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峰,李昱,上官建伟,肖新广,陶然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1100)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一般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阻塞、狭窄,造成其供应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引起相应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见缺血灶[1-2]。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好发于基底节区,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语言及感觉障碍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早期及时诊治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74例MCI老年患者,分析MRI检查对病灶检出率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74例老年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感觉缺失,部分患者存在昏迷、大小便失禁等,排除伴有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造影剂过敏者。共纳入男41例,女33例;年龄43~82岁,平均(62.45±9.74)岁;27例发病<24 h就诊,26例发病24~72 h就诊,21例发病>72 h就诊。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1CT检查 仪器选择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自基线位置向上扫查。参数设置:管电流160 mA,管电压130 kV,层厚5 mm,层距5 mm。增强扫描:经血管注入50~100 mL水溶性含碘对比剂,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密度差,显示平扫时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类型,判断病变组织性质。
1.2.2MRI检查 仪器选择西门子MAGNETOM Spectra 3.0 T MRI检测仪。标准头部正交16通道线圈,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层距及层厚均为5 mm,平扫序列T1WI、T2WI、FIAIR、DWI。部分患者同期进行增强扫描,采用动态增强,静脉团注0.2 mmol·kg-1钆贝葡胺注射液,进行T1WI序列增强扫描。T1WI参数:TE 2.96~3.08 ms,TR 160~300 ms。T2WI参数:TE 100~180 ms,TR 2 500~4 500 ms。FIAIR参数:TE 110 ms,TR 5 500 ms。DWI参数:TE 100 ms,TR 3 100 ms。
1.3 观察指标应用仪器自带软件分析影像检查结果数据,并由两位专业影像科医生阅片,统计患者梗死灶位置、个数、检查用时。
2.1 发病时间检出率MRI对脑梗死总检出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发病24 h以内、发病24~72 h患者检出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发病72 h以上患者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发病时间的检出率对比[n(%)]
2.2 脑梗死不同检查指标MRI检出脑梗死病灶数量较CT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方法对脑梗死病灶检出情况对比
2.3 梗死部位检出率MRI检查顶叶、基底节区、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检查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检查方法对不同梗死部位检出率对比(n,%)
MCI作为特殊类型脑梗死,是指脑内存在多个缺血性梗死灶,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多因动脉硬化、高血压引起[3]。MCI患者梗死病灶越多,痴呆发病率越高,且相较于单侧梗死,双侧更易发生痴呆,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复发[4]。
目前,临床诊断MCI多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其中CT、MRI较为常见,二者均可借助仪器图像数据评估判断梗死区域、位置、范围及梗死病灶大小、有无出血等。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指出,MRI应用于老年MCI诊断中,早期检出率高于CT[5]。另有研究指出,CT在老年MRI患者诊断中,易受颅内骨性结构影响,顶叶、小脑、基底节区梗死病变检出率较低[6]。本研究对比两组检查方法对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率,结果显示,MRI检查颞叶、顶叶、额叶、脑室旁、丘脑、基底节区、小脑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且MRI检查顶叶、基底节区、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检查高,充分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此外,MRI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且对于发病24 h以内、24~72 h患者检出率高于CT检查,发病至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充分说明MRI应用于老年MCI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尤其是早期检出率。MRI检查脑梗死病灶数量多于CT检查,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提示MRI检查老年MCI,检查微小病灶及病灶数量能力均优于CT检查,且可一定程度减少检查时间,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检查状态,引发不适。
综上所述,MRI检查应用于老年MCI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且可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