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陈元欣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倪钊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绝大多数是为了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而修建的,普遍存在空间布局不平衡、功能定位单一等问题,对场馆赛后运营情况考虑较少,造成很多场馆在赛后利用率不高,行业整体呈现出亏损的现状。[1]因此,体育场馆需要利用功能改造使闲置的体育场地设施最大化利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多功能设计,由传统单一的服务功能转向多元化的服务功能,通过多业态融合转型升级为体育服务综合体,不仅能够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场馆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能力。
随着“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46号《意见》中被首次提出,国家近几年也发布了一系列提倡大力发展城市体育综合体的相关政策,政府有关体育的管理部门在许多工作报告中也均有涉及要发展体育综合体。[2]2016年5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提升大型体育场馆全面系统的经营能力,加强对场馆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开发,积极延伸相关配套服务,全力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并对体育综合体的定义做出名词解释。[3]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 国家体育总局赵勇副局长在《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工作培训会》以及《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也多次提到要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综合体。在相关政策背景的促进下,我国已有上海、北京、江苏、重庆等多个省市明确表示要建设体育综合体的伟大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对体育综合体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体育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伴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消费需求会更加趋向于复合化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综合化建筑已逐渐成为当今建筑群体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功能单一的体育场馆也正在向多元化、复合化的体育综合体转型。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与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推动下,体育场馆需要具备承办各种赛事、演出、商贸以及会展等多种功能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迫使场馆通过功能改造来满足这些需求,以保证场馆的可持续发展。[4]近几年,依托实施功能改造的体育场馆以及新建体育综合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从建筑体量和多种业态之间的相互融合方面来看,已有场馆初步形成了体育综合体的雏形,按照功能定位的维度可将体育综合体主要分为全民健身型、竞赛表演型、体育休闲型、体育会展型、体育培训型、郊野运动型六大类。
据2014年由国务院出台的46号《意见》可知,体育产业总规模在2025年要超过5万亿元,要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的发展目标。[2]由此看来,群众对于场馆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但我国场馆又普遍存在对外开放度不高,场地设施利用率较低,运营面临困难等问题。而体育综合体的本质是通过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与娱乐休闲、健康养生、商务活动等业态结合,拉长体育场馆的服务链,因此具有多元化、复合化的体育综合体则成为帮助场馆摆脱运营困境的关键。[6]通过以场地设施作为引流,充分发挥相关业态之间的融合作用,降低运营成本,对场地空间最大化开发利用,以其他业态的引入来弥补场馆在赛后的空闲时间,提高场馆供给服务能力,增强场馆使用效率。
体育场馆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房屋以及设施设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同时也为了满足群众多元的体育消费需求,场馆的部分空间设施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改造,遵循以使用功能、服务功能改造为主,建筑改造为辅的原则,主要分为、场馆内部空间(功能用房、看台下空间等)功能转换与改造、场馆外部空间(红线范围内可利用空间)扩建与改造以及场馆所在区域整体改造三种改造模式。
1.内部功能升级改造
五棵松体育馆虽然在前期设计规划时就已经对赛后运营做了充分考虑,但在奥运会后华熙集团为了更好的适应后期运营和商业开发的需要,斥资3个多亿按照世界顶级演唱会和顶级篮球赛事NBA场馆的标准对五棵松体育馆内部的显示屏、看台座椅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是目前我国首家能够实现篮球与冰球双主场运营模式的场馆,六个小时之内即能完成篮球、冰球、演唱会几种活动模式之间的场地相互转换。[5]经过改造,使原本仅靠打球租金收入的篮球馆转变成涵盖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五棵松体育馆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达到NBA赛事标准的体育馆。
2.看台下方空间改造
场馆对于无形资产的开发十分重视,对可供开发的大部分空间均进行了规划和考虑,将体育馆看台下方的附属房间改造为可供高端商务交流的会所和酒吧,并引入相应的企业进行商业开发和特许经营,这些高端会所便于举行一些商务宴请和小型商品发布等,也为场馆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6]
3.内部空间功能转换
M 空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五棵松体育馆配套的训练馆,在奥运会后更名为 M 空间,于2011年完成改造,将功能单一的篮球训练馆改造为一个四周无立柱挑高的多功能灵活空间。[7]2012 年,M 空间正式投入运营,不仅可提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指导,同时多功能的空间设计也为举办不同舞台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活动创造了搭建条件,可举行小型演唱会、歌友会、颁奖盛典、模特秀、时装发布、会议宴会或者体育赛事活动等。
4.外部空间改造
五棵松体育馆的广场空地曾在北京奥运会中用作棒球运动项目的比赛场地,现已整体被改造为五棵松HIPARK 篮球公园、HI-UP商业区、文化体育广场以及HI-ICE冰上运动中心。基于为场馆的观赛观演人群提供高品质消费体验的目的,也为了满足周边企事业单位与居民的日常餐饮、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华熙集团将奥运会棒球场的其中一部分场地改建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体验式商业中心HI—UP,是一个涵盖酒吧、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的全开放式广场。[8]HI—UP自开业以来,平日客流均在15000左右,周末日均客流更是达到20000以上,这不仅给市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式消费,也对五棵松甚至整个北京创新型的商业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1.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场馆多功能利用
在未进行改造前的体育场馆功能定位是以体育赛事为主,会根据赛事场地设施的标准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但赛事的举办只是一个短期的活动,而场馆在赛后的长期发展则是运营的关键。若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时未考虑场馆赛后利用,有些已建好的部分空间框架会不适宜改造,对主体构造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赛后利用引起重视,提前为赛后业态的引入以及场地设施的利用预留位置。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多为赛后利用充分考虑,能够对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业态选择会更加广泛,场馆使用效率也能得以提升。
2.看台下方空间实施多功能改造,供给多元化配套服务
体育场馆作为大规模的建筑物,除了体育场地设施中间占有大部分面积外,看台下方的空间也不容忽视,此空间多为场馆的附属功能用房,其建造的主要用途是为体育赛事提供所需的功能服务,但在赛后又会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利用率普遍较低。[9]大部分场馆为了摆脱闲置的困境,会充分利用看台下方的余裕空间,将附属功能用房或闲置空间根据业态的空间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改造,必要时还会拆除掉部分看台,为开发餐饮、宾馆、商场、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配套业态提供空间,多元化的配套服务给体育赛事的举办创造了条件,也满足了市民不同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以体育赛事作为引流,吸引大量人群前来观赛或参赛。[10]
在广大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通过对看台下空间、附属功能用房等其他现有场馆资源进行多功能改造,使其功能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开发多业态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场馆经济收入,推动体育场馆向体育综合体转型升级。根据场馆功能改造的内容、范围以及方式的不同,现有体育场馆的功能改造可分为商业功能、酒店功能、会展功能、餐饮功能这四种改造模式(见表1)。[11]
针对体育场馆赛后内部空间出现大量闲置的现状,要利用集约化的设计方法对场馆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组合。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把体育场馆具有可变性且必需的附属功能空间改为临时的多功能用房和临时座席,永久性与临时性设施的相互结合、利用活动地板进行不同场地之间的多功能转换,以满足多种活动场地的条件;赛时与赛后场馆的功能转变等方式,采取资源共享的策略来实现场地设施的集约化利用,将场馆改造为既能举办体育活动,又能举办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类型活动的体育综合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场馆使用价值,保证场馆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12]
表1
体育场馆的使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场馆内部,同样还包括外部的广场、屋顶空地以及其他外部空间资源,要使场馆多元化功能无限扩大,外部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不容小觑。由于专业体育比赛项目、群众日常运动健身、文艺表演、商业会展等活动的规模标准不同而对体育场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场馆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更要重视共享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高效利用,通过改造场馆顶层区域、场馆功能共享等复合化的设计创造出灵活的活动空间使功能变得更加多元。另外,功能复合是场馆在向体育综合体转型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最本质特征,各个空间设施之间要形成紧密联系,利用相互带动作用促进协同效应的产生。[13]体育综合体核心功能的设置能够获取大量消费者的关注以增加人流量,并在其核心地位的协助下,促使消费人群向体育综合体的各个业态发生扩散,从而带动场馆其他功能共同发展,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