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课程实施“双导师制”的成效及问题

2020-02-26 04:21王念利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导师制师范生

王念利

(郑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我国目前职前教师的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1]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颁布文件鼓励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方面实施“双导师制”。河南省教育厅于2012年颁布《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意见》,引导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同年,四川省教育厅下发《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通知》,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形成高校及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2]可见,联合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师范生正成为高校师范专业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此后各地相关高校纷纷开展“双导师制”,相关研究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3-5]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双导师制”的内涵与模型建构[6]、模式探索[7]、影响因素[8]以及问题与对策[9,10]。但是有关值得推广的经验及需要完善的方案等,还需要梳理和总结。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探析高校教育类课程实施“双导师制”的成效及有待修正的地方,以期为众多高校以“双导师制”模式合作中小学,持续有效培养师范生,提供具体可感知的“双导师制”实施方案,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提供借鉴。

一、“双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自2011年教育部文件颁布以来,各地高校一直积极实施“双导师制”。通过分析文献以及访谈参与“双导师制”的老师和师范生,发现“双导师制”已经取得了一些较好效果。

(一)“双导师制”在高校教师中入脑入心

1.高校教师普遍熟知名词“双导师制”

经过几年“双导师制”的实施,无论有无具体接触过“双导师制”,高校教师都知道这是高校和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模式。尽管他们对“双导师制”的具体做法不太了解,但熟悉“双导师制”这个词语,就说明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已经深入人心。这会促使高校非教育类课程老师,自觉主动地关注师范生如何将大学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中小学课程结合起来,并使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也体现出师范性。与此同时,也使得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不再仅仅是学科教学法老师的专项任务,而是所有的高校教师都被调动起来,共同为合格师范生的培养做贡献。

2.高校教师遴选“双导师”的范围涉及较广

(1)非教育类课程教师有了参与“双导师”机会

教育部文件指出“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师人数不少于20%”。因此,某地文件明确规定,“实现‘双导师制’的载体为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一线名师和优秀教研员的顶岗置换教学”。[11]这就是说,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给师范生上课,高校教师也要给中小学生上课;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中有机会参选“双导师”的主要是“教育类课程教师”。

实际上,高校教育类课程中,教育学、心理学是公修课,这些理论课教师平时很少走进中小学,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了解较少。他们真正去中小学做“导师”的并不多。这是因为,按文件要求,高校派出的置换教师进入中小学必须给中小学生“上课”,而公修课的“教育学、心理学”老师面对中小学实践除了能做些理论指导外,若担任语数外之类的学科教学恐怕不会让中小学“放心”,所以,教育学、心理学老师很少参与“双导师”活动。相对来说,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教师既了解学科教学,同时又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因此,高校中遴选的“双导师”往往首先是教法课老师。不过教法课老师毕竟有限,总不能每届都去。相较言之,各学院的学科专业教师越来越多地参与“双导师”活动。这些高校学科专业教师的参与,可以使他们感触到中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问题,便于在大学阶段,传递给师范生扎实、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

(2)各学院各级别的领导成为“双导师”的遴选对象

一般说来,凡是政府发动的教育改革,因为有行政指令的干预,总能在基层落实得比较到位。学院各级干部类似于政府部门,他们有权决策或者动用行政指令等完成“双导师”的置换任务。这几年来,除了普通老师,学校里不少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系部主任亲自担任中小学的“导师”。这些领导接受“双导师”任务,深入中小学,会更清楚“双导师制”在运用中小学资源培养师范生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够进一步借助中小学资源为本院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学院直接让中小学参与进来共同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产出有效。

(3)高校教师参与“双导师”的职称多样化

目前已经参与过“双导师”置换的高校教师中,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均有。高校教师不分职称高低,不嫌劳苦,多样化地参与到中小学,拉近了高校与中小学的距离。一方面高校能借助“双导师制”让中小学教师辅导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中小学得到了来自高校不同层次教师的交流,开阔了视野。他们构建了互动的合作平台,建立了良性互信。有些中小学甚至会主动和高校教师联系,让高校教师帮助其解决一些具体事宜。比如,有位职称是讲师的高校教师持续被被置换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等。高校和中小学的互动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和合作。

(二)“双导师制”双方交接有序

高校教师的授课时间比较灵活,中小学教师相对固定。中小学教师任务繁重,不能自由安排到高校的授课时间。因此,各学院一般先征询中小学教师的意见,然后再灵活安排其授课时间。比如一周一次,一次2节,或者两周一次,一次半天(即3-4节)。每次上课,各学院会提前征求中小学教师意见,通知上课事宜。这样既照顾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又尽可能地让师范生多一次接触一线教学的机会。授课内容方面,在双方交流的基础上,高校教师给出授课课程大纲,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专长,将焦点集中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上,如讲授分析教材、备课、书写教案、说课、上课、班主任工作等。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资源,给师范生做些实践性强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或讲座。

(三)师范生普遍反映直接受益于中小学教师

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现场操作给师范生带来了可触摸感。比如中学美术教师亲自带来中学教材给师范生解读教材,示范如何分析教材,师范生学到了真功夫,收获很大。还有,中小学教师不但给师范生示范“无生讲课”,还现场点评师范生的试讲内容,并给出具体策略,受到了师范生的认可。[12]中小学老师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操作性强,师范生能看到具体的操作行为。像某小学的宋老师给数学学院的学生上课,就收到了很好的学生反馈。

宋老师结合课程大纲,针对师范生需求开设专题。比如师范生对招教、备课、面试感兴趣,宋老师就“现身说法”,“现场演示”,“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感觉很过瘾。宋老师说,每次从下午2∶10分到5点下课,可是6点还走不了,师范生围着问这问那,不肯离开。宋老师还说,虽然这届学生都毕业了,他们之间还常有联系。看来,师范生记住的不仅是宋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也记住了这位博学多才、善于思考钻研的教师。尽管宋老师不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满意,但能让一部分学生记住并经常联系,足以说明宋老师的教学效果。要知道,不少高校老师结束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姓什么!

二、“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双导师制”给高校教师带来了进入中小学的机会,也使中小学教师有机会进入高校梳理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按说效果非常好,应该受到很多院系的支持,但实际情况是,有些院系落实到位,搞得有声有色,有些院系却平平淡淡,流于形式。主要问题如下:

鉴于中国乳制品进口的现状以及国内乳制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国乳制品的进口贸易并促进本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乳制品的进口需求弹性。通过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弹性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乳制品的进口价格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乳制品的进口需求量,乳制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以及收入的增加都将拉动中国乳制品进口需求的增长,但是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收入弹性,即显示中国乳制品进口需求对收入变化更为敏感。从长期来看,收入对乳制品的进口影响更大。同时,价格的变化也影响乳制品的进口需求,但这种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双导师”效果落实减弱

这主要表现在经费补助不足。某省教育厅下发的文件规定,补助经费用于指导教师的食宿、交通补助和课时补贴,每位教师每期5周80学时,每位教师每期不少于4 000元补助。4 000元80学时,相当于1学时50元,按1学时1节课来说,“双导师”中的每位教师无论是进入高校还是中小学,常常是去一次就耗费半天的时间。这半天里,高校教师最多完成2节课的上课(若不能上课就听课)任务,也就是说,付出半天时间只相当于拿到100元。如果路途较远,坐公车耽误时间,无论自己开车还是打车总要耗费自己额外的经费,最终半天下来,远远低于100元。这还不说教师备课时间等。即便如此,省厅划拨经费常常滞后,新的一期“双导师”都已经开始工作了,上一期“双导师”的经费还没到账,导致高校置换教师不停给中小学教师解释原因。总之,上级部门下拨的经费相对“双导师”的精力以及时间的付出,相当不够。

(二)二级学院助力不足,高校教师自主联系中小学教师较为困难

几年来,很多二级学院让高校教师自己联系中小学教师进行置换。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高校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熟悉的老师、就近的中小学。但是高校教师缺乏资源,如果高校教师没有熟悉的中小学老师怎么办呢?实际上,从访谈中了解到很多老师是自己私人联系。有的是置换自己在中学工作的大学同学,有的托人找学校。还有一位高校教师遇到的麻烦是:本院的领导只给他提供某小学校长的电话,让该教师自己联系校长。该老师央求院领导先和置换小学校长打个招呼,没想到领导还是让高校教师自己联系。后来该老师软磨硬说,学院领导终于答应先给小学校长打个招呼,再由该教师直接和小学校长商量具体置换事宜。

其实,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如果教师个人有关系,就不用麻烦学院。如果教师没有关系,学院领导还是出面帮助教师寻找置换学校较好。这既体现了高校对中小学的尊重,又体现了对“双导师制”的重视,以及对学院置换教师的关心,至少学院教师会高高兴兴地参与“双导师”活动。

实际上,有些二级学院在遴选置换“中小学教师”方面一直做得非常不错。学院领导亲自出面帮助老师解决置换对象。事实也证明,凡由学院领导出面招呼的,“双导师”置换效果比较扎实。像前面说数学学院置换的宋老师以及美术学院置换的历届老师,都收到了良好的置换效果。

(三)部分高校教师置换“双导师”流于形式

问及参与“双导师”置换的高校教师对置换经历有何体会,有的老师感受相当强烈,非常认可这种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贴近中小学培养师范生的模式。不但她本人兴致高昂,还鼓励支持本专业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中小学活动,并结合中小学对师资的需求和师范生的就业困境,在学院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师范生职业技能全程式培养的探索。

然而,有的高校教师对“双导师”置换经历没有留下多少深刻印象,觉得参加“双导师”活动学不了什么东西,而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大多是“开学和中小学对接一下,中间听几次课,最后收收材料上交”就算完事。本来“双导师制”是高校教师深入一线了解中小学实践现状的最好机会,若不是作为“双导师”,高校教师能随意进入中小学吗?然而和实践联系的机会就这样被浪费掉了,让人遗憾。

三、促进“双导师制”有效运行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成本收益理论告诉我们,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如果收益回报与努力付出相差甚远,那么个体就会衡量投入的力度。政府要综合考虑出行、交通、时间等因素,及时给与合理的经费报酬,使付出的老师觉得干有所获,干有甜头。使大学老师乐于穿梭于大学和中小学之间,乐于下基层充电。也使得中小学教师觉得跑一次高校值得,更愿意来高校给师范生讲课,训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2.政府对中小学参与教改项目要给予显性支持

“双导师制”明显有利于高校培养师范生,政府除了在教师教育项目中支持高等学校申报教改项目外,要结合“双导师”上报名单,直接通知各置换中小学的参与导师,给其申请教改项目主持人的机会。虽然教改项目通知指出,参与“双导师制”的中小学教师有主持项目的机会,但是很多中小学参与“双导师制”的教师包括领导并不知道此事。其实,很多高校教师也不知道参与“双导师制”的中小学教师如何申请教改项目,材料递给谁等,只知道高校教师以单位集中审批或结项。现在各个中小学都比较重视科研,但他们苦于科研无门。如果政府能在教改项目上给予明确的支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和中小学教师不但愿意主动参与到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中,还会有意识地把他们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一届又一届地分享给师范生。这不正做到了人才培养高校与社会一体化吗?

3.政府要给予聘书保障

“双导师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于教育部文件精神下发的师范生培养方案,那遴选出的“双导师”自然是需要备案、上报并被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所以,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既然入选为“双导师制”教师,既然置换结束上交的材料有“聘书”一项,那么聘书上为何不能盖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红章呢?这也是中小学教师的心声。聘书上的行政红章不仅显示出“双导师制”很正式,要规范,要履行,还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师直接申请教育部门教改项目的凭证,给其直接上报立项的途径,免得中小学教师受科层制的影响,最终自己作为主持人呈现的申请立项书连递交到项目审核组的机会都没有。“聘书红章”可以调动一线教师和高校合作的积极性,达成双方互助成长,互惠共赢。

(二)高校要加强监管置换效果

1.多交流有效经验

自2011年教育部公开提出“双导师制”,很多高校已经实施多届“双导师制”,但实际上,“双导师制”实施几年,究竟做得如何,各院系有哪些好经验,学校主管部门很少集合“双导师”汇报交流。研究者没有从官方渠道获得消息,只能通过文献查阅、访谈、私人渠道获知置换效果信息。据了解,有些学校的二级学院自第一届开始就帮助老师选择置换对象,高校老师扎进中小学课堂,亲自给中小学生上课,高校教师跟进中小学老师,观摩他们为师范生上课的效果。历届“双导师”都将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他们学院在专业评估中,专业老师有机结合中小学的授课倾向得到了评估专家的欣赏和认可。该学院以及置换的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都很重视置换效果,他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像这些学院的做法就值得交流梳理、总结推广。

2.重视建立稳定的中小学优秀导师队伍

目前,有些高校每年和中小学教师置换时,总要换人换校。即每次和中小学置换的教师总会不同。这样做的好处是扩大了中小学“双导师制”的参与单位和人选,不利之处是有些优秀的老师仅仅给师范生讲授一学期就拜拜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初次给师范生讲课,认真负责,寻找了很多资料,教学效果很好。比如前文的宋老师曾坦言,给师范生上课也是一种锻炼,给他们每上一次课都要查找很多资料,备课很辛苦,但也收获颇丰。如果再有几期这样的上课经验,关于师范生当前所需所求,以及对他们的经验基础都比较了解,可能开课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实际上,宋老师的话很值得深思。宋老师是个踏实负责任的教师,他愿意把他所知倾力传授给师范生,这种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他的言说、他的展示才能呈现出来。如果没有师范生这群懵懵懂懂的未来教师的所困所惑,宋老师也看不到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障碍。如果学校能让这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稳定下来,不但是学院的收获,更是师范生的收获。

(三)高校教师要增强参与“双导师”活动的意识

高校要培养“站得住、留得下”的合格师范生,就必须在关注其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其职业技能的培养。然而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单靠学科教学法老师,也不能总寄希望于中小学教师,而是靠全体高校老师通力合作。所有担任师范专业课程的老师,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教育类课程,都要意识到师范教学必须和中小学紧密相关,才有活力。高校教师要主动借助“双导师”的活动机会下沉到中小学,贴近中小学,积淀中小学经验。这样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正是高校师范师资的当下要求,这样的教师更有助于师范生从每门课上感受到专业教育的目的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并为此做好扎实的基础准备。

总之,师范生的培养依赖于教育类课程,而教育类课程实行“双导师制”是培养职前教师的有效模式,它将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联系起来,使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中有用、能用、用得上。“双导师制”的高效运行,尽管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障和中小学的密切合作,但关键主体还在于高校自身。所以,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具有长远意识,抓住机遇,推动“双导师制”,主动运用中小学资源,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高校和中小学合力培养未来人才的宏大场景。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导师制师范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