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0-02-27 00:17黄达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融合

黄达平

摘 要: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和可能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出现了大量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案例,以此为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其次介绍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旅游产业和无形文化遗产融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融合;发展

众所周知,无形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京剧、庙会、少数民族歌舞、民俗等都是重要的旅游热点资源,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如布艺品、泥塑、木刻等都是重要的旅游产品,对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产品的等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民族是世界的,一些人(一些青少年可能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手工制作的这些东西在海外游客中很受欢迎,实际上各种文化遗产目前已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越来越高的价值。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们对文化传播的意识还不够深入,传统文化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或保护而丢失,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要想快速发展一定需要借助其他先进的产业,相互发展,相互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相互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继承无形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使旅游产业和无形文化遗产形成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探索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助于建立运营机制、繁荣旅游市场,而且有助于振兴经济。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两个基本途径

1.1 科学有序筛选遗产项目进行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民间艺术是很多文化艺术的创作源泉,以民间艺术为素材,以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无形文化遗产开发为文化商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这对文化遗产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可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的保护,让这些文化遗产获得生存的空间。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必须进行合理地筛选,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实现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比如起源于清嘉庆年间的赣县云灯表演。云灯表演是赣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县云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赣县带来曝光度(图1)。

1.2 结合遗产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形式也具有很高的活动性,能给游客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在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从当前现状出发,建立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模式,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相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而且还能增加旅游业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增加客流量,以此帶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共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开发,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表演的形式拉近其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让游客转变成消费者。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其内容包含众多的代表性项目,这种文化遗产项目虽然很容易传播,但同时也会更容易被歪曲和破坏,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就需要坚持一定的指导方针,才能准确地做好开发和保护工作。

2.1 相互统一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要遵循相互统一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具有互动性,所以我们应该使二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比如以遵守物质文化作为目标,前提是这些物质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影响文化旅游的开发。

2.2 适度开发

其次,还需要遵循适当的发展原则,适应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趋势。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身份性,在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前提下,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产生误差。就目前的文化遗产开发而言,应该坚持利益共享原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当下最合适的发展模式,也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行业发展目标的一项大工程。

2.3 利益共享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用于投资的资金非常有限,就当下的形式来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需不断协调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解决利润分配相关问题,通过相应的效益不断补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使两者获得共同收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传与旅游业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2]茹存光.探析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大众文艺,2014(7):270-271.

[3]张雯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互动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4]姚云贵.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7.

[5]方世敏,陈文妍.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的传承与旅游开发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破次元
融椅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