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菏泽市财政支付中心)
为了顺应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同时也为了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质量与资金利用水平,我国财政部编制颁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这一文件,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全面施行。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展开探究讨论,并尝试分析其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影响。
首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在制度基础上的明确分化,即前者基于权责发生制度开展核算管理工作,后者基于收付实现制度开展核算管理工作;其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在报告编制上的明确分化,即前者围绕财务核算结果编制财务报告,后者围绕财务预算结果编制决算报告;最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在工作职能上的明确分化,即前者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流通领域的经营性质资金运动为核算、监管与反映对象,后者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分配领域的预算性质资金运动为核算、监管与反映对象[1]。
在传统时期,学校、医院、科学、地质、行政等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机制、财务制度规范存在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报告、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与协调性。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各类事业单位以《政府会计制度》为核心实现了统一规范,《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等文件不再被参考和执行。这样一来,一方面实现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财务报告的交流性与可比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府的统一监督、统一管理、统一调控。
简单来讲,所谓“权责发生制”,即把财务管理周期内的应收款项、应付资金纳入到本期核算体系当中,而并不关注相应首付款是否已至收到或已支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引入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阶段性真实经济状况的反映能力。在此基础上,“摊销”、“坏账”、“折旧”等概念被纳入到会计工作的体系规范当中,对财务会计管理功能的强化大有裨益。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背景下,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多种弊病问题被挖掘出来,为会计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具体来讲,相关弊病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问题表现
首先,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存在“重当下,轻风险”、“重核算,轻预算”的认知误区,未明确意识到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规律总结等工作行为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基于意识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预算管理仅能体现在程序化、形式化的指标下达、结果考核等形式性环节中,与资金分配、业务调整、发展决策等实效性工作的联系程度并不高,进而大幅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规划指导与过程管控作用。
其次,受制于意识层面的忽视,绝大部分事业单位未能围绕预算管理设置出专门化的机构部门或独立岗位,而是将相关任务落实到传统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肩上。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会导致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组织冲突、工作冲突,使得预算管理难以保有充足的执行条件和支持资源。另一方面,也会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承担有较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增大人因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最后,即便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财务预算的实际价值,但由于预算管理并非短期之功,且与单位业务、市场环境、政策体系存在很大管理,所以在预算编制时限较短、预算方式落后单一、数据采集难达全面等种种因素制约下,很难达到理想化的实践效果。
2.1.2 应对策略
首先,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要加快转变认知观念,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将预算数据、决算报告视为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决策规划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设置出专攻预算管理的部门或岗位,从组织结构上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明确分离。这样一来,既响应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文件要求,也能在降低财务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条件的充足全面;最后,为了应对预算编制任务时限较短的问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坚持早准备、再计划、早采集的工作原则,并积极获取各级管理者、项目负责人以及基层职工的收支信息支持,从而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发生。同时,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预算目标、预算方案的科学合理,财务人员还应开展真实的市场调研实践,并结合业务实际对事业单位当前的资金流动情况、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评估,而不应盲目照搬、沿用既往报告中的预算基数、财务数据[2]。
2.2.1 问题表现
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势必是前期预算、中期核算与后期结算有机统一、协调配合的结果。但在传统时期,预算、核算、结算三个环节的衔接与配合程度较低,使得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的排查、分析、应对与防范上存在滞后性、片面性,最终导致业务中的资金收支活动长期处在粗放化状态当中。同时,在预算报告编制完成后,要想发挥其实际价值,就必须要将其融入到事业单位的业务实践当中。而在实际工作中,其他部门人员大多缺乏专业、严谨的内部控制意识,甚至将收支调整、成本控制等任务及目标视为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分内之事”,因此缺乏全程、高校的配合支持。这样一来,一方面会使得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的内控机制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与氛围的构建营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各部门、个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缺乏问题,不利于财务风险的及时发现与全面防控。
2.2.2 应对策略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尤其强调内部控制,这也是分化预算会计职能、引入权责发生制的重要原因。在此影响下,事业单位要全面引导全体职工树立起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制度约束、文化宣传等手段,积极促成贯穿事业单位业务全周期、涉及事业单位全部门的链条式财务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可有效提升各部门之间业务协作、信息流通的效率和质量,使预算、核算、结算的价值落实发挥在经济活动实践中,最终促成内控机制的长效形成。此外,还可针对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具体财物内容,建立起严格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如创建合同台账、构建合同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固定资产“采购—入账—调拨—使用—报废—清算”流程化监控等,并鼓励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以此营造出精细化、制衡化的事业单位内控氛围。
2.3.1 问题表现
在《政府会计制度》当中,明确提出了“双基础”、“双报告”等模式概念与工作要求。同时,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财务管理工作还表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身处更复杂、更新颖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之中,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想胜任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的财务工作,必须做到财务知识、政策理论、核算技能、信息技术等素养的“多管齐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素养缺陷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事业单位人才引入机制的建设力度相对不足,很难对专业性、高水平的财务人才形成吸引力。在相似的岗位背景下,人才更倾向于选择薪酬高、待遇优的私企单位;第二,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既有人才的有效培训,使得财务队伍整体素养处于缓步发展状态,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相匹配;第三,多数事业单位未设置出强效化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3]。
2.3.2 应对策略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事业单位必须要认清人才方面的现状短板,并实施出有效的补齐策略。一方面,可适当调整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倾斜性,通过提升薪资水平、强化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高质量的财务人才、管理人才进入到财务管理队伍当中。另一方面,应建立双向激励与定期培训制度,结合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成果,实施出奖金增减、职位升降、表彰批评等双向激励手段,并围绕绩效指标反映出的缺陷问题开展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技能培训、市场分析等专项活动,以此对财务人员形成驱动力与约束力,促成事业单位财务队伍工作水平的快速、持续提升。
总而言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对财务风险的预先防范、及时排查、精准应对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多种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要加快转变工作意识,积极提高专业素养,切实加强协调合作,以顺应新要求、新常态、新挑战,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