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2020-02-26 04:10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城镇化科技生态

王 雅 琴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

一、生态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城镇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城市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城镇化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201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以来,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加。到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城市文明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城市病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还会增加城镇化发展的治理成本,影响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和生产效率。因此,城镇化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更要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实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需要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转型,生态城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从本质上来说,城镇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给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居住环境保障,两者是目标一致的。

十八大后召开的首次中央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召开的城镇化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协调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将之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要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城镇化正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教授袁成达对生态城镇的界定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谋求新型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业界对生态城镇化的定义虽然并不统一,但都强调了在城镇化发展中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提出要以生态宜居为核心统筹发展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等,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城镇化研究最早起源于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其研究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恶化、城市扩张等城市病。因此,生态城镇化的提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旨,提升城镇生产能力的优化升级、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效率水平,建设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依据和实践选择,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城镇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价值

生态城镇化应包含两个层面:外在层面和内在层面。外在层面是指重视生态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保护环境,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新型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内在层面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共生演化,协调要素间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为生态带来了各种压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因此,生态城镇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实现各要素间的融合发展。生态城镇化并不是要否定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寻求合理、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共生演生。

当前,生态问题呈现出的复杂化、多样化,其实质是落后的生产力与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不适应,即“两高一资”的生产方式与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向是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自然力,减少对自然物质的依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在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技术革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将传统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的粗放型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知识型、技术型产业转型;将依赖于煤炭、石油、矿产等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生物、电子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破坏小的产业转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引进节能环保、循环再利用等绿色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废弃物排放,拓宽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空间,以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人类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从而从根本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科技创新驱动下生态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生态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是以生态发展为理念,推动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融合发展。如何实现融合发展就要注重科技创新的力量,以科技驱动生态城镇化的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创新推动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

1.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生态城镇化发展首先面临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生产力高速发展时期,物质生产有了极大提高,但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人凌驾于大自然之上,是社会的中心,自然环境包括土壤、空气、阳光、水和矿产资源都是附属于人类的,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无限制地掠夺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无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忘记了人类生存必须依赖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最终以环境恶化、资源贫瘠、生态危机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因此,生态城镇化发展首先需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与大自然处于平等、互惠互利、共生发展的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论功能,要依靠科技文化来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同时尊重规律,应用规律,解决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健康”[1]。树立环保意识、危机意识,从协调、共享的视角利用科学技术充分了解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科技文化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以技术创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融合发展。

2.形成节约资源的发展思路。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人的发展。人类发展需要利用资源,而城镇化发展已经给我们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城镇化发展使用的土地资源占用比例达20%以上,淡水资源占用比例达30%以上,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80%以上发生在城镇。”[2]51-56节约资源成为生态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节约资源是人类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技术革新基础上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创新资源循环系统,多次使用,如报废汽车零部件及材料的再利用和能量再生、废弃塑料和纸张的回收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废矿物油回收利用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寻求可替代资源,减轻对自然资源的负担和压力。

3.创造生态良好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还是今后的集约式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无法避免。人们要为过去的肆意掠夺付出代价,也要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作好保护。城镇化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121个城市大气环境状况达标,占35.8%[3]7,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超标11.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71微克/立方米,超标1.4%[3]9-10。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71%,劣Ⅴ类水体比例6.7%[3]18。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部分重有色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问题突出,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导致土壤污染等等。这都离我们的“生态宜居”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环境治理都需要科技的力量。“科学技术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利器。”从现状来看,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面临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的困难。环保部多次在全国环保科技会议上指出,“科技创新促进历史性转变,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4]。因此,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加大科技在环保领域的投入,积极转换科技成果,以科技驱动环保进程,实现环境优化治理。注重治理和修复生态系统,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在生产工具、技术指标、排污处理、废弃物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

(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把推进城镇化明确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要考虑生态学的内容。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传统经济学对资源任意掠夺,虽然以经济增长获得了暂时的发展,但却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转嫁给了社会,损害了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生态经济学中将生态和经济置于一个系统框架内,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城镇化建设中,要以生态经济学为发展理念,以科技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发展。

1.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城镇化注重城镇化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依靠技术创新建设农牧生态产业基地,发展循环农业,实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加快构建农业生态体系。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与改造,以科技为动力改造人居环境,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例,科学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面源污染是生活垃圾、种植业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农村施肥等在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它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同时不易检测、不易治理,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污染源。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新安村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对农田的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此项工程依托农田、生态廊道、生态沟渠、氧化塘等条件,采用农灌水质快速检测技术、旱作农田土壤渗滤水作浅水混地技术、农田尾水沟塘生态系统高效净化处理技术等技术,实现田林田塘协同治理,从农田排水污染的源头减排、过程削减、生态拦截、强化净化、循环利用和区域综合调控等方面,全过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达到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物最小限度地向区域外排放的目的。其核心技术风光互补型膜曝气生物生态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利用风能、太阳能互补供能,无需外部电力供给,通过膜曝气向水中高效供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以植物根系和曝气膜作为生物膜载体,生物膜内的微生物可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水中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从而实现微生物与水生植物协同净化水质的效果。具有水体水质净化效率高、生态景观效应好、利用风能太阳能互补供能、原位水质修复不额外占用土地、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运行成本低、投资费用少的特点。

2.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生态城镇化发展需要在科技推动下实现产业的生态化优化升级。要严把生态环境标准,将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制度并行,推动生态城镇化的长期发展;对“三高一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限制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耗费多的工业生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工业,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对有污染的废弃物进行净化处理,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开发无污染和低污染产品,走向集约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以及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整体效应好的产业,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追根到底是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更多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生态城镇化则是从生态的角度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发展、人与社会发展纳入和谐发展的整体中,强调人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融合发展。

1.科技创新解决生态城镇化建设中人口发展带来的弊端。生态承载力直接影响人口迁移,而科技又影响生态承载力。人口、土地和产业是城镇化的关键要素。生态城镇化是产业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并行实践才是协同演化的基础[5]。城镇化发展首先是人口的迁移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资本的耗损,减弱了城镇生态承载力,如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城市污水主要包括人们日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2017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492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对污水处理能力已有显著提高。截至2018年底,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67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19亿立方米[3]54。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人口上升必定会使城市污水排放量加大,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逐渐加大,需要利用技术创新对处理流程进行改进,对设备进行更新,增加污水处理厂数量,改进传统的处理技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利用,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整体处理能力,实现节能生态化。

人口的迁移还会带来城市垃圾的增多。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城市垃圾历年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而且产生量每年以约8.98%速度递增。垃圾堆放量占土地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6],相当于全国每1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放垃圾。垃圾不仅影响市容,更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和水。在垃圾处理中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比如无害化的生物处理技术、垃圾处理场扩容升级改造等,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建立一条完整高效且工业化智能化的垃圾回收产业链;同时发展绿色产业和低污染的生态产业,全面提升行业污染物治理能力。

2.科技创新合理规划生态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建设。生态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发展,还注重城市的居住环境。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设目标的生态城市。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到2020年中新生态城节能达到75%以上,绿色建筑占所有建筑的100%,大力开发风电、光电、光热、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7]7。由此可见,科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融入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进行城市形态和空间规划,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蓝天碧水的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幅提升环境无害、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的绿色建筑比例;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要出行方式;运用高新技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绿色面积,合理规划城市景观绿地、建设城市园林空间网络系统。

生态城镇化是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来谋求发展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能以停止发展的脚步来换得生态的保护,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寻求发展。这就需要发挥科技的力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发展、社会与生态的共同进步,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城镇化科技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家乡的城镇化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生态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