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秀 凤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明确将社会服务领先作为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条件;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重申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的五个内容之一;2014年国务院再次强调现代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两处增补社会服务内容,更加凸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对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理解涵盖以上三大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当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狭义上的理解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建设与发展,而非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转化等间接的方式。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对社会服务职能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其狭义的层面,而忽视了人才培养及就业、科研成果及转化、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等更广义、全面、准确的社会服务层面。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的认识上、机制上、资源开发上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还带有浓重的行业属性或者专业特色等,难以办出特色,形成品牌。第二,专业群建设缺乏特色,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高。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的辐射性不够强。第三,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不能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升级的需求。忽视关注产业群经济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变化,未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不丰富,缺少社会服务的土壤和环境。注重了共性,却未因地制宜地融入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公办林业高职院校,多年来学院立足服务于黑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借助自身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智力资源,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引企入校、校企互动、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和社会服务,形成了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社会服务多元发展局面,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学院通过拓展社会服务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活动。2012年联合省内外73家院企科研单位成立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15年依托下城子木材工业园区与穆棱市政府、行业协会及园区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2017年联合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成立黑林职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暨黑龙江林之源高新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与红星美凯龙、北京国富纵横联手成立全国轻工大家居职教集团;以副理事长单位参加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年会暨高峰论坛;与恒睿测绘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3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46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德国豪迈集团等行企共建黑林豪迈东北家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华润涂料技能培训中心、中国北方木材干燥技术研发培训中心,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创新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共享优质资源。学院本着“同筹、共享、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一是引企驻校,校中有企;2017年龙森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落户我院,食品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现了无缝对接。二是引校入企,企中有校。2016年学院师生创立全省高职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公司--黑龙江领航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学生通过轮岗实训参与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等生产作业任务,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三是校校企合作,优势互补。2018年学院汽车专业和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成蝶计划”订单班协议,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四是校企联办技能大赛。学院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制定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方针,打造大赛名片,形成了院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四级竞赛项目对接融通的竞赛体系,近三年学院荣获省、国家和世界技能大赛115项。
优化专业布局,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一是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按照“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的建设思路,以“立足林业,培养服务三农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原则,为森工林区单独开设立了森林防火、野生植物开发、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和绿色食品等专业。二是继续加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和省重点2个专业建设,形成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三是大力推进精品共享课程建设,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地道药材团体标准制订等工作,拥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目前,学院现设置43个专业,有家具、林业、财经、测绘、汽车高水平重点建设专业群5个,黑龙江省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涉林专业占35%,与林业产业链密切相关或为林业经济转型提供服务或支撑的专业占88%,形成了以林业类专业为龙头,测绘、财经和制造类为侧翼,多专业并举、相互补充、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格局。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筑一流教科研服务团队。先使自身服务能力“强起来”,才能再进一步“走出去”。近年来,学院以专兼结合、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引进青年教师71人,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81人,打造了一支社会服务与教学相长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62名兼职教师在企事单位任学术研究员、市场总监、公司经理、实验室主任和总工程师等职务,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咨询服务。生态系教师一身兼5企技术顾问,拥有国家专利“接种菌袋扎孔器”等三项,选育的“宏大”系列黑木耳菌,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产生经济效益近1亿元,受益者达10余万人。1995年以来仅学院生态系教师就为林业企业和农村培训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十余万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取得社会效益近两亿元。
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引领,探索多种育人模式。学院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专业背景,调整办学思路和课程体系,以行企发展的方向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一专多能”人才。2018年学院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和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并在家具、测量和电气三个专业形成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家具专业在“工学交替双循环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加大企业授课的比例;测量专业与企业实施校企一体、项目引领“1+1”人才培养。双主体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学院其他专业共同发展。2019年学院被批准为国家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试点院校,汽车、软件、电子商务和会计专业分批成为国家1+X证书制试点专业。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拓展职业培训项目,提升行企社会人员素质。伴随高职教育大幅度扩招,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转岗人员、下岗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培训市场需求必然激增,需要释放培训供给。学院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林业行业各工种考评员11人,“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占学院专业教师总数的55.6%。过去几年依托省级示范性创业培训基地、省安全生产培训基地、省森工SYB创业培训基地、下岗再就业培训基地、中国家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指定木材干燥技术研发培训中心的便利,学院承担了森工集团“场场大学生”和“千人工程”培养计划;承担了牡市农委所属四区100位农民学员的农业创业培训项目;组织了安全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SYB创业培训、汽车驾驶员培训等,培训总量达74,630多人次。
弘扬地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服务森工林区,弘扬森林文化。学院依托国有林区,立足生态龙江,深度融入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助力林区经济转型。如挖掘以小九寨等为代表的景观资源和以雪乡等为代表的冰雪资源,引导旅游专业学生志愿者进雪乡服务。如大森林艺术团融合林海雪原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文化于一体,多年来深入到森工20多个林业局演出,力求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林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被誉为“森工人自己的艺术团体”。二是弘扬宁古塔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开设诗词、茶艺、烙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课程,倡导成立民间社团—绿竹诗社,以诗会友、广交天下同好,积极参与各级诗词协会组织的社会活动,在市民中形成了诵读、创作诗词的良好风气。新冠肺炎肆虐之际,诗社第一时间号召社员开展抗疫诗词创作,以此歌颂白衣天使舍己救人的最美逆行。三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学院先后成立了学生团体68个、修德创新实验班51个,“八女投江纪念群雕”“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陵园”“杨子荣烈士墓”等校外修德教育基地6个,利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不失时机地组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了德技并重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秉承工匠精神,服务“一带一路”。学院所在地牡丹江,是黑龙江省对接“一带一路”的先导区。近几年学院发挥家具专业等优势,以“强化精品意识,培育工匠精神,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服务森工及地方经济”为目标,将合作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助力龙江“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连续五届参与牡丹江市政府举办的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博会筹备与服务工作。2014年率先在全国成立鲁班工匠班,2018年获批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并与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教育部高职教育家具专业教学资源库。“明星”团队中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鲁班”,他们正以工匠精神传承着地域经典,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两会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举措,必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促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这既给高职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给高职院校提供了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