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2020-02-25 21:18董秋锋江秀冬吴发全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创党组织融合

董秋锋,江秀冬,吴发全

(1.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主动顺应新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及当前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各高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新时代社会创新、发展创新注入力量。目前高校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大学生勤奋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准确定位自己,通过自主创业来增加就业岗位和竞争筹码。然而,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仅处于启动或萌芽状态,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发展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是当务之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正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机制。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党建工作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高校党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发展规律,创新工作载体,以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一、相关现实内涵

(一)高校党建工作。党的建设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全育人的总任务,共同指引着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党建工作思路、举措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概念,此后在许多重大场合都充分阐释这一关键词[1]。2018年9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意见》又一次激发了全民族的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的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校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其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高校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了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与理想中的教育成效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滞后。众所周知,高校近年来才开始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甚至部分高校不能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高校相应的组织机制不完善,政策措施支持也不够到位,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高校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双创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效,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务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务经验。但从目前高校的开展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往往缺乏专业型的师资,一般由高校辅导员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老师兼职授课。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创新创业实务经验和项目实践指导能力方面还较为薄弱,照本宣科式的讲授难以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发挥其培育作用,学生也很难在仅有的课堂时间提升创新能力。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在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对学生开展更加全面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合理。现阶段,高校在开展双创教育课程中,将侧重点较多集中在对国家双创背景介绍和国家双创政策、法规上的解读,未能将双创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对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和实务的培养较为忽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和形式也存在理论化、陈旧化、单一化的不足[2]。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缺乏。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力度,但对双创教育的引导和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还需建立健全双创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从高校开展双创教育角度来看,部分高校存在完成上级任务或流于形式做“面子工程”现象,未能真正发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有一份“稳定”工作,对子女创业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三、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和教学的主线。借助高校党建工作优势,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思想育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从而有利于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急需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建设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在围绕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能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形成统一的意志、信念,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党组织发挥特殊教育功能,深入师生群体,充分发动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自觉做好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大学生创业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使命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是火遍中华大地的一个高频词,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高校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推动双创工作推广的重要使命。青年大学生发扬艰苦创新创业的精神,更具有时代使命感,在高校双创教育的支持下,更有利于将双创思维成果进行实务转化,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促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高校党组织在创新创业引领过程中,应不断发扬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创新创业中。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将对培养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精神起到积极作用[4]。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锻炼了精神品质,拓展了视野和思维,进而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今后在社会创新、创业就业更具有适应性,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四、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实路径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坚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合成素质教育培养的一部分。在新时代高校创新教育的推动下,应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品格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结合特色鲜明的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契机,营造具有浓郁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促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寻找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契合点,并立足于个性及共性的融合,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及构建长效评价保障体系。

(一)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职能,指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优势,借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学习、党员活动等形式,加强党员对创新创业政策、精神的学习,增强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针对现阶段不少高校出现对创新创业教育还不够重视的现象,高校党建在发挥先锋作用和党组织领导作用时,正确把握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方向,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融合创新,体现党建工作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引领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党组织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生群体中;鼓励高校教师亲近学生、贴近学生,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党组织为支持、教师党员为引导的融合路径上来,积极引导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发挥党建工作的组织保障职能,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化指导文件,但这却有利于在指导实践中推陈出新,将现有的高校党建工作方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创新融合。高校党组织可通过在教工基层党支部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鼓励教师党员在日常的政治学习中加强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技能学习,加强教师党员间交流与研讨。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初创型的企业开展结对子、支部共建、双创帮扶等活动,并合理统筹和科学安排高校教师党员走出大学的“围墙”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深入实际了解企业的发展模式、组织构架等实务经验,以此增强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综合素质,从而构建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发挥党建工作的平台创新作用,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积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积极引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各专业党支部结合专业发展特点,鼓励把创新创业课程同各专业培养方案相结合。高校党组织应支持成立双创课程改革教研室,发挥党组织平台创新作用,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党建工作与双创课程教育融合专项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科学化、合理化课程设置,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循序渐进,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双创融合,还要在实践中加快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高校党组织应充分结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进一步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载体,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宣传建设优势,倡导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孵化成实体项目,安排教师党员进行一对一创业团队指导,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4]。

(四)发挥党建工作的实践服务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高校党组织可与企业党支部开展校企共建,特别是与大学生初创型企业建立可靠的党建工作交流机制。在开展支部共建过程中,利用党日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园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社创沙龙、创业特训营等系列活动。在党建工作交流的背景下,选聘优秀企业家担任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导师,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双创实务经验与技能[5]。同时,高校党组织还可以选派教师党员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促进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而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引导向创新创业实战指导转变。通过党组织的领导,建立校企合作和支部共建的动态化交流机制,加强科学的创新创业孵化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五)统筹推进党建制度改革,制定有效融合共进制度机制。高校要坚持把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同步推进,“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关键是融入,根本是作用。尤其是在机制上、制度上、方法上、效果上要体现出来。通过打造“党建+改革”工作模式,有效探寻出一条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和改革,促进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管理机制应密切联系考虑高校目前的发展现状,有效的融合共进机制需要有效的督查考核体系的支持。学校应该成立相对应的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并制定《督导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建立和规范高校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督导考核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同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单位改革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纪律作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季度绩效考评及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机制,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与党建工作绩效考评、领导干部推优任用相衔接,实现督导考核工作常态化,统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融合效果。

在当前创业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复合人才,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新的工作方法,在帮助学生综合发展的同时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丰富性。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遵循党建工作的规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优化载体,创新思路,完善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目标,切实提高、巩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猜你喜欢
双创党组织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清华党组织公开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融合》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