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2020-02-26 09:48张新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充血性内分泌西药

张新红

(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周口 466700)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排血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病理状态,不仅影响患者心血管系统,还常累及呼吸、泌尿、运动系统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多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联合治疗为主,具有一定临床疗效[2]。黄芪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较好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3]。本研究观察黄芪注射液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精神异常等患者。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6~78岁,平均(58.36±7.34)岁,病程1~8 a,平均(4.07±0.62)a,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31例,Ⅳ级21例;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4~79岁,平均(57.79±7.67)岁,病程1~9 a,平均(4.18±0.68)a,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32例,Ⅳ级20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卧床休息,接受饮食干预,根据病情给予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999)治疗,将20 mL黄芪注射液加至50 g·L-1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分钟40~50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1)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控制,心功能正常或提高2级。良好: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得到一定控制,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均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人数+良好人数)/治疗总人数×100%。(2)心功能评价。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3)神经内分泌功能评价。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

2 结果

2.1 疗效对照组21例显效,27例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48/58);观察组34例显效,22例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P=0.036<0.05)。

2.2 心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CO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CO均较前提高,LVEDD均较前减小,观察组LVEF和CO均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神经内分泌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D、ET-1和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前降低,观察组血清ALD、ET-1和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a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数,CO—心排血量,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功能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aP<0.05;ALD—醛固酮,ET-1—内皮素-1,BNP—脑钠肽。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导ALD、ET-1和BNP等神经内分泌因子分泌和释放增多,参与心脏重塑和血液循环重新分布,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损伤心肌细胞,进一步加重左心室衰竭,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还会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等病理过程,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5]。传统西药治疗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β肾上腺素受体的生物合成,降低心脏前负荷,进而达到控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目的[6]。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属于心悸、喘证等范畴,主要是患者气阴两虚引起。黄芪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常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7]。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82.76%),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CO和LVEDD等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LVEF和CO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8],说明黄芪注射液作为中药黄芪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水溶性溶液,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可更为有效地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具有类洋地黄作用和强心功效,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D、ET-1和BNP等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均较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抑制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助于心室重构的修复和逆转[9],黄芪注射液与西药联合应用,可充分发挥二者优势,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与传统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充血性内分泌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稳住内分泌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