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案例选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020-02-26 22:03邱清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案例

邱清文

【摘要】案例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知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发挥案例的最大作用成为一线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从案例融入课堂的必要性以及选择案例的原则、呈现的方式、应用的效率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案例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也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效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这一课程的价值并没有达预期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打破现状,也为了确保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最大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案例,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案例,思考问题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案例的分析、思考中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案例融入课堂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但一直以来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简单灌输,导致没有最大化实现课程价值,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也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引入案例打破课堂的沉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将案例融入课堂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案例的引入有助于打破课堂的沉闷。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一直采取的是简单讲解的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甚至认为这门课背一背重点知识就可以,而案例的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破解这种简单说教带来的沉闷,进而构建高效率道德与法治课堂。

第二,案例的融入能够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带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对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特点之一,但简单的讲述不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借助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事件等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而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综上可以看出,案例的有效引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课堂上案例选择的原则

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引入十分必要,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引入到课堂当中,都能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案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具体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

第一,目的性原则。所谓的目的性原则是指在選择案例之前要明确我们借助这一案例要达到的目的,不能为了引入案例而引入案例,也不能随意选择,导致案例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明确所要教授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这样才能提高效率,确保案例的引入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第二,生活化原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枯燥单一的课堂不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要遵从生活化原则,通过将学生身边的、合适的案例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理解,继而确保案例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三、课堂上案例的呈现形式

案例的呈现形式是影响案例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的案例引入中,教师一般都是简单的展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与案例有关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也会影响案例的呈现效果。所以,在课堂上引入相关的案例时教师还要考虑课堂上案例的呈现形式,以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一,表演形式的呈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文字展示,很多学生对其理解并不深入。所以,在思考问题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相关案例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活跃课堂气氛,确保案例的应用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第二,小组讨论的呈现方式。小组讨论的呈现方式是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再对所考察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答案进行分析。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问题独立思考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的分析,要从思想上明确案例引入课堂的重要性,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效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总之,案例的应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线教师要做好选择和应用以及评价,进而为构建真正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6- 57

[2]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 227

[3]王书芬.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方式的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819- 826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分校)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