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工创意专题活动区环境创设有效策略

2020-02-26 20:40胡珂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境创设课程游戏化

胡珂嘉

【摘要】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现如今,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开始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发、重视自身环境创设。而木工创意课程一直是我园特色课程,如何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将特色融入教育、教育融入环境,本文将结合实际,从公共环境、专用活动室环境、班级环境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木工创意;专题活动区;环境创设

一、互动化的园所公共环境

幼儿园公共环境,往往是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合理的布局、协调的色调、大气的装饰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幼儿园公共环境的创设应从“幼儿为本”出发,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体,形成幼儿参与、互动的公共环境。

(一)三维空间的彼此互动

众所周知,幼儿园可利用的空间有三方面:墙壁、地面及空间。三者通过充分配合、相互呼应,可共同展现同一主题下的教育价值。空间上利用幼儿木工创意作品进行布置,在顶壁悬挂幼儿的木片装饰画作品,感受木制品带来的艺术感。

(二)师幼间、幼幼间的互动

从晨间入园到傍晚离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众多环节都会接触到幼儿园公共环境。而在此过程中,师幼间、幼幼间的交往与交流是必不可免的。课程游戏化要求幼儿园环境要能真实地再现师幼间近距离的对话。因此,在午后散步时,鼓励教师带领幼儿感受墙壁上木制品的触感、欣赏走廊其他幼儿创意木质作品,给幼儿与教师、与同伴进行交往学习提供机会。

二、参与化的专用活动室环境

为幼儿让获取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体验成功自信,我园还创设了独立的木工创意访。在这片小天地中,每位幼儿都是木工创意活动的小主人。

(一)木工创意坊的环境创设

木工创意坊,作为木工创意特色课程的中心活动点,其环境创设受到了我园全体职工的重视。首先,在材料及工具的投放上,从木片到木棍,到木段;从小锯子到羊角锤,再到打磨机,幼儿可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丰富的材料品种可满足小、中、大各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认知、操作需要。其次,根据幼儿作品性质的不同,我们提供悬挂、柜橱、墙面等多种展示方式。

(二)户外木工坊的环境创设

相比较室内的木工创意坊,户外的木工坊更注重幼儿大型木工活动的进行。在户外木工坊的环境创设上,应充分关注幼儿作品的展示;例如,只能在户外进行的大型木工作品,我们便设置了专门的区域供幼儿游戏。

(三)其他专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贴近木工创意特色活动,我园在其他活动室环境创设时也运用了相关木制品,让木工创意随处可见、随处可寻。例如,阅读室里呈现木质书籍,让幼儿感受木制品在生活中多种用途;而在美工室的环境创设上则运用了幼儿的木片装饰画、粘贴画、木段印染等作品,幼儿亲身感受木制品与美术碰撞产生的火花,在丰富美工室的同时,更让木工创意特色渗透于园内每个角落,一举两得。

三、特色化的班级木工创意区环境

我园各班级相继开设了各具有年龄段特征的木工创意区,让每位幼儿都机会在班级中成为“小小鲁班”。

(一)操作区兼具封闭性与开放性

木工创意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会发出一定声响,对周围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木工创意操作区场所的选择上,应兼顾封闭性与开放性,还要把握以下几点:空间宽敞、光线明亮、远离人流、邻近动态活动区域、相对封闭。

1.封闭性

封闭性主要体现区域的“定时开放与关闭”。例如,小锯子、羊角锤等木工工具存在一定危险性,在操作区域便可设立可活动的“栏杆”或“屏风”,在非区域活动时间拉起“栏杆”或“屏风”,避免幼儿独自进入区域而发生意外。

2.开放性

开放性首先体现在空间的宽敞、光线的明亮上,这样既能满足幼儿正常进行“捶”“敲”“锯”等木工操作,又能避免其影响如阅读区此类的静态区域;其次体现在进区规则、操作规则的制作上,每班的规则均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协商制定。既让幼儿了解了保护自己的重要,又充分发挥幼儿在规则制定上的主体性。还体现了教师对幼儿观察的开放性,开放的环境易于教师及时观察到操作区的整体情况,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二)展示区兼具观赏性与创造性

我园是一所新园,生源暂为小中班幼儿;而小中班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往往来源于制作作品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应重视幼儿的作品的保存与放置。

1.观赏性

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与美术活动相似的是,幼儿进行木工创意活动操作的前提,应是已有木工创意作品相关的欣赏经验。因此,在展示区的创设中,我们投放了适宜的优秀木工作品实物或图片。教师还要重视幼儿自发作品的投放,引导幼儿对同伴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2.创造性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与以往传统木工活动有着本质不同的是,我们不再一味地强调木工活动中技能技巧的学习、练习,而是以创意为出发点、以创造为落脚点,提倡鼓励幼儿进行自由表现和自主创造。因此,在展示区,我们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独创作品,并引导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四、动态化的隐性环境

幼儿园特色教育环境不仅包括了幼儿园空间设计等静态环境创设,还包括了由教师、家长和幼儿本身共同营造的动态环境的创设。这是一种隐性的、易被忽略的环境,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总之,在当下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将木工创意特色活动渗透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不是一朝一夕、一成不变的。應根据幼儿的发展、季节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彭鹏.木工区:小班区域活动新探索[J].教育导刊,2016(8)

[2]张艳琼.幼儿园特色教育与环境创设[J].课外语文,2014(1)

猜你喜欢
环境创设课程游戏化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