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民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要求操作人员拥有高超并且熟练的技能,具有高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应对措施,并且要正确使用铅防护服。在临床手术中,尽量缩短荧光透视与摄影时间,避免重复操作。还要求操作人员要远离患者,在病房以及病床上,都要装设相应防护设施,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影响。
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资料,均是我院在2018年1月~12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了CI与CA两组,每组各含患者15例。CI组男性患者人数为7例,女性患者人数为8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CA组男性患者人数为8例,女性患者人数为7例,年龄在50~77岁之间,以及放射科及心内科心血管病介入手术中医生。通过对荧光照射时间等相关剂量信息采集,对患者进行了剂量和入射皮肤表面剂量测量,对操作者进行了体表剂量以及HP(10)。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仪器,按照矩阵排列的方法,对患者的入射皮肤表面剂量进行了测量。每一矩阵由五行和五列组成,行列之间的间距为5 cm。测量方法为在患者的心脏部位,用X射线进行照射,并放置二十五个热释光剂量计仪器,然后将其固定在患者心脏周围。手术之前,将热释光剂量计仪器采用医用胶布,固定在操作者的手术服之前,用橡皮筋固定在操作者的手腕处,以及操作者的大腿以及胸腔部位。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将上面的数值准确记录下来,然后在进行总数值的计算。
操作者在手术时,头部、上肢体等部分皮肤,由于没有受到防护服保护而暴露在外,因此在实际计量中,也要将这一部分的数值计入总体有效剂量贡献中,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一般情况下,会借助剂量计的使用,在操作者的防护服内部以及外部各有一个,最终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有效剂量。
为了减少以及避免操作者在手术中受到散射线的影响,就需要将探测仪器远离散射线源头,与地面、天花板以及墙体之间距离也要适当增大。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在一米五以上,这样才能减少电子辐射。源支架的重量要轻,质量要好,这样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AS 19.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荧光透视时间、入射皮肤表面剂量、最高皮肤剂量、有效剂量、CA、CI之间的数值差异均采用t值进行检验;最大皮肤剂量与透视时间的关系采用直线回归进行分析;场分布与参考点距离关系采用幂指数回归函数进行分析。
在临床数据结果的采集中,我们可以发现CI组的荧光时间均值为9.2,范围为0.7~34.2;摄影数量的均值为305,范围为97~1560。而CA组的荧光时间均值为20.4,范围为4.5~42.5;摄影数量的均值为972,范围为510~1864。
在荧光时间和摄影帧数临床采集中,我们可以发现15例CI组患者的荧光时间分别为1.4、3.6、17、2、0.7、0.7、5.4、20、4.8、34.5、10.8、4.5、11.8、23.2、31.3,摄影帧数分别为182、195、216、97、105、120、115、412、128、1560、230、520、521、1055、1080。15例CA组患者的荧光时间分别为24、21.5、7、13.6、24.6、17.8、32.8、27.6、13.1、42.4、40.1、21.2、6、7.8、6.9,摄影帧数分别为508、622、705、1025、1122、1316、996、1865、986、568、1299、895、706、650、980。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CA组的患者所有数值都明显高于CI组,因此在临床手术中,应当给予CA患者的更多关注。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六例患者的最高皮肤剂量超过1Gy,两例患者的最高皮肤剂量超过2Gy,因此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应当做好患者的防辐射保护。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发现,可以通过时间计算,来估算患者的入射皮肤表面剂量和最高皮肤剂量数值,但是无法精准计算。主要是因为入射皮肤表面剂量和最高皮肤剂量数值,与X射线的照射时间、入射角度与入射位置有着相关联系,因此导致数值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如果采用单一剂量计进行估算时,就无法将受照射情况真实准确反映出来。在实际研究中,两个剂量计进行估算的应用较广,也是现阶段主要的应用方法,取得数值相对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