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娜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话语的概念始于语言学,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实践。法国学者巴赫金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事件,充满意识形态和生活意义。费尔克拉夫从话语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认为话语反映、描述和建构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1]福柯从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角度,认为话语是社会对话的结果,人是受话语支配的,“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2]本文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交往,在社会交往中,言说者和言说对象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也得以生成和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它属于话语类型的一种,强调话语的意识形态和教育属性。邱仁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和特定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方用来宣传灌输以及说理阐释,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的言语符号系统。[3]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内容是用于表征意义和行为的言语符号系统;方式是描述、解释、评价、建构等;语境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导向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目的是交往、宣传、灌输、说服。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是其突出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将“策略”解释为谋略和手段,它与“战略”相对,是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在本文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不是一个理论性概念,而是一种具体应用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只是将这种手段的应用限定在特定场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也不是一个理论性概念。所以,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研究侧重于实践路径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一定是受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表达方式、传播语境、传播目的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实用导向、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
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其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体现出话语主体的权力和意志,具有政治导向性。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话语的产生和运用受到权力的支配,而权力是通过话语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再生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为主导,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话语有阐释、解释的权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进行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两者在社会交往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化和现代化,同时建构自身主体身份,建构国家与国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在这一交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发挥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型塑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
实用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必然是实用的。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从意识形态属性来看,还在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用性的另一方面是策略的可操作性,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失去了作为手段的价值,不能具体应用在话语实践中,如果运用不当,会违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实用性包括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具有价值导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社会主导价值观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价值导向性,一方面在于话语本身是否具有引领学生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于话语主体之间能否建构出带来价值认同的交往关系。话语和话语主体又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话语实践关联在一起的。话语实践将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主流的和非主流的等多元复杂的价值观念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价值导向的意义就是要让高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性。话语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必然具有实践性。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话语是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实践。从媒介实践角度分析,媒介实践不仅关注人使用媒介做什么,而且关注媒介使人做什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介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从而获得某种社会认同和情感归属。在这个过程中,媒介使用者对媒介的选择无论是自由还是受制的,其媒介行为的秩序化和差异化,体现出整体的结构性因素和个体的主客观因素的互动协调。因此,在媒介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不仅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选择和使用,同样是指媒介实践对话语主体的建构。可以说,人使用媒介同时被媒介规制,人在媒介实践中获得主体的建构,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在这种主体的建构中生成和发展。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概念。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5]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它区别于过去和传统,拥有了新的媒介形式和环境;另外,新媒体勾连了新的传播网络和社会结构,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重新构建了传媒生态,对传统媒体以往造成的信息垄断具有一定冲击力。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的特征,明显具有不同。其表现为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以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为特征的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使得话语主体变得越来越多元,话语内容也更加鲜活多样,话语实践更具生活气息;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挑战,使得话语主体的身份认同发生偏差,一些话语内容的价值取向直接引发了偏见。在话语中“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是思想教育话语话语实践重要的因素。“说什么”是时效性的问题,“怎么说”是策略的导向性问题,因此,既要选择好,也要运用好。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践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涉及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语境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实践中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的。
从传播主体来看,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精英是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少数人。精英话语是话语主体权力和意志的表征,它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知识和传播方面的不平等,制造二者在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处于弱势地位的大众有了可以自由言说的渠道和机会,他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绪,消解了精英阶层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绝对主导。原来在精英话语世界中,话语难以被大众理解,因此,表达需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把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走向开放,让传播主体走向多元建构。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社会大众不再是同质化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他们投身于开放的新媒体世界,不仅获取信息,同样传递信息,他们既是传者又是受众。传播主体的多元建构过程中,同时建构出更为平等的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在这种关系中不再停留于强制灌输的方式,而是开始关系大众的心理和需求。当然,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也带来消极的内容,如过度娱乐化和享乐化可能使其带来一定的肤浅庸俗和低趣味性。由此,在选择和运用上来说,一定还需避免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效果。
从传播内容来看,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实践话语,它通常以书籍、政策文件等生硬口号式的的文字形式呈现,这种文本话语抽象的语言表达,宏大的叙事形式以及严肃的话语风格,造成理论与社会日常生活的脱节,使文本话语与“日常生活”和“微观世界”割裂。因此,文本话语需从现实问题出发转向生活话语,需要把抽象的教育话语转向学生更易接受的日常话语,从理解到认同,从认同到拥护。另一方面要将现实的日常话语提升为理论,这就需要将现实生活中零碎的、无序的信息经过概念化和理论化过程,提升为统驭传播的理论性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要反映青年学子的声音,注意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的转换,要利用新媒体,如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创造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适应理论和实践要求。
从传播方式来看,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叙事话语向情感话语的转换。叙事侧重于说理,是不带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叙事话语是为了准确传递信息,对主导话语的不断重复或变换。叙事话语可以是叙事话语的显著标志不在话语内容而在话语风格,叙事话语具有相对的中立性,其在实践过程中通常采用灌输的形式。叙事话语的灌输有助于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但理解不一定带来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还需借助情感话语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情感话语一方面是通过语言系统呈现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新媒介给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为丰富和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方式。原本的叙事话语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向情感话语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传播语境来看,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历史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积累了丰厚的历史话语资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等,这些话语资产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合意、塑造文化认同。在新媒体背景下,对现代话语的审视,需要关照话语背后的历史语境,要剔除那些违背现代社会的内容,要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此外,现代话语是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展开的,现代话语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现实语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结合中国的现实问题,在现时的空间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实质上是话语转换的问题,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多数情况,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叙事话语与情感话语,历史话语与现代话语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是众多元素相互协调的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话语运用中,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和适宜的话语去表达。
从实践的角度来解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策略,首先要界定实践的概念;其次要限定实践的范围。夏兹金认为,实践是一系列主客观组成元素的集合体,包括理解力、规则、目的、信念、计划、感情、情绪、物质材料、技术、技能、组织等。[6]实践的形成是这些主客观组成元素相互协调的结果。
新媒体时代,媒介全方位介入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交往中。因此,有必要以媒介为中心,从媒介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优化路径。从媒介实践出发,首先要确定媒介与社会实践的角色关系。顾洁认为,媒介实践就是媒介嵌入社会实践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核心组成元素的媒介核心实践;一类是作为次要组成元素的媒介参与实践。[7]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得弄清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组成元素有哪些,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元素是什么。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为例,学生的理解力、目的、信念、态度,老师的个人魅力、传授风格,教材的难易程度,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媒介的使用等都是课堂教育实践的组成元素。在课堂教育实践的形成过程中媒介的使用可能仅作为次要组成元素参与实践,而学生的目的,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可能是影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核心元素。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无需强调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而应着重关注实践者的主客观因素和实践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实践的组成元素,尤其是关键的核心元素不是预先假设判断的,而是可理解、可测量的,需要借助实证研究进一步厘清。
从媒介实践出发,要确定实践的空间边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处于多维空间的交织中,涉及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心灵空间。这些空间相互交织,结合成各种复杂的情形,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存在困难。因此,可以先确定实践的空间边界,明确哪些实践进入考察的范围,从而对涉及的多元实践限制在特定的空间层面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几种典型的空间形式,就物理空间来说,有课堂与课外空间;就虚拟空间来说,有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制造的不同的“拟态环境”空间;就心灵空间来说,有个体差异化和群体同质化的心理空间。这些空间形式各有其特征,如课堂空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偏重于文本话语的单向传播,新媒体空间注重日常生活的交流,偏重于生活话语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空间发生位移,物理空间进一步得到延伸,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更加紧密,心理空间更趋多元和复杂。同时,这些空间彼此交织,形构出新的社会空间。因此,一方面需从微观和中观的层面审视不同空间中的实践;另一方面要从更宏观的层面审视这些实践的互动关系以及新的空间形式中的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优化路径也就可以循着这条媒介实践的“空间”视角的方向进行。
另外,要确定实践的时间边界。实践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是一个主客观元素相互协商与互动的过程。换句话说,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元素只有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才能凸现出来。实践者的行为模式也只有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一定的秩序性和差异性。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会呈现出一种时间上例行化。例如,课堂实践有例行化的上下课铃声提示课堂实践的开始和结束。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追踪,有效的方法是选取一些时间节点进行观察。一般而言,应选取例行化的时间节点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剧烈的时间节点。例行化的时间节点以初始时间点最为重要。如肖夫与潘扎所言:“人们与实践的初次接触实质上蕴藏了日后形成共通理解力的很多种子。”[8]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思政教育的第一堂课,把第一堂课作为决定整个课堂实践效果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变化最剧烈的时间节点也是关注的重点,当例行化时间节点被打乱的时候。在变动的过程中去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对自身的实践进行反思,从而在实践中建构出一个具有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实践者。
从媒介实践的角度,思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优化路径。首先,需找出影响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的核心组成元素,它可能是个体的或整体的,主观的或客观的,历史的或现实的,话语本身的或话语之外的等等,因此要以实证的方法找出它,而不是就假设论假设;其次,要确定实践的空间边界,在不同层面审视不同空间中的实践,从而真正做到有前瞻性、策略性、针对性、高效性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优化路径;再次,要确定实践的实践边界,在变化的过程中选取重要的时间节点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
根本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定场域决定了这一手段的实用性、政治性、价值性和实践性。新媒体赋予这一手段以新的媒介环境,在新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呈现出话语转换的趋势,即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叙事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历史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当然,话语转换是从适应新媒体时代,或者说适应新的媒介使用方式的视角思考。这一视角将媒介放在中心位置,往往陷入技术决定论和功能主义的泥沼。从媒介实践的视角出发,不仅关注“去中心化”的媒介使用,也重视实践中其他元素的作用,重视实践中时间和空间的边界,以及“去二元化”社会实践的主体建构。这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来说是一种整体的、历史的、联系的和可行的思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