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洁,潘淑平
(吉林化工学院 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书本上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前沿内容。现如今用人单位对人才招聘要求越来越严格,强调应用、注重实践,更希望所聘人员具有一专多能的特征。在对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内容。如今大多数最新的学术成果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很多国际间的交流也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学生无论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就业后在工作中继续探索,我们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有广阔视野的大学生,很多高校开设了专业英语、科技外语阅读、专业文献阅读等课程。专业英语成为各门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校希望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使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国内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视野[2]。由于此类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起点,不涉及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并且学生今后就业、深造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又要体现出课程的“专业”性,成为此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通道与桥梁,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浓缩化和可操作化的体现,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和理性化的提升[3]。人们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程形式,开创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关注教师成长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等;关注知识结构的分层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4]。同样,国外的高校也对教学模式进行反复研究、探索,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及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等等。
每一门课程内容不同,所面对学生也不同,我们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数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目前对课程现有的研究方法、经验,深入探索适合本专业科技外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将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在教学、讨论、总结、实践的反复探索中形成一套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5-7]。
在数学专业科技外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授课教师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从陌生到了解到喜欢上一门课程。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每一名任课教师不断探索[8-10]。在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在明确开设课程意义的同时要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这门课程中会学到什么内容,掌握哪些方法,有什么用途,让学生不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在科技外语阅读课程教学授课之初,要让学生明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在当前形式下,国际间的合作需要大量具有较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版专业文献的能力的要求。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需求,开设此类课程。这既是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同时,在学习中需要学生明确,专业英语与我们以往接触的公共英语不同,其更突出“专业”二字,数学专业英语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或者是英语课程。本课程是对于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继公共英语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补充和提高[3]。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所学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国内数学教育的发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视野。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开设一定比例的学生课堂。在学生课堂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叙述出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多给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学中选做学生课堂的章节、知识点要有易有难,防止学生出现畏惧情绪。同时利用学生期望获得好评的心理,根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实际不同情况,面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尽量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心理上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让学生与老师具有充分的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等教学环节。有人会质疑这种教学模式下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模式不但没有减弱教师的主体作用,反而教师的作用会更大,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技能要求也更高,教师的作用是潜在的,学生的表现是外在的。教师需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教学方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更要具有统筹整个教学过程,把握课堂节奏的调控、应变能力。教师还要有识别学生个体间差异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分组,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协作,为学生创造协作式的学习环境。
所谓学以致用,在科技外语阅读课程中,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利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查阅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宽视野。将学生在课外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拿回课堂进行探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程开设于大学的第七个学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学生需要阅读毕业论文方向相关领域的文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开设一定比例的学生课堂,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专业词汇、方法,利用方便的网络资源对外文文献进行研究、翻译。从学生能阅读相关文献的关键词、摘要、背景知识,逐步发展到对一篇外文专业文献通过略读、细读而逐步了解文章内容。从最初的一知半解,通过所学的方法逐步了解、深入探究。在现阶段并不要求学生对所有参考文献内容的具体证明、应用方法完全了解,只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结构、内容框架,在翻译过程中容易碰到的问题,了解了哪些知识等等。
我国专业英语类课程起步较晚,能够担任此类课程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又要对专业基础课程相当熟悉,同时要兼顾某些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方向。
课程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实践-反馈-再实践-总结的动态发展过程,认真研究三个三分之一教学模式中每一个“三分之一”的内容,充分发挥下每个三分之一的作用。每个三分之一既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又必须相辅相成,达到三个三分之一大于一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改进,精益求精,摸索出适合此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将之不断推广。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理论,通过结合自身院校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形成适用于当前人才培养理念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有竞争力的大学生,为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