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对于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者一般的期待是要有活跃的气氛、学生要踊跃发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或者真正地在学习。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则表现出一种担心:是教师上课无趣?抑或是学生无心学习?或者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质量下降现象?或是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普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我们确实能够在课堂上看到一些低头看手机的学生。而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的沉默现象似乎也是习以为常。教育研究者也注意到大学课堂上学生常常沉默这一现象。多数学者认为“沉默”是个问题,因此多持批判的态度,例如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课堂沉默症”,[1]或“慢性病”。[2]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课堂沉默的积极意义,认为沉默是课堂交流的一种方式,沉默是深入思考的表征。[3]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在观察大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的深入访谈,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揭示其可能存在的多方面意义,思考“沉默”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更像一种合作。它既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课堂“沉默”仿佛是学生的一种消极合作。
在一次心理学课上,为了集中大家注意力,老师课上突然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谁来给我举例说说什么是晕轮效应?”这个时候,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学生们扭回自己的身躯,收回自己的目光,低下头,沉默着,他们尽可能降低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尽可能隐藏起来,生怕自己一点儿行动会导致老师的误解,以为暗示自己要回答。更有学生悄悄地放下手机,害怕这个时候会引起老师不满,从而让自己来回答。学生多以沉默或隐藏来应对。
这样的情景是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提问”这一行为更加凸显了学生们的“沉默”,学生们面对“提问”时的“沉默”表现为低头不语,同时伴随着身体动作的减少。这些行为被看作是教师发出互动邀请后学生的回复,恰恰是由于没有语言上的回应,导致学生们的行为被判定为不参与。然而当我们走进学生的体验世界,看到的可能有所差异:
“有几门课的老师特别牛,我们跟老师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我认为如果不好好预习、准备,就没有资格与老师交流,就算交流了,也说不上啥话。”“有时候上完课,脑子都是蒙的。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提问题,所以只能不说话。”
从这些同学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并不是对整个课程漠不关心,学生的沉默也并不完全是一种不配合,不参与。大学生则是刚刚接触专业或学术的新人,而教师则是学科领域和专业知识领域的专家。正是教师丰富的精神表达以及深厚的专业功底,使很多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浅显与稚嫩。这种实力上的悬殊使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能与教师对话的水平。然而正是由于“提问”这一行为将学生与教师水平差距真实地呈现于课堂之上。
“我得想好了、准备充足了,不然讲得都结结巴巴的多丢人。”“有一回,我刚回答完,大家就哄堂大笑,老师也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特别丢人,之后我就不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学生从自我感受以及其他人的反应中获得了自我表现的评价信息,异样的眼神、众人的哄笑,个人体验到的是一种羞感。不过,任何羞感里都有一个事情发生,称之为“转回自我”。[4]184无论是点名的应答,还是主动的回答,这种备受注视的情境下,个人没有逃避的余地,自身的表现能力、知识水平在这场公开的展示中暴露的一干二净,个人也被迫要面对真正的自己,哪怕是一个水平很低,漏洞百出的自己。
正是出于对这种暴露的恐惧,使得“沉默”成为一种隐藏的手段。就像访谈中有位大学生谈到,“只要我没有说出口,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沉默”作为一种不凸显,似乎能够隐藏自己不懂的事实,将自己隐藏于众人之中,从而不被他人关注到。保持沉默时,大家无从了解自己的小缺陷,因此静坐者在大家心目中还是人生初见时的美好模样。就像戈夫曼所说:“个体要使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达到理想的标准,他就必须摈弃或隐瞒与这些标准不一致的行为。”[5]34当预料到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想法还不够成熟,无法呈现完美的表演时,学生就会设法隐藏自己。就像访谈中一位女生所说,“被逼迫临时上阵,一定要表现出自己很懂的样子才行,至少要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很懂的样子。”若一切技巧都无法阻挡“不懂的样子”外露,只有沉默才更加安全。
课堂“沉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像是在韬光养晦,学生们在沉默中等待着,等待成长为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这一等待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的过程,符合认识论的原理,或者说是一个类似于解释学循环所阐述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即在对专业知识的部分理解和整体理解之间不断来回,从而逐步扩大视野,最终充分把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沉默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恐惧,也会反省,更有不断学习和进取,从而逐步走进专业领域或学术部落中。
课堂“沉默”是大多数,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沉默”显得如此重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必须考虑其他人的存在,尤其是自己的同伴。因此,大多数人的反应成为个体行为的参照。在一次统计学课上,教师对学生说,“很高兴这学期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我想先听一下同学们对我们这门课有什么想法?你对统计学是怎么理解的?”稀稀疏疏的声音响起,有同学开始发言,很多人持观望态度,一两个同学回答后,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逐渐增多。但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小声地与同桌讨论,或是与左右的学生用眼示意,相视无言,默契的一笑。课下同学们说出了学生的行动逻辑:“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会先注意一下有没有人回答,要是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回答,我也会接在几个人同学后面发言,如果大家都不说话,我也不说,不然多不合群啊!”“有时候老师在说话时有一两个同学总是插嘴,老师问问题,她们也特别积极地先回答,大家就不是很喜欢她们,觉得哪儿都有她,太爱出风头了。”
在选择是否发言方面,学生常常会“见机行事”。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被人喜欢或接受,这促使他们转向关注特定的参照群体,寻求信息以了解什么是恰当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6]486他们以这种方式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成为“我们”的感觉很好,因为我们所属的群体给予了我们处于世界上某个地方和位置的感觉。[7]424这个位置会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学生自然地在周围寻求可以依赖的群体——业已形成的班集体或者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群体。[8]172有同学讲到:“我们寝室的人上课都坐在一起,我也会和他们在一起,看他们都不发言,我也就默默地不说话,感觉还是跟他们一起当学渣好了,不然会受到她们调侃。”
在课堂这样的集体环境中,为了寻求认同或至少不至于招致反对,大学生就会适当考虑与集体是否行动一致。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左右偷瞄,瞥一眼周围的同学有没有站起来,时时追踪周围同学的最新动态,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至少要与身边的一些小团体保持一致,如一个寝室的同学或是坐在一起的周边同学。很多被访谈者提到“大家”、“别人”、“他们”这样的字眼,“大家都这样,我也要做的一样。”集体的沉默习惯助推了课堂沉默氛围,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这种群体氛围中做出与集体一致的选择。即使做出的行为同他的性格和习惯极为矛盾,他们依然会在集体的暗示下无意识的行动。[9]10课堂上,学生会在集体的传染或暗示下跟随大家一起保持沉默,而不愿意做第一个破例的人,因为他们不愿意表现的太与众不同而被群体成员视为越轨者,从而被他人非议、疏远。
在集体中表现优秀或独特性往往难以被接受。例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老师在同伴面前表扬自己,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背离了集体,而他们常常更想得到自己所属的小群体的认同,从而靠近集体,融入共同体的生活。[10]所以大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做一条“中庸的鱼”。[11]在集体中既不引人注目,也有自己的一片领域,默默的跟随集体的脚步做好自己。
理解了集体氛围对个体学生的影响,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的现象:快下课的时候,尤其是上午或下午最后一节课,学生一般很少在课堂上回应老师的问题,这个时候多数学生会选择沉默来回应老师。如我们看到,教师总结完整节课的内容后告诉学生“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正好还有点时间。”而学生们都是大多各忙各的,没有人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他们甚至默默地提前收拾好自己的桌面,等到下课铃声一响,就直接冲出教室。通过一位男生的话我们可以理解学生的心理:“有时候一个问题老师强调了几遍,其他同学都懂了而我不懂,就假装自己懂了,再问的话大家也不想听了,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临近下课时,他们更加沉默了,他们大多选择课后回去问同学,但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问题浪费大家的时间。在他们不能确定自己所问是否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时,他们会选择放弃发言,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引起大家的不满。大学生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他们有了更多的他人意识,课堂是一个共同体,不能因为个人而浪费集体的时间。这样的沉默体现了他们对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是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增强。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专门化,学术领域也越来越趋向于细化和分化,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学科与专业数量不断增多,层次不断深化。[12]这就使得大学教师的知识和研究领域更加专业化,因此,他们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或学者。教师言传身教和对专业领域熟练把握,以及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互动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教师依然是真理的引导者,传播知识的权威者。虽然知识是开放的,它需要通过特殊的具体个人对它做出特殊的理解而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实现其价值。[13]在知识不断扩展、丰富的过程中,教师的个体性介入是不可或缺的。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调、手势、情感,通过对思维过程有声有色的呈现,在不经意间把专业和知识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智慧表露出来。他引领大学生步入到理性思维的最深处。学生承认教师的这种专业魅力,认真倾听教师传达的思想并深入思考。这种课堂也并非是沉闷的,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专业知识,默默地接纳自己视域以外的东西,从而拓宽和丰富自己的视野。学生以沉默的方式静静地体会着教师们的表达,此时的沉默是对教师权威的承认与尊重。这种被承认的权威并非是教师的制度性权威,而是一种专业性权威,使学生折服的专业知识和伟大人格魅力。[14]165
雅斯贝尔斯说过:“决定教育成功的因素不在于语言的天才、数学的头脑或者实用的本领,而在于具备精神受震撼的内在准备。”[15]109很多时候,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往往是真正被老师所触动和折服。一位受访大学生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样的观点:“我们马克思理论的老师讲课特别好,他能够将哲学与他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瞬间觉得老师特别厉害,又风趣幽默,有节课我准备看其他书的,竟然不自觉的跟着老师的步调静静地听、思考,老师讲课的时候魅力很大。”
确实,当学生跟着教师的步调,一步一步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时,他们是一个个沉默的追随者和思考者,老师指引他们的心灵。当大学生与他们的心灵导师相遇,他们被教师的专业权威深深地吸引,被引导着思考。如帕尔默所说,“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16]14甚至是多年以后回忆起与心灵导师的相遇,这种内心的真谛依然会被点燃。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就像是独木桥上的栏杆一样,让人感到安心、踏实,使人在他的帮助下大胆地前进,逐渐走向真理。[17]而作为学生,他们有一个基本的欲望,那就是接近那些他们崇拜的人,对那些以自身存在对他们产生巨大感染力的伟人的热爱引领着他们进入专业领域。学生将教师视为知识权威的存在,他们在课堂上努力靠近教师,汲取知识的营养,沉默的消化,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专业,领会真理。他们在课堂沉默中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认可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见识和判断。这是对教师权威的一种尊重和承认。这种尊重和承认对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基本条件。
孔子说“敏于行,讷于言。”荀子也有“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的说法。这表明“沉默”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正是由于语言的局限,使得沉默有了更多的含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教育情境中,大学课堂上的沉默者不一定意味着不思维,也不代表着静止,他们只是在进行内在的对话,一种思想的对话。[18]这种对话时常会唤起内在的自我,包括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以及未来的自己。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19]113因此,大学理性精神在沉默性的沉思中得以滋养,非语言的沉默理性表现为一种体知的内在活动。黑格尔在评述这一思想时指出:“人们惯于说,理智是通过问题、辩论和解答等而培养起来的;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使理智培养好,而只是使它表面化。人的内心生活是在教育中扩展,获得的;通过教育,人才能有涵养,通过沉默,人在思想上,在精神活动上才不致贫乏,更可以说,通过沉默,人才学得理解的能力,才洞察到自己的主观想法,论辩才智之一无是处;由于洞察这种主观想法一无是处的洞见的增长,人就弃绝这些主观想法了。”[20]可以说,沉默与沉思常常是同一种状态的两种描述方式。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有时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领会,这一领会往往触及存在本质,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产生。专业领域的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充满未知而又陌生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某种联系。他们需要沉思,从而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沉思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因此,沉思是在寂静与孤独的环境中进行的。大学生更加成熟、理性,在学习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特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大学生喜欢思考,喜欢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探寻真理。投身于理论生活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而受访者谈到“老师给的思考时间太短,别的同学在发言时,会干扰到我。”“我是想东西特别慢的那类人,别人五分钟,我可能要十分钟,所以老师每次提问题要同学们回答的时候,我都还没想好,甚至还没找到回答的方向。我还没想出来就会一直思考,甚至老师进入下一个章节时,我还沉浸在思考中”。思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认知操作,对接收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再加工。[21]153
沉思属于理论生活的一部分,是理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伽达默尔指出,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人既能从事社会实践,又能投身于纯知识,能致力于看和思,能自由选择善和真理。在人类奇妙的生长周期中,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22]26大学生可以,也希望过上一种理论的沉思生活。大学生在沉思中遇见自己,与讨论时的群体“狂欢”相比,沉思是个人专注地探索,这种专注浇灌着大学生的理性。逐渐地,他们在沉思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整合成理论,形成一套理论体系。
正如萨特所言,我们命定是自由的,但自由与责任同在。然而,我们又都害怕这种责任,于是便有了克尔凯郭尔所谓的“自由的晕眩”、海德格尔的非本真状态的出现。个人在沉默中领会自身,领会到此在的“向来我属”性。存在是个体的人及其生存过程,它的特点就是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他的存在就是要不断地生成,用一生的行动书写出的大写的人。[23]17这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深刻体现。雅斯贝尔斯也指出,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24]147尽管这一“自由”包含规定上的不约束,例如,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选修感兴趣的辅修专业等。但是其更加强调的是自己为自己负责。
大学生处在怀特海所说的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时,[25]33大学生开始渴望了解新事物,对此产生的新奇和兴奋促使他们向往一种自由的处境。而沉默让自由成为可能,让他们能够对大脑中迸发的活跃纷乱的思想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领悟真理。沉默发挥着沟通外界与内在精神的桥梁作用,正是通过沉默,学生学会专注,体会到自身的唯一性,个体在沉默中或许会体验到焦虑与恐惧,但也在这种体验中实现着超越。大学生的沉默也是对新知识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大学的恰当的作用就是使学生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掌握知识、探索学术。[26]144大学生的生活是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而想象与学习的结合通常需要一定的闲暇,需要摆脱限制或约束,摆脱时时侵扰我们的烦恼。[27]145他们沉浸于探索事物的多种可能性中,不受干扰的进行正确或错误的思考。就像雅斯贝尔斯所说:“正是‘猜想’这种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虚无缥缈的东西需要全身心的投入。”[28]69
沉默成为大学生自我完善,变成“成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不再需要教师指导,他们需要的是更全面更专业的引导,以及更真心的倾听。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扮演着规训的角色。但是规训不是奴役、压制,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自由。[29]22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自由、寻求自由。如若扼杀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也就扼杀了他们对与研究的深思和探索精神。作为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他们有权利进行多任务学习,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就像一位受访的男生所说,“学习是我的事情,没必要在课堂上谈论想法,我清楚我自己的情况就好了。”他们无所谓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的观点,他们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期待的是更加自由的空间、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指导。
大学并不是学习生涯的终点,因为人一直在寻找自己,“成人”的路上,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进入生活的过程,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继续学习。[30]214大学生需要继续思考,继续深造。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更加明白“沉思”的意义,并且享受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他们在孤独的沉默时间里,静静地思考,慢慢地领悟。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与投入,仅仅只是为了幸福,因为在自己的不懈探索中靠近了理论与真理。多尔认为只有与同伴之间与课本之间进行协商交流,学习与反思才能被创造出来。[31]227与自己对话亦是一种深刻的协商交流。人在岁月中沉淀的不仅仅年龄,更多的是思想。思想是与他人碰撞后,自己慢慢思索,慢慢积淀而成的。所以大学课堂的沉默内在地属于大学生成长过程。
大学生的课堂沉默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每个大学生都真实地体验着课堂沉默的气氛,这种沉默体验传达着学生们的情绪、兴趣以及需要。因此,课堂沉默并非只是学生课堂失语那样简单,它所传达的意义是丰富的。学生在沉默中直面自己的无知,了解到对某一方面知识掌握薄弱,从而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全面的掌握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在不足中前进。沉默也不只是悄无声息的,正是在我们寻找合适的语言去描述时才发现了自身语言的局限。即使是最深刻、最能达意的诗词,其深刻含义似乎也是潜藏在语言的另一面——词语之外。[32]148这时的沉默所“表达”的深意甚至比语言传达的更加明了、深刻。因为某些知识大学生或许能通晓,但是却超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对无言,或许也意会到了他们想汲取的知识。只是他们更愿意选择积极的倾听领悟,享受一种无声地成长。尤其是在富于启迪意义的演讲、阅读和谈话之后,总是选择沉默,正是这些彻底内省的时刻,我们体验到了“瞠目结舌”——这种基本意义上的沉默。[33]151这是一种本体沉默。这种类型的沉默已经转化为沉思。学生在这种沉思中得到智慧的跃动以及内心的自由。沉默也是教育对话的意义之维,[34]集体的沉默往往是他们群体内部独特的对话,他们在沉默的“对话”中提升默契。
大学生课堂沉默作为一种现象存在,也有其缺陷和不足。当学生在课堂上无话可说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意识和能力。[35]这种沉默表现在:学生的意识游离于课堂之外,思想、情感都不参与的态度。学生在此类沉默中远离了真理,从而导致学生的自我实现遥遥无期甚至成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