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赵海汝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a. 科技处,b. 学前教育一系,四川 绵阳 621000)
幼儿师专科研奖励制度的设计,需秉承师范 教育发展路径,以学前教育为主,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非师范教育为辅的办学基本原则。为了调动学校教职工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的合理设计显示出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导向下,幼儿师专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方向,设计适合学校特点的、科学高效的科研奖励制度,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科研创新潜力,调动校内人才资源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释放科研管理的创新活力,是奖励制度设计的初衷。
我国于2007 年,由教育部首次批准成立了黑龙江和山西运城两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 年批准成立了广西和四川两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纷纷成立了多所幼儿师专。其中,多数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从中等学校升格而来,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在不断提高过程中,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基础薄弱,科研奖励制度亟待完善和创新。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幼儿师专科学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充分调动幼儿师专教职工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繁荣发展,支撑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建立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科研奖励制度设计在科研成果积累和科研工作评价中的引导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幼儿师专各类科研成果数量增加和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科研奖励资金投入总量快速增长,奖励类别逐步细化,对幼儿师专科研奖励制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本研究从学校发展的视角,探究幼儿师专科研奖励制度设计思路和策略,为突破制约幼儿师专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落实增强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科研奖励制度要依据幼儿师专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充分考虑校内部门业务范围以及教职工职业发展平台等因素,结合师范教育的办学理念,实现公正、公开、科学、高效的科研奖励原则,鼓励原始创新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研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1]。建立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激励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提高幼儿师专科研水平和质量,设计科学高效的奖励制度将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科研创新潜力,调动科研人才资源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释放学校科研管理创新活力[2]。目前,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普遍淡漠,做科研写文章主要是为了职称晋升,有一定功利思维倾向。科研论文的主要产出都集中在有职称晋升需求的教师群体,阶段性特征明显,教师一旦评上教授,基本上就不做科研了。很多院校虽然确定了聘期考核的科研要求,在对教学单位考核的突破性项目中专门增加教育科研方面的内容,并给予加分激励,但是,提质增量的作用不明显。
为充分调动幼儿师专教职工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科研人员实现职业发展自我需求,包括:认可度、奖金、物资等。对于优秀科研成果给予奖励,是发挥科研激励效能的有效途径。
幼儿师专从中专升格而来,整体科研水平还不高,部分教职工科研能力偏弱,学校教职工从没有科研硬指标到适应科研新要求,甚至是较高标准要求,需要漫长的过程。教师平时有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其主要注意力和精力基本上用在组织课堂教学之上,部分教师正在学习研究方法和探索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申报和承接科研项目的主观愿望不强烈,文学艺术成果质量有待提升,教职工人均产出数量不尽如人意。同时,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和文学艺术创作成果推广和应用价值不高。学校年度科研成果统计显示,教职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文章数量很少,在本科学报上发表的文章也不多。鼓励学术创新,弘扬科学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不断推动幼儿师专科学研究发展和进步是幼儿师专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幼儿师专科学研究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师范院校育人文化取向,围绕职业教育发展大局,着力研究师范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要求、新变革和新任务,深入探索幼儿师专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规律和新理论。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师范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努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师专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在幼儿师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中,把理论创新作为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重要一环,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内容,是幼儿师专在职教战线的责任和使命[3]。幼儿师专应主动担当职业教育改革攻坚任务,发挥师范教育特色引领作用,从奖励基本原则、奖励内容、奖励标准、级别认定等几个层面切入,结合学校科研现实,修正教育教学改革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如研究目标、内容、路径等,真正发挥科研奖励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形成幼儿师专理论研究特色。
创新是高校科研进步的灵魂,科研水平是衡量幼儿师专办学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决策科学化、服务职业教育重大战略科学设计的重要路径。幼儿师专要以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重大战略为目标,围绕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重大前沿问题,以及政策、制度、标准制定等方面问题,设计奖励制度[4]。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前期研究。主动申报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科学研究课题,认真研读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以教师教育研究为方向,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调研报告为切入点,以问题、需求、创新为导向,形成调研报告和建议议案,以人大建议或政协提案等方式,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决策建议,提升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研判谋划能力。
二是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实施路径研究。针对幼儿师范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路径展开深入调研,努力在实施路径的探索过程中,结合学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丰富高水平幼儿师专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实施路径。
三是地方政府决策评估研究。决策评估是地方政府政策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式。现行的评估方式以内部评估为主,评估工作和评估内容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改革举措、重点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决策的风险点和效能值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幼儿师专办学方向和特点的限制,以及受到地区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取向的影响,评估能力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亟待有较强效能的科研奖励方案举措,使教育科研管理在高水平幼儿师专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要求,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整合育人资源,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幼儿师专在教育科研方面要清醒认识到不可回避的问题和挑战,克服科学研究追求短、平、快现象,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鼓励原创和实证性研究。准确把握世界形势,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势不可挡。融入新时代国情,科研服务国家功能尤为凸显。深入幼儿园、小学调研,以提高科研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改善办学环境、优化办学结构为目标和责任。纵观全国幼儿师专,普遍存在高层次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数量不足的客观现实。高层次科研课题是评价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鼓励教职工及科研团队多渠道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力争获得高等级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幼儿师专整体科研成果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有待加强重大项目申报力度和完善科研奖励激励措施。
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准确理解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 至上”的消极影响,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树立正确政策导向[5]。
幼儿师专办学特色是促进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幼儿师专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秉承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为优势,以非师范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始终坚持联合协作育人,以培育基础教育教师为特色,办好人民满意高等职业教育为目标。在科研奖励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幼儿师专办学特色,突出师范教育重点,体现师范教育校园文化育人取向,尊重师范教育自身的特色发展规律,凝聚和提炼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的取向聚焦点,把具有幼儿师专特色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奖励范围,是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研奖励制度是人事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术研究与行政权力的平衡点,同时,也是结合点。高校人事制度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一环。其中,人事制度薪酬体系与科研奖励方案密切关联,合理调配学校教职工从科研中取酬的资金额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因素。幼儿师专能否很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效益取决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协调配合,形成科研管理合力。创新幼儿师专科研管理理念,延续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思路,把科研人才资源工作作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较多层面思考如何激发人才主动参与科研的动机,如何调动科研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坚持把科研人才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最大程度实现人才效益和激励效应。在科研管理中体现价值理性,增强教职工的成就感,设计科学、公平、高效的科研奖励制度将有利于实现科研评价指标量化。科研奖励制度设计还要统筹兼顾学校章程、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专业职称评聘制度,将人事制度改革与科研奖励制度设计有机结合,把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与教学、科研成果有机结合,紧密关联,重点提高关键科研工作岗位、学术带头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科研人员的奖励。
科研团队是幼儿师专最具活力的组织单元之一,是聚合学校智力合作和优化学科资源的重要力量。通过科研团队的组织和建设,在聚合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同时,助推有活力和学习欲望强烈的中青年教师资源,让他们一起携手研究学习,共同进步发展,为建设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才队伍提供较强的人力保障。同时,激励和加强学习型和服务型科研团队建设,增强幼儿师专教师科研团队自身的政治责任和科研能力。发挥团队模范作用,通过优势互补,知识和理念相互分享,梳理先进科学研究逻辑和方法,将科研团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充分引导和激发出来。依照幼儿师专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工作,鼓励校内教职工跨专业、跨学科、跨教学单位合作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提高科研团队学术研究水平,增强幼儿师专学术活力,实现科研奖励制度立体组合效能,将极大地推进学校科研工作良好运行。
幼儿师专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幼儿、小学教育师资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6]科研育人是幼儿师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自身就有浓郁的育人功能和育人内在动力,是学、教、研、产高效率融合的教育实践,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维度构成特殊育人环境。幼儿师专要实现科学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创新,体现科研育人功能,激励教职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具体要求,把建设具有幼儿师专特色科学研究环境和学术规范作为重要任务来实施,以追求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和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制度的设计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科学高效地将科研育人与科研奖励相结合,设立科研育人专项奖励。
数字化幼儿师专校园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是一项以网络信息化为建设基准,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优良的软硬件条件基础上构建的多功能管理服务环境。今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详细强调了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目标,规范、引导职业院校在新形势下的信息化工作。幼儿师专应该依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加强校园资源库建设,结合科学研究工作和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科研奖励制度要充分考虑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结合所涉及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以适应学校科学管理的需要,有效利用优秀信息化科研成果资源。另外,还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校园安全措施的详细内容,建设专业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实现数字化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升幼儿师专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奖励制度中嵌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激励因素。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基本职能之一。幼儿师专办学主体和服务方向具有显性的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幼儿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深刻意识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幼儿师专自身的优势,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实力,激励学校科研人力资源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机制亟待完善和健全。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变化,地方高等学校转变科学研究思维方式,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找到幼儿师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切入方式。在科研奖励制度中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要求和元素[7]。在新时代开拓高等学校创新体制机制上,推动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五十一所幼儿师专,已经成为高职高专类学校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骨干力量,逐渐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科技创新和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科研管理工作应坚持正确导向,遵循师范教育科学研究规律,不断创新幼儿师专科研管理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敢于担当新时代的艰巨任务,勇于探索科研创新,制定具有幼儿师专特色的科研激励措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师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