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星
(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的高校为尽量多的学生开启了大门,与此同时,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着,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高校内贫困生总比例大约在20%~30%,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对于高校内的贫困生来说,他们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上的困难,还面临着由经济压力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如果无法得到很好的疏导,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闭现象、缺乏自信心等,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人际交往乃至就业,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因此,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本身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各高校来说,充分的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前新的时代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帮助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成长为合格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1)自卑和自我封闭。在新的形势下,各大高校都重视起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学生入学伊始就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测并开展相应的心理疏解活动。而在测评中发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又以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占了半数以上。在统计中也发现,这些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又可以分为两种大类,第一种情况是贫困生普遍都具有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意识,所以相对自强自立,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心态使贫困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也能保持情绪稳定,能够积极进取,同时勤劳肯干,能够较好地平衡学习与勤工俭学之间的关系,在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能保持一个较好地学习成绩,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另一种情况是他们同时会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自卑、紧张、内向、焦虑、敏感等特质,影响着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的相应规定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平均月生活费用无法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收入难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和学习开支是贫困生的判断标准。高校的贫困生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来自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生活中容易收到歧视,进入大学后这种对比会因为同龄人的对比而更加强烈,因此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以及自我封闭的心理,是他们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等[1]。
2)紧张和焦虑心理。贫困生对于家庭都具有比较大的依赖感,其经济与情感都与家庭情况息息相关。如果家庭中出现变故,这些消息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比较大的冲击,令学生产生焦虑的心理。而贫困生由于生源地的教学水平问题,通常在一些计算机技术、美术、理工实验课程等课程上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基础也比较薄弱,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跟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也会令学生感到焦虑和内疚,陷入负面情绪中,觉得愧对于家人的付出。而背负着改善家庭生活的压力,他们在面临就业等问题时,内心也会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而贫困生自身的经济情况又是学生经常奔波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足够的人际交往空间,难以抒发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令学生的精神长期保持着紧张。
3)厌学和依赖心理。同样处于经济压力的问题,贫困学生在学习工具上也比较简单,很少会拥有在其他同学手中较为普遍的电子类学习辅助工具,比如电脑以及电子词典等,而由于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资源也相对落后,很多偏向现代化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适应,从而追赶上进度。一部分学生可以顺利的完成这个过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之后,适应高校的校园环境,也有一部分贫困生无法顺利的度过这一过程,难以适应高校新的环境,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也无法与同学进行顺畅的人际交往,内心逐渐封闭,防备心较重,也比较容易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长期处在这样的压力中,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兴趣,沉迷于一些虚拟的快感,发展为厌学等情况。而这些学生也容易在心理上放大自身的不幸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丧失自立自强的心态,不想继续和命运进行抗争并做出改变,而是转而开始依赖外部的救助和资助。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了更好地追踪和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高校应当在学生入学后及时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普查调研,以便掌握和记录学生的具体情况。高校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较为常用的心理普及量表,对于学生的情绪问题、适应性问题、人格发展倾向、行为倾向以及职业倾向等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为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评定,并针对这些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为建立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打下基础。这样建立的心理档案有助于高校本身甚至于多个高校联合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以及分析,从而有效的抓住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规律,进而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高校也要注意,心理健康档案应当由专人看管,建立完善的查阅制度,以便保护学生隐私[2]。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系统化的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调整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学生的自我改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贫困生应对高校环境中的各类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摆脱心理上的困扰,建立更加健康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十分必要的[3]。
3)开展心理咨询教学。心理咨询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教学以辅导性的教学为主,倾听学生的问题,分析其中的重点,帮助学生解答心里的困惑,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其主要目的。心理咨询教学又可以分为团体辅导和个人辅导两种进行方式。学校可以组织贫困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集体心理咨询辅导,并且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疏导能力,起到心理调整的效果。高校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4)确保心理教学有效。在高校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也要注意坚持科学性、协同性、主体性、实效性的原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积极的发挥社会以及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系统作用,进行多方的共同推进,有效的提高贫困学生的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身份以及角色的转变和调整。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发挥自身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最终能建设性的发展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