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夏玲
(济源市中心血站 体采科,河南 济源 459000)
随着献血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但是在献血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onation related vasovagal reaction,DRVR)。献血者发生DRVR后,会加剧对献血的恐惧和担心。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高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以降低DRVR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2014—2018年济源市DRVR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DRVR的影响因素。
1.1 资料来源收集2014—2018年济源市100 898名无偿献血者中发生DRVR的289个案例的资料。及时救治在采血中或采血后出现DRVR的献血者,调查相关影响因素。
1.2 采集方法所有献血者均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经征询体检合格后方可献血。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采集200 mL或400 mL全血。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4—2018年DRVR情况在100 898名献血者中,DRVR发生率为0.29%(289/100 898)。2014—2018年每年DRVR发生率依次为0.20%(41/19 994)、0.17%(34/20 485)、0.45%(87/19 441)、0.31%(64/20 976)、0.31%(63/20 002)。
2.2 DRVR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男性献血者DRVR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DRVR发生率高于多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献血者DRV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采血车DRVR发生率高于固定采血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RVR与其他指标的关系(n,%)
注:DRVR—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2.3 DRVR与各种诱因的关系引发DRVR的诱因包括献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献血者因素包括精神紧张、疲劳或睡眠不足、空腹或饥饿、有晕针或晕血史、血流时间长,依次占66.44%(192/289)、28.03%(81/289)、14.88%(43/289)、4.15%(12/289)、3.11%(9/289)。环境因素占2.77%(8/289)。
孙琼芝[1]、黄昌海[2]、Eder等[3]、沈元红等[4]研究显示,献血者DRVR发生率分别为1.6%、1.45%、10.7%、6.55%。本研究结果显示,济源市2014—2018年100 898名献血者的DRVR发生率为0.29%,低于上述报道[1-4]。由于各国对献血反应的分类、定义、严重程度划分和判定标准不一致,国内大多数血站判断献血反应的标准也不统一,导致报道的数据难以比较[5-6]。
采供血机构对DRVR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系。部分工作人员未将献血反应的信息及时录入电子系统,存在少报、漏报的现象。在本研究中,2016年献血人数呈下降趋势,但DRVR人数比前两年高,考虑与2016年体采科新招入的外采工作人员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欠佳以及血液采集技术不熟练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8年的DRVR发生率较前有所下降。在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后,外采工作人员具备了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还可为献血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
献血时因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出现短暂的周围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以及暂时性脑供血不足而引发DRVR。本研究发现,初次献血者DRVR发生率高于多次献血者。这主要是由于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的相关知识缺乏充分的了解,易出现紧张、恐惧,从而引发DRVR。DRVR的发生与采血地点、季节均有关。夏季DRVR的发生率最高,与天气炎热和献血者出汗较多,血液浓缩,情绪不稳定,易疲劳等有关。流动献血车DRVR发生率高于固定采血点。流动献血车上采血受气温、噪音等影响,与固定采血点比较,设计不够合理,空间狭小。夏季团体活动时,人员集中、气温较高、声音嘈杂、空气污浊、等待时间长等因素易使献血者焦躁不安,加上献血者多时,工作人员易产生急躁情绪,对献血者态度不够和蔼,使献血者对工作人员产生不信任感[7]。个别献血者的紧张情绪也会影响他人,导致连锁反应,引起群体性献血反应。采血后体位的立即改变也易引发DRVR。固定采血点的采血椅可自动调适,能以平卧位采血,在采血后至少观察15 min。建议在采血车上采血时用凳子垫高献血者双腿,使献血者处于舒适平卧位或半卧位,采集完休息十几分钟,防止体位突然改变引起DRVR。
引发DRVR的诱因包括献血者精神紧张、疲劳或睡眠不足、空腹或饥饿、有晕针或晕血史、血流时间长以及献血环境不理想。针对这些因素,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精神过度紧张者,尤其初次献血者,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心。除向献血者宣传献血知识外,在采血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根据献血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选择不同的话题与其进行沟通,耐心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增强献血者对献血的信心。(2)避免空腹献血,必要时食用可提高血糖的食物或喝温糖水。(3)避免过度疲劳时献血。(4)指导晕针、晕血的献血者献血时平卧,闭上眼睛或头转向一侧,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5)采血车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做到穿刺准确、动作温柔,减少反复穿刺给献血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密切观察流速,防止采血时间过长引发DRVR。
总之,DRVR的发生与初次献血、季节、采血地点、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做好有效预防,有助于减少DRVR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