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创新
——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2-26 08:17邓霞陈锦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教育

邓霞 陈锦全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广东·佛山 528137)

一、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和教学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起着思想引领、教育服务等重要作用。

一是宣传引导作用。 利用新媒体能够生动形象地宣传先进的人物事迹,同时开展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主题学习。 如可以通过“学习强国”“易班”等官方平台,将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报道、宣传。 通过这些平台的宣传报道,师生之间的口耳相传,能够扩大先进典型的宣传,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追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是教育服务作用。 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传播最新的国家政策和理论成果,促进学生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国情党情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等向学生推送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内容、就业服务等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是自我展示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个性化的文艺表演、班级风采以及社团活动等等,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二来有利于教师通过平台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内容。

二、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新媒体社会的发展, 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是满足网络时代的学生发展要求。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相对传统的研判机制更加准确和高效,同时根据研判结果,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拓宽思政教育新途径。 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颠覆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和形式,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激发思政教育活力。 网络思政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了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吸引力。 在“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的推动下,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日渐建立和完善, 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师生参与思政教育的活力。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虽然结合新媒体开展了一些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成效不明显,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结合一些高校的调研情况,不难发现当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如下的困境。

(一)顶层设计不完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部分高校都在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但是在综合利用新媒体的顶层设计中,鉴于新媒体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1],大多数高校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如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之间的联动性不强,在思政工作的宣传方面形成的合力不足。 在日常的教学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新媒体平台展示的思政教育内容大部分都是临时决定的,缺乏思政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针对性。 如针对先进典型事迹以及榜样的学习, 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栏目,大多是根据上级的要求临时添加,临时组织学习,缺乏一个计划性和系统性。

(二)内容创新力不足,吸引力有待提高

在国家的倡导下,大部分高校都在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思政平台,但是平台的整体设计、栏目设置缺乏科学性, 没有贴合大学生当前的喜好和需求:一是平台内容缺乏经典,所展示的内容以教科书的理论为主, 没有展示大学生思政教育最核心、最经典的内容, 同时对于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没能进行一个及时的指引; 二是平台内容缺乏创新,在思政网络平台展示的内容多为复制粘贴过来的,没有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内容进行提炼和创新,显得枯燥无味;三是平台内容展示形式单一,没有结合利用网络立体化的展现形式,缺乏师生之间的线上交流互动,互动性和吸引力不足。

(三)工作队伍能力不强,专业性有待强化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专业性强、内容严谨,对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主要由思政专任教师、 辅导员队伍、学生组成, 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上都有待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工作课堂教学的效果最佳,没有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专任师资队伍不足,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是身兼多职, 对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和经验,同时大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存在一种认知误差,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任务”,未能很好地理解身为师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还有一定的距离;三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不完善,思政教育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但是当前高校很少组织针对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网络思政教育培训。[2]

(四)学生自制能力较弱,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升

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地覆盖着学生的学习、 社交以及生活,信息内容真假难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 为学生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是,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学习、 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 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经常隐蔽化、个体化地提取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难度。 在网络中,不乏灰色思想文化、暗流思潮以及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 然而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网络信息时缺乏客观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 容易全盘接受这些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西方文化, 这对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挑战,难以及时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四、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树立新媒体的发展思维, 着力打造符合当前高校发展的网络思政,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一)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宣传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1 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他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打造有时代温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网络思政教育阵地。[4]

一是明确载体。 网络思政教育要明确教育的载体, 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利用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 校官网作为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理论和政策,并将思政专任教师的课程资源上传至易班平台, 供学生日常学习。 二是明确主体。 网络思政的主体是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与学生,要充分发挥两者在网络思政中的主体作用。 三是明确目标。 网络思政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新媒体, 将传统的思政教育融合到网络教育中,提高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提高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5]因而,当前高校的网络思政内容要紧紧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呈现网络思政动态。

一是要注重内容的深广度。 在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下, 网络思政内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弘扬传统的中华文化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在课堂上呈现。 二是要注重网络思政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新媒体,将思政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 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创新社会实践内容,摒弃传统单一的点对点的社会实践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观看名人事迹、制作思政微视频、网上分组讨论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提升社会实践教学效果。[6]三是注重拓宽网络思政的教学阵地。 高校思政要着重把握校园官网、 官方公众号等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思政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块,通过主阵地第一时间向师生传送最新的信息。 同时建立全天候的思政交流平台, 针对学生的热点舆论话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迅速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避免学生被外界不良的舆论带偏。

(三)强化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培育高素养师资队伍

高校思政教师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责任和贡献在于构筑和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万里长城”,因此在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中,高校要注重对队伍专业性和政治素养的培养。

一是提高政治素养。 思政课教师在培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学生学习成才、帮助学生排解思想心理困惑等方面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职能。因此,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立足实践、面向现实分析问题、解答疑惑,确实做到“立德树人”。

二是打造多梯度的队伍。 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完成,在新媒体大环境下,要注重打造涵盖教学名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务骨干、学生骨干的网络思政队伍,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高标准”,全面提升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能力,形成协同育人合力。[7]多梯度、层次分明的教师队伍,能够将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化,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 网络思政教育队伍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网络技术,高校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思政教育队伍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理论培训, 了解国史和党史,提高党性修养,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利用暑期组织思政教师队伍赴嘉兴、井冈山、韶山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培训,提高思政队伍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确保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是完善思政队伍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考核工作,对思政教育队伍需要完成的任务制定年度清单,并逐一进行核对,拉条挂账,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在网络思政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如开设思政课程教学教改项目,在激发思政教师队伍创新思政课程改革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个人的业绩成果,一举多得。

(四)提高网络监督力度,净化网络思政教育环境

网络信息来源不一,信息良莠不齐。 在日常的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新媒体的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政教育环境。 一是要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针对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站,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设置限制登陆浏览的防火墙,同时对于一些不良的广告信息要设置拦截功能。 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和自我克制,学会在纷杂的网络文化中明是非、辨事理,更好地汲取对自身成长成才的优秀思想,增长知识和才干,为祖国的发展积攒力量、奉献力量。

结 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善于整合新媒体各项资源,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各项工作,完善网络思政教育的机制和方法, 结合大学生的成才成长需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展现出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