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庆皓
(吉林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同时是信息的接收者。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传播。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办好思政课,需要继续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无一不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传播基础上。因此,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要素,探求增强传播过程有效性的策略[1],才能更好地把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用真理使学生被彻底地说服。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传播、接收和反馈的过程。如果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那么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借助一定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手段,将思政课课堂的既定教学内容信息作用于大学生,并组织他们有效地接收、反馈和再传播思政课信息,进而影响学生的观念、行为和知识系统的教育传播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能保持长久的记忆,有的甚至终身难忘,成为自己一生遵循的准则;而有的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问题[2]。
思政课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要关注有效性,更要关注特殊性,一般的信息传播入脑即止,而思政课的信息传播需要在入脑的基础上入心。思政课信息传播相对于其他信息传播具有突出的政治性、思想性、情感性和德育性的特点,“信息已知”不是终点,“知行合一”才是目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传播学理论当中对于传播要素的分析,来重新审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系统,挖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对策。面对信息时代对思政课的影响,思政课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重新审视思政课课堂信息传播的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打造满足学生需求,贴近时代脉搏的新的信息能量场,使学生真正地被感染、被说服、被引导。
高校思政课教师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设计、有目的地向特定的传播受众(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观念、理论、知识、信息,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内化、反馈并与教师的信息互动。思政课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形味俱佳的精神大餐,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3]。这配方、工艺和包装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流动,都需要信息传播要素,才不会“巧妇难为”。高校思政课信息传播的关键要素是以下三个:
以往教学传播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传播的绝对主体,是主动选择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信息发出端;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信息时代的传播在教育教学领域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也互为客体,信息在双方双向流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接收者,大学生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4]。但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仍然在教育传播中起主导作用,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作为教育传播活动中的职业传播者,从属于组织传播者和官方传播者的范围,教师的教学信息传播是符合一定要求和标准的,要避免随意性,思政课教学更是需要教师来把握正确的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代言人”,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作为传播者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政治倾向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从属于某个阶级或某个党派,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政治倾向性。与其他传播者相比,思政课教师要更加突出的强调自己的立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的政治倾向性表现为显性。对于思政课教师的传播责任,党和国家有明确的要求,即必须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一致,传播的信息要对党和国家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负责,自觉服从党的正确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在上级部门的科学管理下开展教育传播工作,思政课教师由于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必须负有以下社会责任: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思政课教师不得传播虚假、未经证实的信息情报,不能对任何团体和个人进行诽谤和不实信息的传播,不传播他人的个人生活隐私。
2.接受专业训练,具备职业资格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不仅仅要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水平,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技能,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受过较高的教育并不意味着自动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教师只有受过教学的系统训练,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理论,经过相应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传播活动,并持续、稳定地保持传播的效果。
3.具有公众形象和公众影响力
教师的桃李满天下,教育传播的受众者成千上万,高校思政课作为公共课,受众数量相当的庞大,再加上无处不在的网络,思政课教师有可能对成千上万人产生某种影响,获得一定的公众影响力。在信息时代,频繁出现的思政课“网红教师”就是一个证明。有些学生受到教师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的感召,更是将教师视为良师益友甚至偶像。很多思政课名师的课堂一座难求,学生站在过道、门口和走廊听课的盛况新闻时常有报道。因此,教育传播者必须重视、关注和更好地利用这种公众形象和影响力,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传播。
教学信息传播虽然表现为双向信息流动,但学生的主要身份仍然是教育传播活动的受众。我们在多年的思政课课前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需要在思政课课堂获得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知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获得一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基本政治常识,同时学生也对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抱有兴趣,希望在思政课课堂上获得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作为受众,他们接收信息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在接收信息后反应是多样的,并且有主动选择和加工处理权。因此,为了传播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受众进行详细分析。
高校思政课的受众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他们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发生的,所以每个受众都是 “网民”。他们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的心理反应过程更具有清晰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的特点,例如迭代、流量、大数据、跨界等等,他们的批判性、独立性、敏锐性相较于以往的思政课受众更强。即使学生人坐在课堂上,但是是否接收思政教师传播的信息,这个选择权完全在于学生自己,没有人能强迫他们听课、读书、参与教学互动。作为受众者,他们对信息传播的选择是自由的,思政教师的信息传播要与移动互联网络上的其他信息传播时时刻刻去争夺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学生只有出于自愿、主动选择去接收思政课信息传播,我们才谈得上教学的实效性。而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即使有教学活动的强制,学生也可以“人在心不在”,导致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入脑入心。因此把握时代脉搏,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采用适合受众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就成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信息传播媒介在网络信息时代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视频、动画、微课、论坛、云盘、慕课、微信、移动互联教学APP营造出信息化的传播环境[5]。思政课教学正在经历和传统媒介与现代化媒介的竞争、共存、替代的过程。思政课信息的传播者与信息受众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联系起来的,凡是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政课教学信息的具体形式都可是成为思政课信息传播媒介。
1.口语媒介
教师的口语表达是传统和当下都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这种媒介便捷、形象、感染力强、接收快,但是不易于保存。学生只能通过录音、课堂笔记和头脑记忆来储存信息。口语媒介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表达能力、表达技巧都有一定的要求,属于教师的基本功。口语媒介还会由于思政课的大合班教学而不便于信息的交互和即刻反馈,更适用于信息的单向传播。口语媒介还能发挥课堂组织管理和监控作用。思政课的口语传播要注意独特话语方式的建设,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说通俗的话,用深入浅出的朴实话语把道理表达清楚,还要说“接地气”的话,避免套话、空话、场面话,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6]。
2.文字媒介
在传统的信息媒介中,文字媒介可以表现为板书、试卷、讲稿;在现代化媒介中可以出现在电子文档、课件、网络信息平台和社交媒体软件上。文字媒介具体、丰富、易于保存和再传播,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和即时反馈,具有实体性、参与性、持久性、扩张性。但文字媒介的感染力、吸引力比口语媒介稍逊色。文字媒介几乎没有课堂组织管理和监控的作用。
3.电子媒介
教学信息通过符号进行信息交互传播,是一种现代化的、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的、交互的、便捷的媒介。在网络信息时代,面对每个受众都是网民的客观现实,电子媒介的必要性和便捷性无需多言。电子媒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频率,但是对学生的约束、引导和感化作用不足,还需要与传统媒介相互辅助配合,着力构建传统媒介与现代新媒介相融合的平台,以保障其话语能够真正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
4.非语言信息媒介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无论口语、文字还是电子媒体,都不能替代人与人交流互动过程中的非语言信号。非语言信息媒介主要存在于线下课堂教学,例如教师的衣着、体态、眼神、手势、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对学生的信息接收产生微妙的影响,非语言信息媒介具有伴生性、协同性和即时性,对以上其它几种媒介起补充、强化、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对思政课信息传播要素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基于信息传播理论提升思政课教学信息传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性尝试:
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作为信息受众无时不刻不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信息,便捷和丰富的同时带来了选择的困难和认识的迷茫。时代的问题,是师生共同的问题,学生生于网络信息时代,而教师并不是,所以教师要跟随时代潮流,切中学生的诉求,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应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教师首先要进行身份和观念的重建。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教师的权威形象和影响力被大大削弱,教师要一直与网络移动客户端的大千世界争夺学生注意力。面对这种信息挑战,教师要迎难而上,主动转型,从一个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信息交互活动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依据之前的分析,思政课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从单向的教师发出信息、学生接收信息转变为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兼具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面对学生极强的主见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再自说自话、自导自演已经行不通,只会获得学生对教学的自动屏蔽。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政课课堂,教师更像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三观和知识体系,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所以,传统意义上思政课教师把持着思政课堂的绝对话语权,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再是绝对权威者,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教师不再是思想的灌输者而是思想的引领者。教师需要刀刃向内,革自己的命,从讲台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拥抱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信息传播的效果,建设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的金课。
一个完整的思政课信息传播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信息传播的发起者(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从庞大的信息中挑选出符合目标的、有价值的传播内容(备课),在确定内容后,传播者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学情调查)和可用的传播媒介(教学载体和手段),把抽象教学内容转换成可供传输的信号,依附在某种媒介上(例如做PPT),使用传播者和受众都能够理解的“代码”(例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并确保传播渠道通畅(例如组织课堂纪律或在教学软件上签到),传播的过程中随时组织发起反馈(例如学生在教学平台发弹幕)并依据反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在教学结束后接受学生的教学评价(例如教学质量调查表和学生座谈会)。
以上是一个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模板,然而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中,情况更为复杂,形式更为多样,信息传播的各个要素也相互渗透。在“大思政”的建设实践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生活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多环节、多角度的思政教育已经在发挥协同作用。思政课要充分激活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发问的主体,积极思考的主体,主动探索的主体思想理论自觉传播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7]。同理,如果我们单纯从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也要推进信息传播立体化、对学生发挥影响渠道的多样化下功夫。思政课信息传播应该推进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个人与集体结合、学习与生活结合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
随着时代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政课教学的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几次迭代。从粉笔板书,到电子文档和幻灯片,从投影到多媒体音频、视频,从传统的课堂讲授到真人现场直播的智慧课堂,从社交媒体软件QQ飞信到微信和微信群,从慕课、微课到线上线下交互,将来还会有进一步的革新例如VR技术的应用。媒体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思政课教学也不能仅仅追随,亦步亦趋,而是应该长远规划、协同应用。信息的泛滥带来了知识的碎片化和选择困难症,虚拟的界面也不利于思政工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传统媒介并不是一无是处,新媒介也不能一哄而上地加以使用。思政工作者应该从全局计、以长远计,充分细致地调研和实验后进行统筹规划,发挥不同媒介的长处,并留有调整的空间。例如在PPT大行其道的时候教师的板书基本功不断退化,造成了一定的PPT依赖症,一堂课的知识体系本来在头脑里,有了PPT就放在了PPT里,一旦停电、电脑故障或者忘带优盘,课堂就陷入了尴尬甚至失控,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这就启示我们要避免技术依赖,也要避免新媒介跟风崇拜,做好协同应用和批判借鉴的文章。
高校思政课想要保持生命力,必须响应时代,顺应历史。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8]。如果无法掌握最新的媒体形式,思政教育工作者就可能与学生脱节,丢失沟通渠道,丢失权威身份;如果思政工作者不能面对海量信息和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学生会失去对传统思政工作的信任[9]。传播学中成熟的理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借助传播学的视角再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力求获得对思政课新的认知维度、新的改进思路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对策,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的工作。例如吉林化工学院应用超星学习通的知识传播和管理分享平台,在无线通讯网络和数字化信息技术、个人终端将多种教学模式混合[10],就是一种信息要素优化的有益探索。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不断思考,见微知著,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思政课信息传播的实效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使思政课不落后于时代潮流、不辜负党和学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