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秋桃
(梧州职业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动脉血流状况出现改变,进而使血流传输中断,引起患者出现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而致病[1],其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甚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因而快速施行抢救,是减少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健康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早期症状,总结其急救护理任务,从而减少患者病死率,为后续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平卧位与立位相比,患者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血压降低,心率变慢,心血管系统做功明显减少,可使心肌的耗氧量下降。此外,当患者的由坐位或立位,变为卧位时,也可保障脑部的供血,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让患者平卧,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这是心肌梗死早期最好的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一经发现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患者胸痛情况决定氧流量的高低,一般早期为4~6 L/min,胸痛消失或减轻后改为3~4 L/min[3]。给氧后可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变慢、呼吸困难得以缓解。此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吸氧是最早的治疗,医护人员给予的一根氧管就是一根救命稻草,这能起到安慰的作用,使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状态也得以缓解。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剧烈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兴奋性增高;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胃肠蠕动功能增强等有关[4]。若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应及时松开患者领口并且及时清除患者口中异物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同时针对性使用抗迷走神经兴奋类药物,如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等,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现象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在出现病情后的1~2周内并发心律失常,其中发病24小时内并发心律失常在临床中最常见[7]。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应观察患者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有无室性期前收缩,同时也应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悸、气促的现象,如有以上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辅助实施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烈疼痛时常伴有血压下降,此时应密切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若患者收缩压小于80 mmHg,同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情况,则为休克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医生医嘱进行抗休克,及时补充血容量、合理使用升压药,纠正酸中毒。在抗休克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和CVP情况,以便判断血容量是否补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最初几天内由于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常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发生,此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肺部听诊有无湿罗音等现象,以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出现。若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遵医嘱使用吗啡和利尿剂,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以减轻左心室负荷。其次,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患者会出现咯血和呼吸困难,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告知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使之心态稳定,积极面对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的心前区剧烈疼痛、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未知治疗方案不了解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紧张和不安,此时护理人员可通过积极沟通的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引导,及时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焦虑害怕的情绪。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避免以上诱发因素,积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如无并发症,24小时内鼓励患者床上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可在病房内走动,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与医生的意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且就该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就是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保证各项急救护理任务灵活有效,以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从而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