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财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2020-02-27 11:42:20钱雅丽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财务管理

■钱雅丽

(集宁师范学院)

引 言

在新时期,高校财务工作暴露出来诸多不充分以及不平衡问题,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而言,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这是推动高校财务工作提质增效以及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财务工作者必须明确本职岗位职责,聚焦服务对象以及重点,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意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发[2018]18 号)强调,各级教育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权责意识,始终在法律框架下履行职责,真正做到依法理财以及科学理财,进一步提升财务工作能效以及质量。在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财务工作呈现出行的特征、环境以及内容,所以必须利用系统思维,让财务工作能够与各项业务相契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最终推动高校办学水平的增强。

1 高校财务工作的特点概述

高校作为学术组织,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因此相对于一般企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工作具有如下特征:

1.1 复杂性

高校包括诸多利益相关者,使得高校财务工作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具体而言,高校财务工作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经费渠道多元化、对经费管理具有差异化需求,另外高校职能的拓展性也会对财务工作提出一定要求,由此可见,上述因素都会涉及校内外诸多利益主体。所以由高校生成的学术产品以及服务,缺乏规范化的评价机制,使得利用单一财务指标无法准确评估。对高校而言,其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面向不同利益主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即由传统的财务报销工作向管理决策财务工作转变;由基于校级产品输出财务产品与服务过渡到面向科研项目、职能部门以及后勤保障等机构提供针对性的财务服务。所以高校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以及复杂性明显提升,并逐渐将系统级的财务工作分解为诸多子模块。

1.2 规范性

高校财务工作规范性指的是高校财务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精神,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将合法合规作为开展财务工作的基本准绳。一般而言,规范性体现为三大层次。第一为高校财务工作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诸如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制度以及部门预算管理制度等;第二为严格落实高校内部规程以及制度,而高校内部施行的规整制度必须合乎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第三为财务需求必须与实际业务相匹配,意味着财务需求也应该是合法合规的,以公务接待的报销需求为例,相关人员必须具有自觉遵守相关财经法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财务工作的规范性问题体现的为对财务工作关联主体或者人员的严格约束。忽视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就是对“放管服”精神的冲击以及违背,因此高校广大财务人员必须以合规合法作为基本准绳,将合规视作原则底线,自觉履行财务岗位职责。

1.3 时效性

现阶段,高校财务工作涵盖诸多基础性内容,例如财经法规咨询、日常财务报销以及业务财务处理等,上述内容均属于即时性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和需求方及时处置,因此体现了高校财务工作的时效性特征。如果财务工作存在延迟或者不专业,广大师生将会质疑高校财务工作的专业度,最终影响高校财务工作的整体能效。财务工作的时效性会体现财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现状,例如财务档案查询、财务人员服务塔读以及财务需求响应时长等。高校财务工作需要重视其时效性问题,结合实际业务不断深挖财务工作、创新财务工作机制以及丰富财务工作服务内容等,让网上审批成为高校财务工作创新的发力点,依托“键盘服务”以及“指尖服务”进一步增强财务工作的时效性。

1.4 分散性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呈现出“双增长”的特征。其中,科研经费的项目化管理方式使得高校内部教师、学院以及专业形成了具有一定关联度的经济利益关系体,此类个体体现了高校财务工作对象的分散性特征,即高校财务工作需要处理其中的共性问题,也需要处理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在推动高校财务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主体展开相应的政策宣讲与解释。另外,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替代导师处理业务财务的情况,进一步拓展了财务工作对象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工作需求个体需要兼顾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任务,项目经费类型存在多元化的情况,另外,不同项目的开支标准以及范围也具有一定要求,这进一步放大了财务工作的分散性。由于财务工作对象存在分散性,导致财务事项处理也具有分散性,以实验材料的采购为例,对于同一实验材料,不同的教师会在不断阶段在相同的供货商采购,而教师也会在不同时间向学院部门发起办事报销审批,上述流程表明,在财务日常工作中面临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此类反复性工作明显增加了财务工作负荷。所以对于高校财务部门而言,需要高度重视政策宣讲,借助法律宣传以及政策解读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具体而言,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政策宣讲,也要扩大集中化采购的应用范围,防止零散采购增加报销频率,进一步降低廉政风险以及采购成本;另外,政策宣讲还应重点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对冗杂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财政工作的决策参谋作用。

2 提升高校财务工作能效的方法与技巧

2.1 打造并持续完善财经规章制度体系

对高校而言,需要充分研究经济活动规律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以及执行事宜,对现阶段各类经济业务以及事项进行梳理,明确办事流程以及授权审批职责,依托不同业务构建相应的财经政策制度并加以优化。近几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向纵深推进,同时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施行了诸多规整制度以及规范,而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制度以及规范的滞后性开始显现,因此需要及时对财经制度加以修正和完善。适时调整以及完善的规整制度,能够让财务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最终实现依法理财;另外高校还需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加以确认,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必须遵照财务规则开展各项工作,始终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这样才能增强财务工作的规范性。

2.2 加强财经规章制度的宣讲与落实

高校财务服务对象对本校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理解以及吸收程度会给财务工作能效造成直接影响,这是因为财务工作的本质是财务人员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需要向广大师生宣讲最新的财务政策法规,使其能够更加熟悉基本的财务工作流程以及处置方案,最终形成财务工作人员以及师生的良性互动。具体而言,首先,进行面对面的宣讲。在与服务对象处理具体财务业务时,可以向其讲解与财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重视移动宣讲工作的落实,面向教职工以及学生发放财务办事服务手册以及指南,扫除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对财务工作的知识盲区,提升高效财务工作的对接效率;其次,实施线上宣讲,借助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技术拓展宣讲的场景,可以利用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让广大服务对象能够及时获取高校财务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2.3 优化财务事项办理流程

广大财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厘清财务办事流程,这是提高财务工作质量的基础。对于高校财务部门而言,其在建立报销流程的过程中通常更为重视财务风险以及财经法规制度等内容,即重财务监管,轻财务流程优化,尚未及时针对财务工作情况展开调研。另外,财务规定较为复杂,在处理实际业务过程中,财务人员无法实现口径一致,使得报销人员不能快速判定单据是否完整与准确。所以需要依托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财务事项办理流程实施针对性地优化,调整财务事项处理环节规范,增强财务服务的整体水平。

2.4 加速推进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

财务综合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高校财务工作提质增效,清除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的弊病,让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与财务人员进行及时交互,对其看来,借助信息化平台或者媒介,能够自主进行查询、咨询以及分享等,此类线上服务机制取代传统手工服务,让财务工作实现了标准化、个性化以及超时空处理,也让高校财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实施:第一,持续优化与改进当前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让该系统更够和其他相关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传输、存储以及对接,借助财务综合信息化推动业财一体化管理;第二,持续加大对财务工作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高校内部部署网上财务报销审签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以及财务查询系统 等;第三,基于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的财务信息交互平台,例如可以依托财务微信公众号,让使用者能够及时获悉财务政策,并借助消息模板让广大教职员工即时获得财务通知以及状态变更,真正实现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此外,基于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对助推财务分析向价值分析以及战略分析过渡,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的参谋作用。

2.5 强化高校财务组织建设

高校财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核心职能在于为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产品以及服务,因此财务部门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度会给财务服务带来直接影响,所以财务部门的设置以及财务人员的人事安排是财务工作的重心。首先,进一步优化财务机构。例如需要对内部岗位加以调整,全面推动集中核算,对于独立核算的部门而言,例如后勤部门,需要实施集中化共享核算,以此来推动财务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财务管理内容的延伸。其次,优化财务人员配置。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人员配置涉及三大内容,分别为专业结构配备、人员总数的规模配备以及内部岗位配备,同时,财务人员配备还涵盖学院等二级单位专兼职财务秘书配备 。对于高校而言,需要结合本校发展实际和财务具体需求,充分遵循人岗相适原则,对财务人员配备加以动态优化,从量质两个维度提升人员配备的整体水平,从而保持财务供给的实效性。此外还需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事宜,无论是财政新方向还是财务新职能,都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延伸与丰富,对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影响财务工作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高校必须对财务人员职业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创设校内外的培训平台或者场景,让不同层次财务人员都能接受到专业化、系统的职业培训。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邀请行业内的管理实务专家来校讲学,让财务管理真正实现业务化,此外,应该为财务报销人员、学院等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或经费审批人,匹配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让其也能在常规流程中建立对财务工作的新认知,最终增强财务报销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协同度。

2.6 实施财务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评价

前文提到财务工作具有分散性、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在开展具体财务工作时会出现财务服务与产品匹配和背离的情形,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师生对财务服务的期望就是其优化工作流程以及定位工作问题的切入点,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师生对财务工作的真实诉求以及想法,准确把握“财务期望”与“财务感知”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异,并基于真实反馈,及时地改进自身工作机制以及流程。高校财务部门以及人员可以定期进行财务工作服务需求以及满意度调研,其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问卷调查、面对面以及意见箱形式,借助上述方式能够拓展财务人员了解财务工作师生服务反馈的渠道以及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服务以及满意度调查还可适当延伸至校外,了解对象涵盖企事业单位、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当地其他院校等,利用横向与纵向方式更加深入地把握财务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转变财务工作的只能,既有信息处理过渡至战略决策以及价值服务。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体制以及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着眼于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以驱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财务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低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仍然在影响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必须厘清高校财务工作的突出特征,并通过打造并持续完善财经规章制度体系;优化财务事项办理流程;强化高校财务组织建设以及实施财务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评价等方式,重塑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财务工作协作模式,最终实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