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真·递进·多元: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2020-02-25 22:44吴发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长方形三角形信息技术

吴发明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高度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基于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创设逼真教学情境,培养思维感知能力

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在教学中,首先,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其次,通过作业反馈、课堂表现等,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最后,以学情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将静态的几何图形动态化,将复杂的平面图形简单化,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感知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中,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重新拼组成长方形,也就是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体会深刻。特别是圆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这里包含着极限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利用超级画板工具制作动画,演示把圆平均分再拼组的过程,将圆平均分4 份、16 份、64 份甚至更多份。引导学生进入逼真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组后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理解把圆平均分后的扇形重新拼组能转化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是长乘宽,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巧妙化解了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画演示清晰构建新知,促进抽象思维、空间想象、几何直观等能力的发展。

二、构建递进教学活动,强化知识体验创新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体现在教学目标的顺利、圆满达成。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教师有效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引领学生参与层层递进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做中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尝试创新,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系列教学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有埃及的金字塔、上海的长江大桥,有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乐谱架等。接着,让学生寻找这些图片中的“三角形”:金字塔的外观是一个三角形;长江大桥的拉绳构成一个三角形;自行车的斜梁是一个三角形;篮球架的支架像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这项教学活动,对生活中的三角形产生初步的认知。活动二:创意“三角形”。首先在交互式一体机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一个三角形,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发挥想象力,以这个三角形为基础展开创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有的以这个三角形为屋顶,画了一座房子;有的以三角形为格子,扎了一道篱笆;有的以“三角形为工具,固定了摇摇晃晃的桌子……这些创意都表现出三角形的特征——稳定性。学生不仅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还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更细。

三、聚焦实时反馈分析,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一)大数据、个性化的反馈分析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尽管可以用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出示练习题目,但是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抄写题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也无暇逐一检查学生的练习结果,导致效率低下,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运用智慧教室技术,在平板终端上实现信息交互,对学生提交的课堂练习进行实时反馈、分析,实施个性化指导。

例如,在智慧教室中,教师通过教学反馈器或计算机终端,将练习题目推送到学生的平板终端,或投影到大屏幕,学生就能直接在平板终端上完成练习题目,或通过反馈器应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完成题目后,只需要点击提交即可,系统会对学生提交的练习题目进行批阅,并作应答分析,统计出结果。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反馈、批阅及统计的过程更加快速、高效。从反馈及批阅结果中,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围绕统计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并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分析和指导,有的放矢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在课堂作业点评环节,利用手机与一体机同屏的技术,实时展示学生作业,据此放大“优点”,补足“短板”。

(二)多平台、多形式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管理及教育等功能。课标指出:学习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制于教学环境,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手段主要是口头评价,形式单一且效果不佳。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在聚焦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例如,利用“希沃软件”自带的“班级优化大师”平台,对学生在课堂、作业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适时、动态、有效地评价。通过平台开展创“星”活动,对于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授予“最佳表现星”;对于答题思路清晰独特的学生,授予“最佳创意星”;对于交流合作默契的小组,授予“最佳团队星”等。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自主评、教师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通过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学习困难迎刃而解,学习过程劲头十足,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及感知能力;构建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知识体验,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聚焦实时反馈分析,实施多元教学评价,建构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长方形三角形信息技术
我爱长方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