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杨邦德
摘 要: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工程的成功案例。文章对白鹤梁题刻的自身价值、保护原理、展示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展开阐述,探索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石质文物;原址保护;展示利用
逐水而居的古人在水滨创造了大量的文化,很多水滨的文明沉入汪洋,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因水下原址保护工程的成功实施,作为田野文物的石质题刻成为博物馆的藏品。
1 独特藏品——白鹤梁题刻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拥有全世界最独特的藏品—完全淹没在水下但又能供人参观的一片石梁和石梁上100余段图文题刻。
1.1 白鹤梁
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江心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千米,平均宽度15米。几千年来白鹤梁上人类活动频繁,古巴国时即名“巴子梁”。
1.2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前,现存题刻165则,其最为突出的价值在于连续记载1200多年长江上游的枯水水文信息,其文学、艺术、政治、哲学价值很高。
1.3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白鹤梁题刻将同三峡库区众多水文石刻一起永远沉没于江底。最后我国政府以守住文化血脉的巨大决心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选择了原址原貌保护与展示的思路,实施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建成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成功实现田野文物向馆藏文物的转变,诞生了几乎是目前世界上最独特的、可全天候开放的、水下40米深处的馆藏文物。
2 白鹤梁题刻的保护现状
2.1 自然状态下的白鹤梁题刻保存环境恶劣
白鹤梁现存题刻165则。北京大学孙华教授认为白鹤梁文字题刻187则,现存世175则;涪陵区博物馆黄海先生据已有拓片资料统计为179则;涪陵区陈曦震先生《水下碑林白鹤梁》收录题刻174则;重庆博物馆胡昌建先生据1963年龚廷万、李谦编成的《四川涪陵石鱼铭刻图集》统计为165则。凡此种种,除了各自在统计时因对一人多题、一时多题、数人一题等认识不一致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1200多年来白鹤梁题刻自身的损毁有关,客观上反映出题刻存在较大的沧桑变化。孙华教授在研究白鹤梁题刻时发现,况周颐的拓片来源最晚不过1904年,距1963年龚廷万、李谦调查时的165则相隔不过60年,白鹤梁题刻的损毁就达20则左右,这种损毁速度是很惊人的。
但这种损毁一直都存在。约成书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的《輿地纪胜》言:“……有石秤、石斗在傍……唐大顺元年镌诗甚多。”大顺元年是公元890年,到嘉熙三年(1239)共349年,唐诗、秤、斗尚在。但再过637年到清光绪二年(1876),宋元题刻不足100则,唐诗、秤、斗已不见,足以证明自然状态下的白鹤梁题刻在岁月变迁中失落极多。
至于损毁原因,人为、自然因素都较多。江水淘蚀、生物滋长是最为普遍的原因,如《庞恭孙题记》。岩体脱落滑动也是损毁的一大原因,如张师范高浮雕石鱼等。1963年尚在的《瑞鳞古迹》今已不存。人类生产生活对题刻的影响也不小,如《黄庭坚题记》。后人凿平前人题刻而作新题也是一个突出现象,如《吴缜题记》即是如此。
2.2 水下原址保护使其进入历史上最好的保存状态
数次调查和水下探摸为工程保护厘清了边界。原址封存和剥落题刻的馆藏保护,实现了白鹤梁题刻保护的完整性。对于已经与白鹤梁母体严重剥离的15则题刻,采用了打捞出水馆藏保护的方法;对于无压容器工程以外的题刻11则,采用原址水下封覆保护。
为确保白鹤梁题刻所在岩体的整体稳定性,防止白鹤梁题刻表面遭受漂移物质的腐蚀及进一步破坏,实施了白鹤梁本体及题刻表面加固保护项目。该项目由整体加固、表面加固和表面防冲蚀处理三项工程组成。
无压容器保护。针对白鹤梁题刻最密集最核心部分—长约70米石梁共140则题刻,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建造了一个椭圆形钢筋混凝土罩体,构建了既通过石梁自身与长江水体联通,又有人工补给水源、人工清洁和监测调控的、相对封闭的4500吨的水体小生态,白鹤梁题刻作为馆藏文物,完全处于这一高度可控的水体生态环境中。这一水体生态系统融博物馆库房与展厅于一体,与1200多年来的自然环境相比,几乎消除了一切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保存和展出环境实现了最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白鹤梁水下文物保护与展示技术
白鹤梁题刻的保护核心是为题刻构筑了一个4500吨的水体小生态,水体小生态的可调节实现了藏品保护和展示的互相兼顾,一系列最前沿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保护和展示甚至是成本之间形成最佳平衡点。
3.1 无压容器
无压容器实际上就是盛放文物展品的一个椭圆形罩体,它的本质就是构筑了一个水体小生态,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人工调节以及石梁本身的天然结构与罩体外巨大的长江水体进行能量交换,达到压力平衡,确保长江水从任何一个角度对石梁和题刻的压力基本一致,从而实现文物安全。无压容器同时解决了泥沙淤积的压力和销蚀问题。无压容器消除了江水对题刻的淘蚀、腐蚀,比如紊流现象被消除。无压容器水体体量不大,这使净化、控制这一水体成为可能,运行成本也不算太高。
3.2 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由人工操作的与无压容器连通的给排水系统,最核心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根据需要将一定水量泵入或泵出无压容器内,实现容器内外水压平衡,达到“无压”状态。水循环系统是无压容器原理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技术支撑。二是水净化。水净化功能有两个作用:一是贫营养化,二是为游客参观提供基本保障,这是田野文物向馆藏文物转化的基础性技术之一。
3.3 深水照明系统
田野文物向馆藏文物转化的又一个基础性技术就是深水照明系统。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安装了国内文博领域唯一的深水照明系统。深水照明系统的核心及创新点是建立电源线通讯模块。
3.4 玻璃观察窗
田野文物向馆藏文物转化的又一个基础性技术是航空玻璃观察窗。要在水下40米深处的强压力水浸环境中清晰观赏题刻,水下观察窗玻璃要求有较高的抗压强度、透光性、抗冲击性和表面硬度,又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根据白鹤梁的实际需求,锦西化工研究所对航空有机玻璃工艺进行了优化创新。
3.5 潜水作业系统
潛水作业系统是保证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潜水作业系统主要由气源供气系统、潜水作业控制台和潜水过渡舱组成。
3.6 水环境监测
现在的白鹤梁水下石质文物终年浸泡在4500吨水中,水环境监测的目标是根据跟踪监测数据分析,观察白鹤梁题刻水环境的长期变化趋势和所有设施设备及运行管理方式调整等措施的实施效果,得到水环境变化规律的结论,从而预测和调控水环境变化,达到最有效保护和最佳展示。
4 结语
从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探索来看,水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给整个世界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经验积累对世界范围内水下石质文物保护和展示的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中国广阔水域中文物的保护利用问题,如陕西石门水库底下的石门石刻、千岛湖水下的贺城(古淳安城)、河北喜峰口长城、狮城(古遂安城)、重庆小南海水下古村落等,运用领域十分广大。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探索不会是一个孤例,在同类遗产中的贡献和经验意义重大,将来会在一个更宽广的领域发挥示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涪陵白鹤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2]葛修润.白鹤梁古水文题刻—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址水下保护工程[C]//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会议.2010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3]胡昌健.1994年以前关于“石鱼”文字的著录与研究[M]//杨邦德,胡黎明,黄德建.白鹤梁题刻求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4]黄海.白鹤梁题刻辑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5]刘忠铭,刘利云.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M]//杨邦德,胡黎明,黄德建.白鹤梁题刻求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6]孙华.况周颐与白鹤梁[M]//杨邦德,胡黎明,黄德建.白鹤梁题刻求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7]谢向荣,吴建军,章荣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