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露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教育也更加重视,作为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和理解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各种物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改革,根据物理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组织各种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知识的学习,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本文首先对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操作能力;重要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教学效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实验方面的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就需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知识,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和体验物理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实验解决现实问题,认识物理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形成对物理的真正理解。
一、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分析,调动学生的课堂动力,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从而积极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掌握相关的知识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各种物理现象十分抽象,教师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无法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自主开展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物理教学要求也在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导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可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的发展进步。因此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积极创新改革物理实验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的物理实验器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也可以组织实验比赛,让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完成相关的实验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
(二)结合具体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打破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不再仅依靠单一的口头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引入实验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如让学生将直尺一半放在桌子上,另一半放在桌子外,然后拨动外面的直尺,让学生倾听直尺拨动声音,还可以让学生将手放在喉咙处,通过自己发声进行感受,从而分析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途径,形成活跃的课堂环境。
(三)开展小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验的要求,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自主实践性的教学研究,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并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让学生共同努力进行操作和记录,并根据实验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形成清楚的物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浓盐水、鸡蛋、清水、直尺等物品,让学生自己分析鸡蛋在水中浮沉的情况,并倒入浓盐水,并让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从而分析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沉浮的情况,讨论为什么鸡蛋感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从而让学生形成对浮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吸引学生的兴趣,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深入认识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侯玉新.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的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
[2].柴世忠.试析初中物理智慧化课堂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3].康志梅.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有效教学的途径[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