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芳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是指正常剂量合格的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机体有害的意外反应[1]。药物被正确合理使用将产生正面作用,达到改善机体甚至治疗的目的;反之,将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机体生化生理功能紊乱,损害机体。然而,不仅仅是患者体质因素还有用药因素、免疫因素等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2]。为加强药品监管,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根据不良反应报告研究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3]。通过收集2018年我院不良反应发生报告202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
202例报告中,ADR男患者(72.8%)约是女性患者(27.2%)的2.6倍。30-50岁患者构成比高达71.78%,51-60岁患者为14.85%,29岁以下患者仅仅占3.96%,最小的患者只有2岁,最大患者84岁。
202例ADR中,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占比最高,达21.78%;抗感染用药占比第二,达19.81%;解热、镇痛、抗风湿、消炎药占比19.31%;营养药、维生素类、补液占比17.82%;循环系统用药占比7.42%;造影诊断用药占比3.96%;消肿用药及护胃用药占比分别为6.93%、2.97%。
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广泛,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皮疹,红斑,全身水肿,涉及38.61%,往往由抗感染用药、镇痛、消炎药、维生素类、补液、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如: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等)引起不良反应。局部损害及静脉炎发生17.32%,临床表现血管肿胀,局部肿痛,常由甘露醇注射液导致。抗感染用药导致消化系统受损达1 3.8 6%,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其他ADR累及器官或系统有循环、神经、泌尿、血液、运动、呼吸系统以及全身性损害。
ADR发生以单次为主构成比48.02%并得到了有效治疗,治愈率82.17%,好转率17.82%,无后遗症及死亡状况,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
从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47例,女55例说明男性的发生率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多集中在19-50岁,这与当代人工作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状态有关,同时,可以看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可能在各年龄段,上至84岁老年人,下至2岁幼儿,无论男女,说明ADR发生具有普遍性[4]。在老年人群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衰退、身体素质低、使得药物代谢缓慢并且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增加对ADR的敏感性。此外,许多老年人患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频率较高,不同药物之间容易发生作用更易导致ADR的发生[5]婴幼儿免疫力低,身体器官发育不全,药物影响肝肾功能易导致ADR的发生。因此,医务工作者在老年人群和婴幼儿人群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具体病情考量用药原则,做到科学合理用药,严密监测不良反应,降低ADR的风险因素。
在2 0 2 例A D R 报告中,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同解热、镇痛、抗风湿、消炎药、营养药、维生素类、补液在临床使用较广,故A D R 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除了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质、年龄、其他疾病等)以及部分药物易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皮疹、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以外,临床对药物的用药剂量过高、疗程过长、用药频率过高等不合理使用也是导致ADR的重要因素之一[6]。医务者严格遵守临床治疗指南,熟练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病情、肝肾功能、年龄等来确定给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疗程。
我院202例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局部损害及静脉处和消化系统。皮肤覆盖全身为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化学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且含较多免疫效应细胞[7],反应表现皮肤过敏、皮肤不适发痒较为直观,较容易被患者及临床医务人员发现。而局部损害及静脉处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为多数药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且患者发生用药局部疼痛、消化道不良反应容易察觉发现。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比例较低是由于这些系统的不良反应不易被发现,存在较高的漏报率,这将阻碍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因此监测影响ADR的因素,包含过量、滥用、错用等十分必要,尤其对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用药、重点监测。
各类药物都存在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医务工作者必须谨慎,用药要考虑治疗疾病,还要考虑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熟悉药理作用、药物的剂量、剂型的影响,根据患者种族、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剂量、疗程,护理人员加强用药监测,尽最大可能降低ADR发生率,这将有助于病人治疗,同时达到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