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根 朱文婷 张 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离不开大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产业亟待转型,对人才需求较为迫切。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 高职院校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因此,新时期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围绕乡村振兴需要,依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特点,探索一些适合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三农”青年人才,增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及发展后劲[1]。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涉及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它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正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至关重要。首先,专业建设必须遵循社会需求导向原则,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对行业状况有明确的认识。 其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形成专业特色。 此外,还应明确专业定位与特色,准确把握专业建设方向,善于利用院校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和区位优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职农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也日渐复杂,给专业建设带来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思路与方法进行化解。 主要问题与挑战有:
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然而与过去相比,当前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内涵日益丰富,导致产教融合不理想,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能力不足,不能起到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2-3]。 主要表现为:(1)农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农业生产不再仅仅追求农产品产量,高效、安全成为主要目标,人们的需求也由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转变,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2)社会需求多样化。 农业由“狭义农业”向“广义农业”方向转变,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果蔬、畜禽生产比重增加,地位上升。 (3)农业内涵不断充实。 一方面产业分工日益细化,要求农业由传统的“产中”服务向全产业链拓展、延伸;另一方面生源地多样化带来农业结构差异化特征明显,传统教学内容很难适应不同地域、 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广义农业”教育必然应运而生。 (4)产业叠加发展趋势明显。 现今,农业已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三产融合”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以农业为基础或“媒介”的新产业、新业态也不断涌现[4]。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农业农村人才的要求也发生深刻变化, 职业岗位的变化越来越复杂,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相应的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折旧与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现实生活中由于普通老师缺少市场意识,不能敏锐、准确感知产业发展带来的技术需求变化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需求的改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值得主管部门重视。 尤其是现实中高职人才培养呈现“工具化”倾向。 例如,对高职教育认识出现偏差,过于强调“够用”原则,弱化专业理论基础教学;只注重对岗位“硬”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随着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必然要求人才具有宽泛的专业知识面,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 而现实困难在于,用人单位越来越难招聘到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及本科高校扩招影响,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选择本科院校就读,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涉农专业更是如此[5];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录取方式多样化,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从理论上说,职业教育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接受多种形式教育的机会。 而现状却因为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素制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缺乏选择性,多数仍采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学生,“千校一面”现象也比较突出。 例如,行业性高职院校与区域性高职院校中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大同小异,缺少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因此,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问题突出。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亟需大量 “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新生代怕苦怕累的弱点明显,且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也使得职业岗位的变化更加复杂、快速且更具挑战性,学生职业选择自主性、多样性、多变性特征明显[6-7],涉农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倾向更加突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意愿不强烈。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带动行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课堂上授课体系和内容仍未能及时按照产业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同步更新,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与生产实际偏差大,学生对实际生产情境认知少,知识应用能力低,导致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很高, 但企业的积极性却很低,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机会受到限制,教师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准工作岗位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既使存在校企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或者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是目前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通病”。
其次,与第二、第三产业企业不同,大多数农业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对实训实习平台的基础投资内生动力不足,农企所建的专业实训实习基地通常难以满足农科人才培养需要。 同时,因为行业特点短期内农业企业也不能从校企合作中明显获益, 导致校企合作双方均难以认可对方价值,更不可能真心实意开展深度、可持续合作。 这种怪圈必然影响农业集群技能形成的深度和知识创新的速度,也不可避免降低农业升级的潜力[8-9]。
有效化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专业建设涵盖面广,包含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 师资队伍和专业办学条件等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特别在意围绕人才培养所采取的策略、措施及效果,同时也努力追求与体现专业特色,这是赢得市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其次,专业建设不仅是“硬件”的发展,更多是“软件”的突破,教师们的认识、 理念、 做法往往直接决定专业建设的成败。 本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农业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为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 主要革新措施如下:
市场调研与专业认证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为专业发展问诊把脉。 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对行业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梳理,了解专业发展现状、潜力、困难和问题,并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合理设置专业建设目标,正确选择专业建设方向,精准把控专业建设进程。
1.顺应产业链拓展需求,丰富专业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农业也不例外。 因此,除了保留产中服务(即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课程之外,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当增补了产前服务(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环境检测等)和产后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产品营销等)两方面课程,与时俱进适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市场的快速变化与需求。
此外,在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体系中,适时增补了果蔬类和动物生产类课程,以满足新形势下发展“广义农业”的社会现实需求[1]。
2.重塑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因而高质量就业是评判职业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6]。 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农科类学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积极性一直不高。 另外,从我国经济社会层面看,“职业岗位迁移” 的社会现象越发明显,未来一个人的职业从一而终的可能性正在逐渐下降[6]。 因此,按照“一个专业、两条出路”思路拓宽专业人才培养口径,依托系部师资专业特点和学校区位优势,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因地制宜对我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塑与设计,参照专业群设置方式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群和“为生态农业生产服务类”课程群两大类[10]。既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农业人才的要求,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和保障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 又能彰显我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建设特色,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大力推广的“1+X 证书”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探索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同时也是新时期的一个弱势产业。当前农业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未来谁将从事农业之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农业人才招聘难、流失率高,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意识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为此,本专业重点加强校地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人才培养途径。 在校地合作培养农业人才过程中,注重与生源地职能管理部门的联系,采用合作制定专业建设计划、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合作实施教学过程、合作保障培养质量的“五合作”运行机制,为学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地方需求无缝对接。 2016 年与扬州高邮市合作培养12 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2017 年再与扬州高邮市合作培养19 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 又为西藏自治区培养8 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2018 年为西藏自治区培养54 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2019 年与扬州市下辖多县区再联合培养11 名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 实践证明,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提高我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丰富专业建设思想,也为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
2.完善人才培养“售后”服务
服务意识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前提,但也常常被忽视。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时间相对短暂,学习与掌握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 因此,从育人规律角度来说,配套的“售后服务”非常必要。 一方面,利用学校便利平台,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历层次。 例如,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设“现代农业管理”专接本教育;另一方面,主动加强校地沟通、交流,计划依托学校智力资源和地方专项资金,开展校地深度合作共建创业园,既能促进毕业生在生源地“生根、开花、结果”,也能为生源地送去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体现出我校专业建设工作的前瞻性。
厘清专业建设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紧紧扭住高质量就业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扎实推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工作。 一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教师锻炼、人员互聘、就业创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政行校企”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另一方面,将本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由低到高依次归纳为: 单项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四个层次,按照“四技递进”循序渐进的培养思路,因地制宜创新各环节的训练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技能培养质量。
与此同时,针对农科专业综合性强、门类多、生产周期长等固有特点,不仅将综合技能训练与岗位技能训练“合二为一”,还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量身定制”专业方向和顶岗实习单位,提供“菜单式”贴心服务。 尤其是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广泛的社会人脉资源,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合力培育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 例如, 除了继续巩固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关系之外,还拓展与长三角地区主要省市级农业科学院和大型知名研发机构的合作关系,要求学生优先选择高水平专业平台作为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单位,最大限度提高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既可有效解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问题,方便学生接触与掌握专业前沿知识、技术与信息,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及择业多样化需求,有效化解因材施教难题。 近五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上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规范的实习实训管理,学生的自信心显著增强,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明显提高,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 特别是学生通过专业实习还可以积累宝贵的人脉资源,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溢出效益显而易见,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积极性及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1.教学手段现代化
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场景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实时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2.教学形式多样化
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学生多看、多思,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随着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职业流动性加快,相应的职业技能、 职业知识的折旧与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为了解决专业教学时效性不足、学生专业视野不宽等局限,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及时将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改革对技术进步的响应速度。 通过创新与推广校内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三课”联动教学形式,精心营造“匠心育禾”的校园氛围。 在实践中,尤其重视社会课堂、网络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三课”联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配套措施。 视野决定格局,在学习模式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一方面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展览会参观学习,另一方面邀请行业内不同领域大师、专家进校园开设专题讲座。 例如,开设《现代农业专题》课程,精心凝炼本专业或行业最新信息,让师生及时了解行业国内外动态,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此外,还充分利用央视农业频道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一定数量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节目,并配套考核措施,收效明显。
1.重视课程内容综合化,融教育性、思想性于日常教学之中
注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技能、职业情感(态度)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综合化课程。
2.强化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努力创造专业实验实习便利条件,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考核,提高实践技能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
3.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以往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将“能说会写”能力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之中。 不但重视平时作业、实验实习等过程性考核,还设置学生自学能力考核环节。 围绕课程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题,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 独立制作课程PPT, 并集中、公开汇报交流,切实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沟通表达能力。
4.探索课程评价社会化,提高学生就业“硬”实力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探索英语、计算机课程考教分离制度,加快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双证融通”,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协调与配合。 其中,专业带头人的用心“经营”与专业教师的密切配合显得尤为关键[6,11]。其次,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原则,专业建设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动态调整,不断完善,但必须始终将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视为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专业建设的创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