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荣,瞿 华
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产业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属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但涉及微观经济的分析,而且还包括了中观、宏观的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随着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经济学专业受到了广大高中毕业生的青睐,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目标,这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教师们纷纷运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产业经济学》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等。[1]《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复杂,而学校的教学周一般只有18周,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大量的知识点,任务比较艰巨。此外,该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理论模型部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难以将复杂的产业经济现象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教师也相对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忽略案例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晦涩难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较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为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进行自主的学习,更不会主动地发现身边的产业经济学现象。此外,随着手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游戏软件和聊天工具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不仅不能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而且在上课时间也不能认真听讲。
首先,受教学时间、学生人数以及教学地点的限制,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内容的教授和维持课堂秩序上,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不能和学生之间实现顺畅的沟通和交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依靠多媒体,视线一直放在电脑界面上,在讲解知识点时,不顾及学生的反应,经常出现自问自答的现象。[2](P103~105)最后,受学生对教师刻板印象的影响,学生从心理上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课上只顾着记笔记,课下见到老师,也不愿和老师讨论学习内容。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为期末成绩的60%加平时成绩的40%,相对较为重视期末考试成绩,这导致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对平时的学习不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仅仅通过作业和考勤进行,考核的过程不严谨,让学生觉得只要交了作业就有平时成绩,这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的不良风气。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频发,甚至会有学生睡大觉的情况。所以急需加强对平时成绩的关注。
超星学习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移动学习教育应用平台,它拥有丰富的电子图书、中外文献期刊以及教学视频等,可极其便捷地让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3](P72~73)进入 APP 后,学生可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或分享精彩内容,同时该平台还具有通知、布置作业、签到、分组、讨论、分享资料、打分、数据分析等功能,[4](P88~89)有利于多种教学模式的展开。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4G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5G时代的来临,都为超星学习通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模式比较新,避免了教师对照课件照本宣科的问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互联网和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先进行课程和班级的创建,之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二维码以及邀请码,教师将二维码分享给学生,学生只需利用这个APP扫描二维码或者添加邀请码就可以进入该班级。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学生的名单上传到平台,直接建立班级。建立课程和班级之后,一方面,教师就可以通过平台对课程进行设计,如上传课件PPT、视频、试题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平台对课堂进行管理,如签到、投票、选人等。
《产业经济学》课程一共有54个课时,一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上课前需要认真准备。首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授内容以及教学大纲,并且认真准备相应的预习资源,如课件PPT、案例、习题、教学视频等,将它们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的平台上。其次,平台有着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搜集教学资料,并利用上传功能导入课程,这为教师备课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会在平台上发布预习的任务,准备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带着目标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阶段,鼓励每个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利用上传的相关资源完成对知识点的吸收。最后,利用测试题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在课中阶段,前两节课用于教师讲授,第三节课用于学生讨论。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借助学习通平台,完成考勤、讲授、提问、课堂互动、PPT展示等环节。为了改变单一教学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会更加注重考勤、教授、课堂互动以及分组讨论等环节的实施。
1.考勤环节。在学习通平台下,教师可以利用二维码、位置、手势以及拍照签到等多种方式进行考勤,相较于之前利用点名进行考勤的方式,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2.教授环节。在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通过PPT来讲解书本的知识点,鉴于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已经对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会在教授环节增加一些课外的内容,如前言的研究动态、网络公开课等。此外,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来补充,案例要贴近现实,这种模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是可以应用的,也能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例如,在讲解“价格歧视”这一内容时,应用了淘宝“双十一”购物节这个现实中的案例。
3.课堂互动环节。在这一阶段,利用学习通,除了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外,还可以利用发弹幕、投票、主题讨论、视频会议等辅助功能,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学习“企业创新行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组织辩论赛,探讨“大企业和小企业谁的创新动力更强”,经过双方的辩论后,学生可以通过投票来表达看法。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教师会给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分。
4.分组讨论环节。首先,利用学习通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杨慧力等研究发现,分组讨论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P172~174)其次,教师会在平台上发布每周讨论的话题,让每个小组成员以PPT演示、视频拍摄或者辩论等形式,来完成任务。最后,利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对每个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投票,同时,教师也会根据投票的结果和展示的内容对作品进行打分。例如,在讲解到并购这一章的内容时,让各小组分组汇报“大众与保时捷之间的并购与反并购”的内容,进行PPT展示,展示后进行现场问答,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投票。
课后,教师将每节课相应的作业发布在学习通的平台上,学生上线完成作业提交后,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评分,同时也会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在未采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之前,学生经常迟交作业,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而采用学习通之后,可以在平台上规定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错过了时间就提交不了,这种方式让学生具有交作业的紧迫感,通过实践发现学生迟交作业的现象大大减少。此外,在传统的模式下,学生上交纸质版的作业给教师,教师批改后,也不能把作业交还给学生,学生不能知道自己的得分点和失分点,而使用学习通可以有效杜绝这样的问题,同时,教师也不用担心作业遗失。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签到、作业的提交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得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将超星学习通平台应用于《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发现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交流更加顺畅。在课堂上,平台的聊天和讨论的功能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变得更加活跃,与之前“低头一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由于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之间顺畅的交流,而利用超星学习通,可以实现有问题可即刻回答的沟通零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直播,与学生分享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学现象。第二,激发学习兴趣。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线上讨论、抢答、投票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三,全面记录课堂教学。该记录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教师可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