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伟,吕 勇,白喻
(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在2016年12月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思维视角独特、关注时事政治、创新能力强,社会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有着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和方向性工作,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好研究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对于高校加强研究生党建、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进行理论武装、指导科研实践、推动教学和服务社会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台阶的关键和先导。在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方面,郑永廷(2016)、吕勇(2016)等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主要有四种模式,各种设置模式各有利弊(如表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研究生党员数量大幅增加,传统的党支部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暴露出诸多弊端,如:(1)按年级建立党支部,始于班级的建立,终于毕业时班级的解散。支部流动性过强,很难发挥支部书记的传帮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支部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2)在以年级为单位的党支部中,党员的专业方向不同,组织生活时间难统一,研究生党支部活动虚化,党员对党支部组织向心力不强、归属感不强;(3)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党员规模也逐步庞大,但党支部的凝聚力差,难以形成战斗力,党支部工作缺乏效率,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支部活动开展困难重重;(4)党员导师很难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从科研和思想教育这两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致使党建和科研脱节。
在研究生党员规模扩大和党建质量亟待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横向设置模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而纵向党支部设置模式可以通过松散耦合的方式将相似学科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党员组织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党建工作开展,对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极大提高研究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表1 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对比
1.创新纵向设置模式。党员年龄构成、专业领域差异性、文化层次等对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组织生活形式、效果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横向党支部多以年级党支部、班级党支部、院系党支部的形式组成,而相近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常在一起学习生活,相同方向导师的研究生常常聚集在一起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基于这些特征形成的研究生党支部表现为纵向形式,如实验室党支部、学科专业党支部、课题组党支部等;而研究生在学习上多以导师为主导,导师及其团队也会参与到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及学术活动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实践中也有党建的诉求。为提高纵向党支部党建质量,需创新纵向党支部设置形式,衍生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形式,形成基于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活动探索师生共建党支部,基于学科专业竞赛活动探索构建研究生临时党支部,基于交叉学科团队建设构建交叉学科党支部。研究生纵向党支部设置创新模式如图1所示。武汉科技大学注重研究生党建工作,成立纵向研究生党支部66个。以机械自动化学院为例,按照课题组形成纵向党支部5个,分别为机械工学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机械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机械电子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工业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博士研究生党支部。
图1 研究生纵向党支部设置创新模式
2.党建长效作用机理。提升研究生党建水平、保障研究生党建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纵向党支部的建设和长远发展还要从分析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着手,分析纵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在研究生科学研究、生活、学习中的作用,从稳定性、传承性、积极性、指导性、兼容性、制度性等六个方面,制定相互联系的保障措施(如表2),以保证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长期、有效。
表2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纵向党支部保障体系
续表2
1.评价流程设计。为确保纵向研究生党支部可持续发展,需开展建设绩效评价。设计完备的评价流程是科学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评价流程设计应以纵向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立足点,构建包涵整体目标、现状分析、模式探索、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的评价机制(如图2),突出纵向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的全过程性、评价指标的不间断优化的特点,发挥动态评价机制的信息收集、评价反馈和纠错功能。
图2 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绩效评价流程
图3 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双向二维度评价体系
2.评价体系构建。以“动态评价机制”作为检验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成效的主要方法,构建双向二维度的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如图3),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长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学期间成效和毕业后成效,其中在学期间成效主要围绕政治学习、科研活动、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展开,毕业后成效主要围绕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进行。
3.评价结果分析。根据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绩效评价需求,通过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实践,使用层次分析法实施评价,主要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重等步骤。根据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从上至下对各模块分别进行计算,得出每一元素对应上一层的权重,经过逐层计算,则可计算出最底层的元素对于最上层的权重值。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绩效评价涉及指标较多。论文以选取双向二维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为例,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计算,得出关键性过程及计算成果表(如表3)。
表3 评价指标占总体目标权重情况表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通过纵向党支部建设,研究生政治学习和政治修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良好;科研活动与论文研究也都与纵向党支部存在正相关联。因此论文构建的双向二维度评价体系及总体目标是科学合理的,有利于保障纵向党支部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及其优劣,以党建理论指导实践,探索符合研究生党员发展特点和成才需要的纵向党支部设置模式。从稳定性、传承性、积极性、指导性、兼容性、制度性等六个方面研究其作用机理,通过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双向二维度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纵向党支部建设成效,验证了通过纵向党支部加强研究生党建是科学合理的,为研究生党建质量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