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木偶文化”融合的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策略
——以泉州市刺桐幼儿园为例

2020-02-25 20:05黄阿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木偶美育创设

黄阿香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000)

审美教育的实质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因此,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系列论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因此,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应立足幼儿生活,重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浸润和完善幼儿的人格[3-5]。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多年来致力于木偶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认为以构建木偶特色文化为着力点,将木偶文化融合于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之中,有利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并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一、整体规划,创设“偶意”环境

环境是隐性课程,是幼儿发展中的“无言之师”。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具体的美育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这一“无言之师”的熏陶作用,从美育环境的创设入手,对幼儿园室内外空间进行统筹整体规划,创设富有“木偶意境”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美育中的整体性功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又有效的美育环境[6]。

(一)因地制宜,园所环境凸显木偶文化氛围

走进泉州市刺桐幼儿园,映入幼儿、家长以及来宾眼帘的是千姿百态的木偶。由各种富有闽南特色材料自制的木偶作品,动态各异,好生可爱。柱子上展列的木偶,既有传统的掌中木偶,也有现代的卡通偶,较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设思路。而在楼梯下,架空层,处处都有大小不一、高度不同的木偶舞台,有大型的演出舞台,有由小树、花丛和石墩等做成自然景观的生态舞台,还有配置灯光效果的皮影舞台;操场上的彩色屋子,香樟树下的木凳子,绿绿的草坪上,活动性的舞台和背景……处处都是幼儿可以自由、自发、自主表演的小天地,幼儿与环境呈现出自主选择、自主表演的良性互动。花丛中蝴蝶、蜻蜓的杖偶;树上攀着小猴的布袋偶,就连各楼层楼梯拐角使用的垃圾桶,也装饰上了可爱木偶娃娃形象。这些木偶作品都是教师们精心挑选并用心创设的。刺桐幼儿园专门设置了“孩子们的嘉礼作坊”,近千件木偶作品是教师们、幼儿和家长的巧手作品。整间展厅分为提线偶、玩偶、掌中偶、杖偶、皮影五大类,可谓是“中国幼儿木偶博物馆”[7]。作坊另一部分则是“操作区”,师幼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分类分柜整理,工具齐全,既可以欣赏、还可以动手制作。除此之外,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在门厅创设大屏幕,滚动播放经典木偶剧和开展的木偶活动情况。木偶戏既有《火焰山》《钦差大臣》等传统剧目,也有《小黑和小金历险记》等现代剧目。校园木偶活动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幼儿在回味中再次感受参与木偶活动的乐趣。

(二)因龄而创,班本环境彰显木偶教育足迹

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班级的环境,创设了丰富的木偶环境,让幼儿积极与环境互动,在动态的、开放的、专题的木偶环境中主动学习,获得发展。各班创设了“木偶乐园”、“家乡的木偶戏”、不同木偶主题的专版教育环境,既有木偶文化资料的展示,还有合作木偶作品的展示,更有幼儿在木偶课程中参与学习的再现。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遵循教育性、艺术性、互动性、参与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等环境创设的共性原则的同时,尤为强调突出“偶”化环境的年龄差异性和主题系列性[8]。例如,主题活动“动感木偶书”,幼儿和家长制作的木偶书放置在廊道上,每本动感书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书的小主人约上同伴一起阅读、操作,讲述故事。由于这类图书情节生动,木偶操作简易,很受幼儿的喜欢。又如中班创设的“幸福园,快乐娃”班级环境,由教师的学习故事记录表、亲子活动记录册、幼儿自制木偶书以及种类多样的自制木偶组成了一个集启智、育德、抒情为一体的欢乐天地。在自由活动时,小朋友自由结伴,与偶同乐共话;离园时,木偶小天地里,幼儿还会和家长一起欣赏,交流。

二、挖掘内涵,营造“偶情”环境

文化内涵的根本是创作者的情感表现,特别是引起观者共鸣的情感指引。美育环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可以激发起幼儿丰富的感情活动,并通过对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作用于他们的内心[9]。泉州木偶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艺术手段,将丰富跌宕的人生情感以更强烈、更夸张、更细腻的方式赋予木偶生命和情感,进而将情感不断创作的过程[10]。因此,每一尊木偶在演绎中都会向幼儿传递不同的丰富的情感。在木偶教育中,刺桐幼儿园重视引导幼儿将每一尊木偶作为玩伴,是可以对话的好朋友。同时将“情”融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幼儿与木偶共同体悟生活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去感受生命的价值。

(一)基于生活,再现“偶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一种轻松愉快、自愿参加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兴趣性、虚构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木偶游戏是一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它既能让幼儿得到自娱自乐的机会,又能调动他们手脑并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对幼儿富有极大的吸引力[11]。木偶游戏从木偶道具以至活动的范围,都在一个小小的情景中体现出来。儿童置身于这种小天地里,正合乎他们好奇的心理特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用子母扣制作成的“小兔”玩偶,教师把它布置于活动室的墙壁上,旁边提供可自由粘贴取放的房子、树等道具以及其它形象的木偶,幼儿拉拉、动动、摇摇木偶的手脚,哟,真的动起来了。又如墙饰“秋天的水果”,各种各样的水果做成偶化的形象,眼睛会转动,手脚会摆动,把静态的墙饰动态化,深深吸引着幼儿。正是木偶这种有趣的动感,使幼儿喜欢摆弄这些道具,嘴里也喜欢自言自语:“小兔,你要去哪里?”“小朋友,猜一猜,我是什么水果?”“我们相亲相爱不分离。”……不知不觉中,幼儿进入了角色和情景中,自娱自乐,自言自语,带来极大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基于游戏,畅享“偶趣”

创设富有内涵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立足幼儿的生活,基于幼儿的经验,例如,大班创设的“偶遇”“偶趣”“偶情”展板,展示了小朋友从小班刚入园哥哥姐姐带着小木偶欢迎他们、中班参与木偶活动游戏、大班与木偶结下的人偶情的整个历程,每一张照片是一个成长的历程,每一张照片都唤起了幼儿在园的美好回忆。当毕业班幼儿依依惜别幼儿园时,惜别朝夕相处的木偶时,那是生命的成长。又如,中班“救救小木偶”,教师通过拍摄环境中小木偶损坏的图片,以木偶故事感化幼儿,以移情教育的方式,让幼儿懂得爱惜玩具;幼儿在亲手修补这些破损木偶的过程中,建立了与木偶的情感联系。他们保护好小木偶,设立了木偶橱柜,分类别规整,按标记摆放,共同讨论制定了爱护木偶的规则。再如在小班语言活动《我和木偶交朋友》中,通过运用语言区的木偶与小班的小朋友进行语言游戏,增加趣味性,缓解他们离开父母的焦躁情绪。在与木偶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木偶,赋予木偶蓬勃的生命力,幼儿的自我情感得以抒发,自我的个性特点得以完善,丰富情感得以宣泄,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基于幼儿生活,教师挖掘和利用木偶本身对幼儿发展所具有的可能价值,运用幼儿与木偶交往的“情”,产生多样化的教育价值。

(三)基于学习,共话“偶乐”

感受是外在感触对于内心产生的触动,是幼儿内心世界对于外部事物的一种主观反应。幼儿美的感知能力发展主要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具体、形象的感受进行。刺桐幼儿园多年的实践探索,积淀下丰厚的木偶文化,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搭架了“偶动”的环境,促进了艺术文化交流。

(四)基于生成,浸润“偶益”

幼儿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是为幼儿幸福一生奠基的教育,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14]。泉州是多元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历史悠久的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以其精巧细腻、传神逼真的独特艺术魅力享誉中外。国际木偶艺术节在泉州举办至今已是第六届了,每年的国际木偶展演是国际木偶艺术交流互鉴的窗口平台,来自海内外的木偶艺术团队都会为泉州市民群众送上“好看、好听、好玩”的艺术盛宴。刺桐幼儿园是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的“泉州木偶戏的传承基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得每年都能获邀参加国际木偶展演,在“世界木偶艺术大联欢”活动中与多个国家的木偶艺术家们同台献演。五彩缤纷、异彩纷呈的木偶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传承和发展深受大家的关注。刺桐幼儿园小朋友在参与中亲身感受,世界偶艺多元融合,木偶文化根植幼小心灵。

三、丰富感受,搭架“偶动”环境

我国的木偶种类很多,按表演形式可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演员在下操纵,木偶在上活动,如布袋偶、杖头偶等;第二类是演员在上操纵,木偶在下活动,如提线偶;第三类是演员在木偶身后操纵的,如铁杖偶。以上三种类型的木偶又可分为直接操纵和间接操纵两大类别。幼儿肌肉不发达,发育不够完善,双手比较幼嫩,往往玩具店、市场上、街面上销售的木偶不适合,偏大偏重又缺少“偶味”和童真稚趣。因此,教师首先要按照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创造性地制作适合幼儿表演的木偶,形象要夸张、美观,并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如用海蚌贴画上眼睛、嘴巴、耳朵做成有声响的呱呱偶;用乒乓球、药瓶画上五官做成小人偶,动物偶;用塑料瓶、杯子、碎布贴上眼睛、嘴巴、耳朵加上两根棍棒做成杖偶;也可用卡纸折、做成的东西南北纸偶。这种简易掌偶、桌面偶、杖偶等玩偶表现出的夸张和稚拙,操作上的简单和小巧,往往激起幼儿喜爱木偶。正是对木偶的兴趣,也才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一)立足本土,“偶动”校园

周围是一潭死水,水仙芝想开启新的生活,换一种活法。她已经厌倦了,活得太累,再不能这样下去。林志是个好人,不能再好的一个人,可是太熟悉了,没有一点神秘感,可以当兄长,不宜做夫妻。

3.狠抓“三个内容”,激发班组生机活力。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是企业班组建设的根本方法。班组建设工作犹如一张蜘蛛网,千头万绪,只有问诊把脉,把握规律,明确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抓住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更好地激发班组细胞活力,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解,如果从突发事件的角度展开分析,可以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严重事件,对社会或者学校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加以防范”。至于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具体判定,每个人在认识上可能存在差异,但是其中大多数人认为:这类型事件主要指的是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同时给学校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的重大事件,通常会给学校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泉州木偶文化的综合表现形式百花齐放、情趣盎然。木偶形象有的诙谐逗趣,有的端庄典雅,有的英雄气概……。由于泉州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至今始终以包容的态度面向世界,所以泉州木偶文化也表现出了多元融合的特点。在每个学年开展的“闽南文化进校园”、“校园木偶艺术节”等大型文化周活动中,学园为幼儿营造了富有童趣的木偶教育环境。通过布置木偶表演舞台,供不同群体为本园小朋友轮流表演木偶剧,引导幼儿感受木偶剧的精彩与教育意义。在这个舞台上,有泉州市木偶剧团专业演员精彩的提线偶戏《花好月圆》、《小沙弥》和《猴趣》,有教师表演精彩的布袋戏《老虎吞人》,有小班幼儿用纸艺玩偶表演师生创编的偶戏《我是最厉害的大野狼》,还有大班的幼儿表演师生创编的提线木偶戏《怕浪费婆婆》等。在木偶创设体验区还鼓励幼儿跟老艺人学捏木偶头等。小朋友年纪虽小,可他们对木偶戏热爱的样子,专注投入表演木偶的神态特别惹人喜爱。师生的倾情现演展现了在传承创新家乡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并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课程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成效[12]。

幼儿园物质环境指有形有色的园舍布局、各种设施设备。它是由幼儿园建筑样式、活动场地、走道楼梯、花园草坪、室内外等社会空间环境构成的系统[13]。幼儿园物质环境凝聚着开发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要素,它是幼儿在园看、玩最多的地方,最能引起幼儿的反应。通过创设木偶名剧人物介绍版地、精彩剧照版地、国内外木偶实物操作区等,吸引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木偶文化的悠久历史。教师在木偶文化课程的架构中将静态环境与动态课程相结合,通过音乐、美术、游戏、表演、欣赏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全面感受泉州木偶这一本土文化的魅力。幼儿在感受的同时带着好奇心主动去探索、了解木偶形象设计、木偶音乐情绪、木偶舞台表现、木偶文学语言中的精彩纷呈,与木偶文化进行了互动共鸣,其文化的感受力得到了提升。这种开放的环境蕴含大量的美感信息,使幼儿充分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放眼世界,“偶动”海外

木偶的形式包罗万象,小偶人、小动物、花草树木以至杯、盘、碟、桌子和椅子、苹果、菠萝等,不管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童话角色,活生生地动起来,唱歌、说话、跳舞。木偶这种幽默、谐趣而又富有幻想性的玩具,在幼儿的眼中和心中,木偶是有“生命”、“有个性”,是幼儿亲密的伙伴。中班“认养小木偶”的活动,则是源于一次周五下午离园时,林老师观察到的一个真实场景:游戏室木偶架上的“美羊羊”小木偶,静静躺在地板上。小朋友进进出出穿外套,拿书包,没有谁去关注到在地上的小木偶,而一名小女孩琪琪,进到了游戏室,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美羊羊”木偶,她马上蹲下身子,迅速地抱起了小木偶,把她轻轻地放在怀里,还不停地摸着小木偶轻声细语地说:“不要怕哦!我送你回家吧!”林老师目睹全过程,紧抓教育契机,生成了“认养小木偶”活动,得到了幼儿的积极参与。选木偶,找对象—做登记,办手续—带回家,细照顾—当伙伴,同玩乐—结感情,爱常在……生成的“认养小木偶”活动,幼儿把小木偶带入家庭,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在一个溢满爱心、充满爱意的环境里“生活”。幼儿的纯洁和童真,在陪伴小木偶的过程中进一步释放爱和智慧,情感、态度、习惯、能力等各方面得到了发展。

白酒酿造属于开放式固态发酵,工艺参数无法像液态发酵那样进行过程控制,因此仅以单一指标评价会使窖泥质量得分评价出现偏差。

发生规律: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防治方法: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000~1 500 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

四、释放潜能,共创“偶育”环境

环境具备文化因素后,就自然产生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其创设既要体现宽松、愉悦的氛围,也要凸显环境的育人功能。各班级的环境创设从内容的制定,材料的选择,总体都能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新生态。

(一)区域环境,以美育人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在区角材料投放时,适地、适宜、适时、适合地提供各种各样的木偶,对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能满足幼儿兴趣、需要、让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木偶进行游戏[15]。同时,应为幼儿区域游戏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创设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亲传统、乐求知、敢创造。例如,“海绵大变身”区域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造型、不同软硬度、不同颜色的海绵和各种捆扎材料、装饰材料等,使幼儿在区域中探索材料,大胆利用变形的原理制作各种生动、有趣的海绵偶造型,并运用于木偶表演游戏中。自由活动和离园时,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一起边玩边表演,演绎着一段段充满爱的故事。丰富的区域游戏木偶材料、宽松自如的游戏氛围,支持幼儿探索与学习,体验与操作,促进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均衡发展。

(二)主题环境,以文化人

随着木偶主题的开展,幼儿成为了学习与环境中的主人,主题环境印记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例如,中班创设“动感木偶书”主题墙,体现孩子们在探索、感受动感书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创作灵感。“动感木偶书”以轨道与迷你木偶相结合的方式,诠释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美好感受以及美好追求,用异形书的方式呈现童真、童趣、童心。大班创设“孩子们眼中的皮影戏”主题墙,展示着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皮影偶精品及来自幼儿手工创作的皮影偶作品,记载着孩子们自制木偶台,为木偶做衣服的画面。将主题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机融合,既达到了教育性、互动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等环境创设的共性要求,又体现了“偶”化环境的个性特色。

猜你喜欢
木偶美育创设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