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有
(西平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南 驻马店 463900)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多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相关调查表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为1.6%左右,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1]。腔隙性脑梗死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认为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持续性高血压存在较大关联[2-3]。虽然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比,腔隙性脑梗死预后较好,但若不能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则会造成病情恶化,增加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神经系统损伤风险。以往临床上多采取CT检查进行诊断,但诊断效能偏低,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磁共振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诊断灵敏度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研究选取疑似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旨在对比观察磁共振成像和CT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平县人民医院疑似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54~83岁,平均(67.69±4.86)岁。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早期腔隙性脑梗死33例。
1.2 检查方法
1.2.1CT检查 采用GE公司生产的128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型号为Optima CT660,以OM为基线实施常规轴位扫描,从颅底至颅顶逐级连续多次扫描,亦可放大局部病灶实施扫描,扫描结果送影像科由两名医生共同阅片。阳性判定标准:脑皮质或皮质下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影像或扇形影像,且大小不均匀,于基底节区、脑室周围出现月晕状或伞状低密度影像,且呈对称性排列,边缘模糊。
1.2.2磁共振成像检查 采用GE公司生产的1.5 T光纤磁共振机进行检查,型号为MR355,常规轴位实施扫描,层距设置为1 mm,层厚设置为5 mm,以FSE、SE作为扫描序列,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则加强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平均扫描2~3次。阳性判定标准:T1信号减弱,T2信号增强,且T2信号改变强度更高。
1.3 观察指标(1)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2)比较C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漏诊率、误诊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C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CT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真阳性22例,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真阳性32例。见表1。
表1 C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
2.2 C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CT高,漏诊率、误诊率较CT低(均P<0.05)。见表2。
表2 CT、磁共振检查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
腔隙性脑梗死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相关文献表明,梗死部位与临床症状呈明显关联性,壳核、内囊、脑干均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发部位[4]。腔隙性脑梗死可由多种疾病引发,其中高血压、小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病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不能得到早期诊治,可导致疾病进展,增加致残率,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
腔隙性脑梗死病理生理基础为巨噬细胞于激活状态下,将不同病灶全部吞噬而产生相应腔隙。及早确诊及治疗为处理腔隙性脑梗死的关键,不仅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利于改善预后[5]。影像学检查属于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最常用手段,但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具有特殊生理结构,要求影像学检查方法具备一定的高效性及准确性。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为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由于CT扫描至骨骼、软组织时会产生干扰,故整体检测效率较低。与CT相比,磁共振成像检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量较多,特别是对直径<5 mm小病灶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有研究发现,磁共振检查对梗死病灶最小检出直径为1 mm[6]。另外,磁共振检查可有效检出组织水肿的情况,且于高组织分辨率条件下,能将位于脑白质与脑灰质区的梗死病灶进行对比分析,可适应不同病灶部位的检查[7]。本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CT高,漏诊率、误诊率较CT检查低。由此可见,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可提高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减少漏诊及误诊,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CT检查由于自身分辨率较低,故仅可检出直径较大病灶,同时对组织水肿敏感度亦较低,从而导致诊断效能较低。相比之下,磁共振检查具有高分辨率,不仅能发现直径较大病灶,且能检出直径较小病灶,同时可有效检出软组织病变情况,因此诊断效能显著提升。
综上,与CT相比,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可减少漏诊及误诊,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