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2020-02-25 02:10韶关市曲江区启智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智障生活化创设

文/韶关市曲江区启智学校

教材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起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与联系,让教学走近生活、走进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感知生活、品尝生活、运用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语文课堂教学以生命及活力;才能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真正理解并受到启发;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一、创设生活环境,感知生活

上海版《实用语数》的语文教材,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都是日常生活的再现,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唤起智障学生头脑中生活现象的点点记忆,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教学环境,恰如其分的引导,利用生活化的口语提示,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挖掘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感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也不是老师一味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自觉主动的积累知识。

例如,课文第一册《小帮手》,内容是看图学习有关清洁的工具。在教学中为了引导智障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搞卫生,课堂上我就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课前搞卫生所使用的清洁工具,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打扫课室卫生,认识各种清洁工具(扫帚、垃圾铲、拖把、抹布、脸盆),这样让学生感知生活,理解字词,并通过亲身经历清楚明了的知道各种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二、注入角色扮演,品尝生活

“要想知道葡萄酸不酸,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的,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也理应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只能依靠形象思维进行学习识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贴近生活的教育情境,把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学《你做得对》时,注入情景表演,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更富有趣味性。因为中重度弱智学生的兴趣单一,范围小,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直接兴趣多于间接兴趣,兴趣程度低,稳定性差,所以在教学中,对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表演是每个智障生的都喜爱的活动,他们都好表现,喜欢表扬。因此,把情景表演引入生活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走进社会,运用生活

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曾经有位学者这样说过:“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要着力于学生易于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准备的教学教具、教法以及评价方式都应该尽可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即便是平常的巩固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智障学生的现有生活的联系,从分体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

例如,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怎样做公交车、怎样购买东西。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智障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课后,学校也要求家长带孩子走进社会,让孩子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也训练了智障学生与人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联系实际,回归生活

引领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首先我们应该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的活动,如学了《我的好妈妈、好爸爸》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歌星,回去唱歌给爸爸妈妈听;又如学了《小帮手》,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的艰辛,主动承担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促使学生养成孝顺、勤劳的好品质。课余,教师还可以组织智障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实践活动,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生活和语文同生存,共发展。在句子教学与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理论联系生活,突破重难点、化解疑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主动的学习语文。

语文是一门有内蕴、思想、灵气和诗意的学科。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将教学过程内化为生活过程,将教学情景内化为生活情景,将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都有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智障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