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
环艺设计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艺术设计,在人文、地理和社 会等环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环境艺术中所包含的 美学特征,在设计中的体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将从完整性,生态性和特色性几方面进行探讨。
环艺设计主要包括艺术和环境设计两大部分,其中环境是 这一设计的主体部分,包括设计的对象以及周围存在的事物,主要有人工、社会、自然等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这里,环境主要指人工创造的各种环境,也是环艺设计的重要职能。景观设计起源于人对自然环境的美化、改善和利 用自然改善环境两种需求,又可称为环境艺术。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一般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由此可见,“人”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文美也成为景 观设计的重要美学特征。在张唐景观的设计理念中他们认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链接人和自然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它可以像催化剂一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样性,增强社区活力,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它也是实现社区可持续性和弹性的重要手段。当代景观行业所关注的问题相对建筑来说要宽泛的多,尺度跨度巨大是其中原因之一。由于大尺度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和主导的项目,一般都要求有甲级资质。
张唐的设计可能和别的公司不太一样,但设计流程和别的设计公司并没什么区别。每个设计公司都会把设计分为概念,方案,扩初,施工图几个阶段。不过为了提高整体效率,国内大多数景观设计公司都会分为前期方案组和后期施工图组。张唐景观采用了不同的模式。我们同一个项目组会负责从初期概念到施工图及最终现场的所有工作。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看似很小的改变对于提高项目的品质非常有意义。国内所有的变化都很快,你很难对未发生的事情有准确的预判。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可预测性。设计在每个阶段都可能需要根据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整,有时候甚至需要重新评估重新设计。同一个团队整体负责的好处就是这样的每次调整时信息不会缺失。张唐景观开始的时候只有景观设计团队。大概在做了五年的时候,他们觉得非常需要一个艺术工作室来支撑他们的设计团队。有时候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概念。但是在他们汇报给甲方之前,这些概念最好是能在什么地方先试验一下;有时候他们有个很好的想法,甲方却找不到能够在有限的资金和工期内把这个想法具体做出来的资源。艺术工作室帮助他们尝试了许多传统景观公司不会做的东西。生态实验室也是类似的一个支持团队,提供相对更精确的数据和工程技术研究,帮助设计团队更好地理解场地生态和水文系统。
设计团队,艺术工作室和生态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往往是在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材料的选择对设计师来说可能是最纠结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张唐景观对于选择材料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选择材料时会有许多考虑,比如说色调,质感,文脉,感受,个人喜好,资金预算,可行性,耐久性等等。很难有完美的选择,总是在各种因素之中的一个平衡。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充分地意识到不同材料所传达的精神性。现代的金属和混泥土材料和自然材料比如石材,粘土,木材非常不一样。但这个并不意味着自然材料会和自然的关系更好一些。只是不一样。每一种材料在特定的情况下都可能会是最好选择。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独特性。
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下联系人和自然。在城市里我们并不是试图去重建一片自然,而是将自然的一些体验带给人们。可能是阳光,雾,雨,溪流,瀑布,跌水,湖泊池塘,滨水,沙滩,海洋,悬崖,森林,草地,花海,等等,这些自然的特性可以在城市里重现。在设计这些景观体验时,景观设计师需要找到合适的媒介。这些媒介最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材料来体现。他们倾向于避免在项目开始之前有一些先入为主的材料喜好。所有的材料选择应该是基于项目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由于我们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做项目,我们需要理解地方景观并了解当地的景观材料。有一些材料选择可以给项目带来一种异域的和奇特的体验,换一种材料可能会让人觉得景观和周边环境更融合。两种情况都具有可能性,关键在于设计师想要什么。当然,他们的确会出于审美因素更喜欢某些材料一些。通常会倾向于用更加粗犷自然的材料因为这类材料随着时间会表现的越来越好。但是他们也会喜欢一些非常人工的材料,比如说亚克力和玻璃。这种材料的细腻的质感和半透明性可以很好地抓住自然光线的变化,另外它可以在人工和自然之间产生一种模糊状态,他们觉得非常的有趣。
张东先生说:如果你读一幅传统的山水画,你可以看到人和自然是共生的。在一个巨大的自然山水中散布着小小的人工构筑:一座小桥,亭子,塔或者一个茅草棚。这些构筑物暗示着人参与到自然之中;你再进到一个苏州的古典园林园林,会看到由建筑围合的庭院中人工的假山自然和日常生活相融合。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西方的有些不一样。对我们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和自然互动。当我们设计景观时,我们希望能强调这种关系。“参与性生态”的概念产生于长沙山水间公园设计期间。这个长沙远郊的小社区公园现场主要是一片长满次生林的山坡和谷底一个废弃的鱼塘。公园周边将会被开发成一大片高密度的住宅区。这个公园将会是附近居民唯一的一个开放空间。我们希望能改善公园内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众多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生态功能和人的活动必须被同时考虑并有机整合。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我们设计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来处理雨水,同时人也鼓励和这个系统有一定互动性。我们把这个系统称之为“参与性生态”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常规的和人没有关系的生态设计方法。当然,我们这种人与景观互动的参与性设计在别的项目上也有体现,比如北京五道口优盛广场的转盘鼓励人和景观的互动;万科时代广场人和水景灯光的互动。
对弱势群体包括儿童和老人的关怀,在中国的景观行业里还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户外活动中,这样的关怀比较缺失。过去几年里张唐景观做的儿童活动场所或者公园,都具有各个项目特殊的开发背景、项目诉求,实施条件和运营机制。这些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设计概念,不同材料应用的可能性,甚至制作过程。除了功能主义和消费主义,设计还应该是一个多方面的平衡。如何平衡是要根据具体条件由设计师做判断。诗情画意的美学功能总是可以和健康的环境或者好玩的东西结合起来,它们之间没有矛盾。它们三者之间甚至会相互启发影响。而美学,虽然不是总被优先考虑,但是会根植在设计师的脑子里影响最终结果。
总之,景观设计中的意境需要当今设计师通过对 空间的把握、材料的配置、文化的内涵等诸多方面的考 虑,来表现出客观实在的“景”来唤起人们愉悦之情。这 个情景交融的过程就是景观设计中意境美的生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