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建 陆 宏 郑晓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政府开展国家治理的首要工作依据,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人民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求侧和供给侧发生的变化,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实际国情,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转化,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论断。这一转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P4)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规范地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是建立在当时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为改变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百废待兴局面,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求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供需平衡。因此,新时代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迈向了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之路。
其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之上的更高要求,包括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五位一体”的需要,体现了人民需要由生存型需要向发展型需要的拓展。
其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解决温饱问题的物质需要和满足基本教育的文化需要,是人民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需要”已经无法满足人民自身价值的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成为人民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价值实现方式上,由“物质文化需要”的自身价值实现,转变为由“美好生活需要”的自身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相结合。
其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发生了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的供求关系变化,即由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康社会,逐渐迈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发展的不平衡。所谓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社会各部分之间发展存在差距,不协调。”[2](P29)具体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建设还存在着不平衡发展。在政治方面,政治资源就全国分布而言,过于集中于首都,导致地方政治资源过于依赖于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政治自主性。中央政策在地方的落实不平等,也影响了地方的发展能力,导致地方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另外,各地方政治资源丰富程度,也影响了人民的政治素质,导致各地人民的政治觉悟、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在经济方面,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领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一些产业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仍有一些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3](P34)区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陆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南北之间发展不平衡趋势加大。群体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存在着不平衡、不合理现象,导致低收入群体长期存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发展缓慢,国家需要加大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力度;在文化方面,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空间发展不平衡和供求两端不平衡。空间发展不平衡从区域来看,沿海与内陆、东部与中西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城乡来看,相比较城市,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人才资源匮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供求两端不平衡表现为文化产品消费能力的增长与文化产品质量相对下降之间的不平衡,文化产品消费形式与文化产品供给渠道之间的不平衡;在社会方面,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结构性不平衡和区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组成部分因性质、地位、作用等要素不同,导致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无法形成彼此之间的适应或协调,出现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区域性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生态不平衡是指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
(二)发展的不充分。如果说”不平衡“主要是从结构和状态的角度揭示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那么“不充分”则主要是从要素和质量的角度把握的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足。[4](P8)发展不充分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无法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无法充分满足人民对产品质量和种类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二是全面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党的十九大重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虽然,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成效,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如何确保“有法可依”得到落实,还需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让人民真正感受到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需规范,行业垄断还需打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需营造,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待提高;四是民生领域发展不充分。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人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养老等民生问题发展不充分,很多突出的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生态环境建设不充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得不到根本的扭转。主要表现在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强,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得不到全面普及,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作为民生之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期望国家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合理布局,让孩子们能够接受到更加公平的各类教育”;[5](P86)
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把发展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打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大对农村教育人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提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公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确保人民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实现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二)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为了实现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在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有序性。一方面,初次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占有,人民群众获得报酬只能凭借自己的劳动,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按劳分配。在按劳分配过程中,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商品,通过劳动获得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劳动收入,但劳动力增值的那部分价值被资本所有者所占有,收入分配就难以公平合理,发展成果就难以实现由人民群众共享。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增殖的价值由国家所有,国家通过再次分配,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劳动力创造的增值价值仍由人民群众共享。但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由于按要素分配,劳动者除了获得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报酬外,劳动力创造的增值价值由要素所有者占有,劳动者就难以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初次分配中,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应将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参与到要素分配中,使劳动者更好地共享到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再分配要加强公共服务,缩小收入差距。国家通过税收的形式,将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增值价值转化为国民收入,以再分配的形式用之于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除此之外,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差距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收入更合理、更有序,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广的社会保障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其一,兜底线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社会保障的底线就是维持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温饱、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最基本的满足。目前,我国仍存在几千万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并且面临着脱贫人口可能重新返贫的风险问题,这无疑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兜底线的社会保障立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得到保障,将社会保障成为社会稳定的兜底线。其二,织密网的社会保障是全覆盖、全民享的“助推器”。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是以实现全覆盖、全民享为总体发展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要织密出社会保障项目不同区域之间全覆盖和不同群体之间全民享的保障网。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织密出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救助网,织密出调节劳资利益纠纷、化解劳资冲突的社会保险网,织密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福利网。其三,建机制的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护航器”。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能够得到实现。这些利益问题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全体人民在统一机制的保障下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社会保障的实施都能够有规可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