想了想,傩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有空的时候就看看科书,看着看着就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我想放弃,又会想起师父曾对我说过的话:“孩子,学傩不是你玩一玩就能领悟的,这个东西很深奥,你从小就对这个感兴趣,而且你本来就很聪明,只要你用心学,肯定能出师!”师父的鼓励让我有了坚持的动力,但那时候是生产队时期,情况比较特殊,我白天要帮着家人做工,只能在晚上翻一翻科书,有时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我就跑去找师父,他也会给我耐心解释,我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断断续续地学习。

十九岁时,我去了麻溪铺的工厂做工,主要是搞一些修理工作,比如修房顶或者干一些粉刷之类的活,这期间我很少接触傩,但是只要一回家,我就会去探望师父。有一次正好赶上他帮别人治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那个癫子癫得特别厉害,看见谁就要打,师父却一点都不害怕,只做了一点法术,就将那癫子治好了。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以后,我决定辞职跟师父行傩。

从工厂出来那一年,我二十二岁,算是我正式拜师学傩。刚开始的时候,师父让我先背科书。我以为那些东西看一下就可以了,谁知道还要我背下来,这可难倒我了,我记忆力不怎么好,看书本来就慢,背科书那可真是难上加难。于是师父就让我一边抄一边记,他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就这样一边抄一边记,效果自然好很多了。等科书背熟了,师父就一句一句教我学唱板和念词。学完这些,师父又教我打手诀、走罡步,还教我怎么配合乐器和锣鼓点子,这个是我学得最快的部分,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过这些,学起来也很简单。等我学会这些基本功后,师父就正式帶我出去参加各种傩愿法事。

1993年,我41岁了,师父给我办了度职仪式。度职的意思就是可以出师了,这不仅表示师父认可了我的能力,也意味着他对我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从正式学傩到度职一共十九年,时间蛮长,师父后来告诉我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他觉得我要踏踏实实地把这些东西学会才可以自称土老师,出去为别人做事才算有真本事;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之前搞傩被认为是迷信,师父不想让我受到打击和伤害。改革开放以后,辰州傩再次被人们重视起来,师父才让我安安心心去学习,等我学通了以后才给我举办了度职仪式。我记得当时的度职仪式很隆重,师父喊了几个与自己关系好的土老师帮忙,有口传师邓科山、引度师全平、赶度师全邦银、唱度师邓志兴、传度师姜世宝,[1]其他人我记不清了,还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吸引了好多村民们来看热闹。度职就意味着我有了自己的法名,以后可以独立掌坛行傩了。我行傩主要在沅陵、张家界、吉首等地,以还傩愿、演傩戏为主,偶尔也会参加一些傩技的表演。最让我难忘的是在2009年,我被别人介绍去湘西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受“美丽湘西”栏目组的邀请,我为大家表演了“过火槽”、“踩刀梯”等傩技,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来观看,还有一些搞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来了。于是电视台的人就把我留下来专门为大家搞傩事表演,当时还给我管吃管住,一个月给1800块钱工资,我真的没想到我的表演还有这样的好处,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还把辰州傩戏介绍给大家,我很乐意给大家表演辰州傩,这也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回顾我的学傩生涯,我最感谢我的师父,没有他的鼓励和支持,我是不会学傩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心里,他既是我的老师,又如我的父亲,我非常尊敬他。我学傩遇到困难时,他指导我一步步度过难关,我坚持不下去时,他给我信心和力量,总之这都是我师父的功劳。

二、精湛高超的从傩技艺

跟师父学了几十年傩,我会做法事、表演傩技、整癫等,傩戏我也会唱一点。从傩的这些年头里,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场法事。在大大小小的法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还傩愿。傩愿有大傩愿和小傩愿之分,大傩愿做法事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三天两夜或者三天三夜才能做完,而且流程也很复杂,需要几个土老师一起配合完成,比如喜傩愿和寿愿。小傩愿相对大傩愿来说,做法事的时间比较短,有时候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有时候就几个小时,比如安胎神、给小孩度关等。这些法事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给小儿度关、还傩愿、安胎神。

度关就是把人的关煞消掉,我过去在麻阳和桃源一带做得比较多,一场度关的法事要做两天一夜。首先从请师开始,然后是申文、封禁、迎神、下马、安营扎寨、宽茶倒酒、呈牲、唱《梁山土地》《八郎买猪》《观花教女》、上熟、和标、和神、判官勾愿、禳星、送神。一般做度关仪式是八字有关煞的时候才会做,没有关煞的情况是万万不能做的,我们土老师会根据小孩的生辰八字算出来。师父告诫我做这个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能乱搞,也不能骗别人钱财,因为害人的事情一旦做了,对我的子孙后代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有个别土老师为了赚钱,本来人家没有关煞非要说成有关煞,赚这种昧心钱是要遭报应的,我们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除了度关,再就是还傩愿比较多一点。比如孩子出生以后,事主请土老师酬谢神灵,以便让神灵保佑孩子平平安安长大。

我在做法事的时候,旁边的众人会模仿小孩在今后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灾难和危险,土老师就会向神灵祈求庇护,说一些好话,驱赶纠缠小孩的各种妖魔鬼怪,使孩子健康成长。期间还会穿插一些傩戏表演,一是为了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二是让事主家阖家欢乐。还傩愿的时间一般会根据事主家的要求持续三到五天。除了这种大型傩愿,我和其他几个土老师还一起参加过多次还寿傩愿的法事,并且受到了事主家的优厚待遇,走的时候他给我们每个人一点衣物钱财表示感谢。

寿傩愿一般是子女为孝敬父母,在父母生日当天搞的祝寿仪式,有时候也会举行几天,在举行仪式的同时也会穿插着唱几出孝德戏。我比较擅长唱《王祥卧冰救母》,它的故事很感人,在这里我演唱一下:

站立堂前把话禀,各位男女听原因。不唱前朝和后代,王祥与母卧寒冰。只因母亲生了病,久困牙床难起身。吃了几车药无效,请了师父不显应。王祥急得汗淋淋,轻言细语问母亲。母亲你想什么吃,从头说给儿子听。双手扯到儿的手,叫声我儿听原因。其他什么都不想,想点鲤鱼打汤饮。王祥听到如此话,急忙就往街上奔。东街走来南街转,西街又往北街行。城内城外都跑高[2],城内未得鲤鱼秤。冬月腊绞[3]大河流,哪有鲜鱼街上秤。王祥急得无路走,此事如何作调停。如果不把鱼秤到,怎样对得住母亲。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才知父母恩。忙烧火来忙点灯,跪在堂前敬祖神。纸一撮来香三根,禀告虚空过路神。保佑母亲病体好,二重恩报九重恩。一身衣服齐脱下,身上未得纱一根。肚皮腹在冰片上,哭哭神灵救母亲。不为天来不为地,只为母亲想吞鱼。久哭时间长久了,眼又花来头又昏。龙王知道此件事,养了螃虾子弟兵。螃虾上岸看清了,果然王祥卧寒冰。回转禀告龙王听,确是王祥为母亲。王祥是个真孝子,龙王爷爷显威灵。一时三刻冰融化,一对鲤鱼往上升。王祥当时人昏了,睡梦提醒梦中人。王祥鲜鱼得到手,笑在眉头喜在心。母亲得了鲜鱼吃,病根脱体灾离身。龙王爷爷大显应,母亲你病已好了。吃水莫忘挖井人,王祥为母卧寒冰。天赐鲤鱼跳龙门,孝顺感动天和地。自古流传到如今,黄金无假戏无真。二十四孝第三名,人之初上又几句。上之君来下汝民,幼儿学来壮而行。人人都要孝父母,才能为得人上人。

像这种孝德戏就是讲做子女的要学会孝敬父母、体贴父母,这些戏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句句都是大实话。除了做度关、喜傩愿、寿傩愿,我还比较擅长安胎神。

安胎神是所有仪式里最简单的。首先要选个良辰吉日,再告知事主家准备好香纸、红烛、猪肉、酒、空碗、雄鸡等物品。到了正式安胎神这天,先设傩坛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再造一碗法水,这是师父教我的祖传秘方,一般人学不到。接下来画催胎符,将催胎符烧掉以后放到水碗里,然后端着这个水碗,提着一只雄鸡去孕妇的房间里走一圈,讲一些好话,最后将孕妇房间的大门打开,告知各路鬼神绕道走,求胎神保佑母子平安,做完以后基本就好了。安胎神不仅耗时短,而且和整癫一样都是我的长项。

随师行傩几十年,我一生整过的癫子无数。整癫也是一种技艺吧。里面的诀窍这里不好说。根据癫子的病状,我把他们分为“神癫”、“气癫”、“花癫”三种。“神癫”就是有些人走夜路比较多,在路上受到了惊吓,回家以后表现出了一些异常反应,比如癫子喜欢打人,讲一些奇奇怪怪的话等,我们把他称为撞到了神仙。“气癫”就是因为受到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刺激之后突然神志不清,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讲话等症状。“花癫”就是相思病,因为婚姻爱情受到一些刺激,出现不穿衣服四处跑、乱吃东西的症状。治癫子要先看他们属于哪一类癫,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比如治“神癫”就要讲求神道,主要靠造法水、画符去治疗,癫子一般在喝完法水之后就会恢复神智。治“气癫”要先找到那个让癫子受刺激的人或者事情,然后做一场法事基本就会好。“花癫”是比较难治的,要治好“花癫”的唯一办法就是解除病人的相思之苦,成全他们的爱情,或者慢慢开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尽快从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再好好调理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但是要完全治好一个“花癫”,一般耗费的时间会比较长,也需要土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在我打整过的癫子里面,有两个人让我记忆深刻,这两个人当时癫得都比较厉害,但是最后都被我治好了。一个在我们村里,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女癫子,她当时的表现就是见着谁打谁,喜欢把石头扔进人家院子里,晚上也不睡觉,光着身子满村乱跑,村里人看见她都躲得远远的,大家都为这件事感到头疼。她家里人之前也带她去医院看過,可是回来以后不仅没看好病,还花了一堆冤枉钱,加上这女孩在医院受了点刺激癫得更严重了。后来他父亲请我过去打整,我观察她的症状觉得她可能是撞到了路过的“神仙”,受到了惊吓。于是我用纸钱画了一些神仙的字号,造了一碗法水让她喝了以后基本就恢复正常了。刚开始他们家人不是很相信这个,包括那个女孩的父亲来请我过去的时候都是含含糊糊,不太确定我能把他姑娘的病治好,对我抱了最后一丝希望。我治好了以后他们才相信确实有这回事,那女孩的母亲还给我几百块钱表示感谢。后来这个女孩结婚了,还生了两个孩子,生活得相当幸福。从这个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只有自己有真本事,别人才会相信你。

另外一个是七甲坪镇刘家坪村的一个小伙子,年龄在二十七八岁左右,模样长得很俊俏。有一天家人发现他有点反常,吃饭的时候他的眼神呆呆的,目光老是望着四处,家人问他也没有反应。刚开始的时候他家人没怎么放在心上,后来接连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了第七天这个小伙子开始说胡话,他家里人才开始慌神了。到了晚上的时候,这个小伙子就开始吃草,不停地往嘴里塞一些树叶稻草之类的东西,他当时力大无比,家人拦也拦不住,他父亲火急火燎地跑到我家说他儿子苕了[4],让我赶紧过去看看怎么回事。我走到离他家二里地的时候吹了三声牛角,进屋以后就画了一张符,贴到他屋子的门口上,然后对着他的背轻轻拍了三下,之后他就安静下来了。等他休息了一会儿,我就开始向他询问情况,我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外地姑娘,两个人刚开始的时候还你情我愿地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来那个姑娘的家人喊她回老家相亲,她家人就在本村给找了个对象把婚事定下来了,这个小伙子知道这件事以后一时间就有点接受不了,神经可能受了点刺激,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症状。得知事情的原委以后,我就慢慢开导他,给他讲一些大道理,分散他的注意力,并且告知他的父母不要再让他受到刺激,我第二天再来帮他打整。第二天我去了之后就和他聊天,他的情绪比第一天好多了,后来我慢慢跟他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经过一番开导以后他才缓过神来,最后到第五天的时候他才恢复了正常。我告诉他父母多给吃一些营养品好好补补身体,多关心一下他平时的想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痊愈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小伙子的父母还亲自给我送来了一些礼品和钱财,说我神通广大把他家小子治好了。其实我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只不过我比较注意观察癫子的症状,先安慰他的心灵,然后对症下药而已。癫子多半都是受到了刺激,只不过普通人看到了都不想去接近,治癫子不仅需要勇气,还要耐心地询问和开导,要顺着他们的心意才能解决问题。这都是师父教给我的做人之本,帮别人治病要出于自己的诚心实意,不能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别人给报酬就拿着,没有钱也不能伸手问人家要。我谨记师父的这些教诲,一直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除了帮别人做法事和整癫,我偶尔也会受相关部门的邀请进行一些傩技表演。像“上刀山”、“过火槽”、“过铁凳”、“摸油锅”等都是我比较擅长的。“上刀梯”要将三十六把刀或者二十四把刀,用三根粗绳子把它们绑在一根高三丈六尺的独木上,要固定得非常牢固,并在独木的底部摆一扇大石腰磨,把独木底部插在腰磨中间的空洞里,法师手上搬着刀刃,脚底踩着刀尖,上下自如。我们这些土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厉害,是因为我们做不同的傩技会用到不同的傩诀和咒语,比如“上刀梯”会用到“刀梯诀”,“过火槽”会用到“雪山加泥山咒”,“摸油锅”会用到“泥山咒”等等,这都是每个土老师自己的本事和独门秘诀,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秘密。

我的这些本事都是师父教给我的,我不敢说自己全部都精通,但只要是师父教的,我都会认认真真去学习,争取把它做到最好。

三、持之以恒的传承信念

我们村里好多土老师都是祖传的手艺,听我母亲讲,我爷爷以前也搞傩,要是父亲在的话肯定也会传承爷爷的手艺,我也想把这些手艺传给我的孩子们,可是他们不愿意学。我有两个孩子,儿子在深圳打工,女儿住在沅陵县城。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他们对这些民间文化都不怎么感兴趣,我也不能强迫他们跟着我搞傩,就像当初我师父对我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孩子过得好,做父母也会跟着开心。可是孩子们不愿意学,我也不能把这个东西给中断了,我的观念就是只要有人对这个感兴趣,愿意跟着我学,我都会给他教,不管男女老少,哪怕是平时找我扯一扯,聊一聊跟傩相关的东西,我也十分高兴。我平时在村里也喜欢跟晚辈们讲一讲傩的故事,教他们唱唱傩戏之类的。村里有很多小孩子放假的时候都喜欢到我家里来玩,加上我脾气好,他们也愿意来,每当这时候我就把我的傩面具拿出来给他们看,为此他们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也会耐心地跟他们讲一些傩戏里面的人物故事和传说。除了小孩儿,村里也有一些大人喜欢来我这里串门,前前后后有很多年轻人来我这里拜师求艺,我跟他们讲先不要着急,你们先跟我看一段时间,等你真正喜欢傩的时候再拜师也不迟。果然不出我所料,刚开始有很多人都是奔着一股子新鲜劲来的,来了没学几天又觉得没意思都走了,我也不怪他们,能给他们教多少就教多少,这个东西完全看个人意愿,不能强求。真正能算做徒弟的一共有三个人,他们三个算是比较有天赋的,也是学的时间比较久的,加上平时很用功,我也很喜欢他们。第一个徒弟叫金开胜,今年三十二岁,他比较灵泛[5],学东西比较快,去年已经度职了。因为要养家糊口,他度职后不久就出去打工了,但是他回来以后有什么仪式也会跟着我去搞。第二个徒弟叫全承华,今年四十五岁,他度职以后就跟着我四处做法事,现在有人请他也会去,已经可以独自掌坛了。第三个徒弟年纪比较大一点,他也姓全,今年六十八岁,可能是因为年纪的原因,他学起来比较慢,记忆力也不好,不过我也会耐心跟他教,因为他有毅力,能坚持学下来。

干我们这一行的,其实没有什么近道可以走,天赋是一方面,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学习,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踏踏实实来学习才会有收获。古人说的好,“心诚则灵,心正才得真工夫”。我自学傩之日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持久而有耐心。记得师父经常教育我说:“学习傩文化,并非一日之寒,首先要有诚心,其次要有耐心,最后要有恒心。恒心不但可以搭起通天路,恒心也可以吹开智慧门。有恒心,才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大小挫折。”师父的教育我谨记在心,加上我自己的领悟和琢磨,才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是吃不了苦,坚持不下去;二是对这个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学东西半途而废的人很多,只有一少部分人才能算得上是傩文化的传承者。

国家对我们这些傩文化的传播者相当重视,经常搞一些关于傩的文艺活动,请我们这些土老师去表演,并且还会给我们发一些补贴,补贴多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从中看到了希望。我们这种文化可以得到政府的认可和保护,从我自身而言,也十分欣慰。另外,我们七甲坪近几年也在推动沅陵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展演的东西基本上都以辰州傩为主,比如傩戏、傩歌、傩舞、傩技、傩祭等,我们很多土老师都被请去参加。每年都会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和电视台的人来这里,旁边还有许多围观的群众,每当我们表演完毕的时候,周围总会响起响亮的鼓掌声和赞美声,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和辰州傩自身的魅力,也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展演机会而自豪。

最后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辰州傩传承的一点看法和认识。我随师父搞傩几十年,学得和神、和煞、除瘟打邪、捉精拿怪、度关、上刀山、下火海等技能,也算是为民解了一点小难,可这些本领和技能都不是我一朝一夕学来的,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学傩的时候能多花点功夫,要有韧性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种独具特色的傩文化,这样传承才会有希望!

注 释:

[1] 按照金承乾老师的解释,引度师负责在前面做,需要度职的人在后面学;口传师主要负责口传秘诀;唱度师负责教唱腔;传度师负责传法术;赶度师主要在后面督察。

[2] 跑高:跑遍。

[3] 冬月臘绞:沅陵县七甲坪口语。比喻冬月的冰凌就像刚制作出来的蜡烛一般,形容天气寒冷。

[4] 苕了:沅陵方言,傻了的意思,也形容一个人的状态很兴奋。

[5] 灵泛:沅陵方言,聪明的意思。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武陵民族地区多宗教并存现状调查与研究”(19BMZ066)。

作者简介:曹英英(1995-),女,甘肃庆阳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 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刘冰清(1969-),女,苗族,湖南沅陵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口述史
近20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研究综述
学理论·下(2017年2期)2017-03-17 18:32:10
口述史应用在政治学研究中的普适性问题探微
黄梅香自苦寒来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0:15:31
时光流逝
出版广角(2016年10期)2016-08-09 21:51:55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0:47:24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6期)2016-06-24 14:13:18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索
中国市场(2016年4期)2016-01-15 09:48:00
试析口述史研究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的功用
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发展状况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