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文阅读之“群文”的选取与合理运用
——关于王家伦教授示范课的观课思考

2020-02-25 12:22王彦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牧羊人王老师群文

王彦婷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510632)

当下,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进入语文课堂。2019 年10 月,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执教人为苏州大学文学院的王家伦教授。执教人通过一堂以“人物描写”为教学议题的群文阅读课,展示了他提倡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将学生过去、将来以及课内、课外学习的内容相互交织成为“群文”的语文教学观。

一、群文文本选择的指向:围绕关注点

蒋军晶老师认为:“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1]从蒋老师的定义出发,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多文本的选择与组织。那么,如何对群文进行教学整合呢?

(一)议题选择以“关注点”为指向

虽然说“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单元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群文阅读”,[2]但是,群文阅读教学与一般意义上传统的单元阅读教学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从“一维”突出“关注点”,即围绕一个中心进行组元,这个“关注点”可以是三维课程目标的任一点。能够围绕关注点,选择群文的理论基础来自后结构主义的发展,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也就是不同文本之间存在着呼应与诠释。[3]这种呼应与诠释使得文本有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力量,古代的作家与今天的学者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对话,中国的作家与外国作者也能面对同样的内容侃侃而谈。多元的、多维度的以文本、作者、读者为中心的对话,时刻都在上演。

在王家伦老师进行的这次教学活动中,他选择的关注点是“人物描写”,这次群文阅读的“群文”文本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主,另包括《最后的姿势》《植树的牧羊人》《詹天佑》《五猖会》以及《理想的风筝》等五个文本的片段。选择这六个文本的原因是它们都用简洁、有特点的语言,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对它们的共有特点进行深层次学习,能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从领会经过巩固而向应用迈进。

(二)议题式组“群”:多角度、多层次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处理多个文本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各个文本出现顺序的先后以及衔接方式的不同。王家伦老师在教学中选择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六个文本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物描写”的佳作。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一个多月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所以,王老师将学生在小学期间学过的文本作为“群文”之“文”的“先行官”。

一是,从关注“人物动作”入手。王老师首先出示了学生学过不久的《最后的姿势》中的一个片段: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出示的第二个文本片段是本学期将要学到的《植树的牧羊人》中的一个片段: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这两个片段都是动作描写的佳作,属于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板块,其一来自“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其二属于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13 课。这样的安排是“瞻前顾后”的体现。

二是关注“人物语言”。王老师出示的第一个片段也是学生学习过不久的《詹天佑》中典型的语言: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第二个片段是附于部编本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的《五猖会》中对父亲语言的描写:

……去拿你的书来。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不错。去罢。……

语言板块选取的是语言描写的精华,第一个片段的句子较长,有连贯性,刻画出了工程师的职业特点——缜密;第二个片段是父亲要求我背书中的三句话,简短有力地刻画出一位严父的形象,这样的“一前一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三是出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的片段: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

这个片段中,作者将语言与动作完美结合,刻画了一位虽有残疾却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教师形象,语句中体现了作者对这位教师的崇敬。可见这第三次文本片段的出示是对前面学习的总结与提升。群文安排带来学习方式改变:“从实例概括到经验提升。”

二、群文“文本”的选择范围:跨阅读介质,跨文本形态

学生在未来的多重语境中,通过多文本、跨文本进行信息整合,必定是一个常态。所以现在群文阅读教学,要从读“一篇”走向读“一群”,从读“一群”走到读“一类”,从读“一类”走向读“多种”,使得学生在多重语境中视野融合,在对话探究中得到积极效果。

这个“多种”,首先是纵向的“多种”。王老师的这次教学活动以“部编版”七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轴心”,但是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还特地从学生学过不久的小学六上的课文《詹天佑》《最后的姿势》与《理想的风筝》中选取了三个语段。同时,考虑到学生手头的文本,又特地从七年级将要学的课文《五猖会》与《植树的牧羊人》中选取了恰当的语段。这就是“瞻前顾后”。

这个“多种”,还是横向的“多种”。王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使用经典的书面文本,同时对相关多形态的材料进行了挖掘,就在这堂课的导入阶段,王老师“顺便”兼顾了人物的肖像描写。课堂导入阶段,他首先出示了对自己的特点极度夸张的漫画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虽然花时仅两分钟,但二维的图画和三维立体、现实的人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的视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是和完全陌生的学生“套近乎”,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接下来进入“正题”,呈现鲁迅先生的画像,与课本上的正式画像比较,先点明先生画像很有特点,在归纳特点。

三、群文阅读方法的选择与“过河”“拆桥”

群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精神成人”的目的。所以,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过河拆桥”,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引领与渗透,使得学生在“过河”之后,不再依靠教师这座“桥”,可以自行到达学习的彼岸。

(一)比较阅读: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

群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比较阅读”教学,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启发,从多维度、多侧面加深对中心教学点的深度学习。传统的单篇文章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它更加强调的是将学生学习的思维集中到现有的学习内容之上,是对以往经验的接纳与传承。但如此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与创造性培养难以落实。将群文阅读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或者是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抓住多文本的“横向比较”,能很大程度上弥补以上不足。王老师在进行教学中多次运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在文本之间搭起了桥梁。其中对《最后的姿势》和《植树牧羊人》两篇用动作描写人物的片段分析,颇有特色。

教师再度显示《最后的姿势》片段,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这位老师。学生从热爱学生、奉献生命、无私奉献等维度回答。教师追问同学是从段中哪儿看出,学生概括了教师的最后动作:用双肩张开在课桌上,还紧紧搂着学生。

接着,再次显示《植树的牧羊人》片段,问学生,为啥要用连续的动作?并比较两个片段动作如此描写的原因。一个学生答道:

那位老师的动作是一个固定的动作,这个动作是老师在极端紧急情况下保护学生的最后一个姿势,最能表现出人物特点;而那个牧羊人是在比较宽裕的时间内挑选橡子,这些小动作组合在一起,能让我们感到牧羊人的仔细,感觉他植树的认真。

王老师顺水推舟:

这两个片段都准确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第一个片段描述的是奉献生命的老师,是老师最终的动作,这个“静”能反映人物特点;第二个片段写的是认真挑选橡子的牧羊人,“挑选”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这个“动”也能反映出人物特点,要根据情况做出选择。

王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比较选材,用比较设问,用比较答疑,将比较阅读无声渗入教学,起到了“搭桥”的作用。

(二)集体建构:教师不是教材的传声筒

群文阅读教学提倡教师是引路人,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不是教材的传声筒。王老师在教学中就用自己朴实简明的语言带领孩子们在群文中穿梭,帮助学生实现集体建构。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读后,王老师总结道: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你看,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时,已是中年,但是他还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同时用孩子的笔触去写这个世界。在文中,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先生,但是他又有点刻板、迂腐。这些是通过典型的、怒色的语言“不知道”“人都到哪里去了”等表现出来的;还有通过典型的动作如“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微笑着吟哦读书”等。

接着,再度显示《最后的姿势》《植树的牧羊人》《詹天佑》《五猖会》和《理想的风筝》的片段,再度强调第一、第二两个片段重在动作描写;第三、第四两个片段重在语言描写,最后的片段是动作与语言的结合。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积累,在小组讨论和老师的帮助下,借助于幻灯片的回顾提示,能较为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三个片段的回顾中,学生已经可以将知识转换成为技能,进行简练且准确的概括。

生:这最后一个片段写的是一个虽然有残疾,但充满乐观精神的老师,从文本的“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这样的语言,以及“拄着拐杖”“蹦跳着”“追赶”等动作可以看出来。所以文段是用语言和动作刻画出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这位学生的回答令王老师频频颔首,也获得了其他同学的掌声,表明了这节群文阅读课带给学生的实际效果:学生完全能掌握动作和语言对人物描写的作用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达到了初步的效果,也就是说,“河过了,可以拆桥了”。

四、回归初心:基于教材,基于学情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于初接触的教师仿佛变成了一块“烫手山芋”。面对这样的现状与问题,王老师用自己的示范课,给教师的建议是:从教材出发,从学情出发。从对群文之“文”的选择来看,王老师此番教学采用的材料,有主有次,以片段为主,各个文本皆有自己突出的语言优势,是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的范本。其中主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文本也是学生在初一上半学期正常教学中应该学习到的,是符合教材教学顺序的。其余文章,《最后的姿势》《詹天佑》和《理想的风筝》是学生们不久前在六年级学习过内容;《植树的牧羊人》和《五猖会》是在本学期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安排是文本“多样价值”的发挥,起到了既“温故”又“知新”的目的。这样的安排也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关,因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是螺旋上升的,之前学习的内容不能学完就束之高阁,应该在之后有所复习。当然,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本,生活中还有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言语材料,就如漫画等跨文本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要选择优秀文章的片段,而不是整篇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王老师有自己的考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整节课的教学集中于一个“关注点”,简短的片段能精准地切入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来看,一节课时间有限,要想多文本、大量阅读,运用片段是捷径。所以“多片段教学”是群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方式。

猜你喜欢
牧羊人王老师群文
奇妙的旅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有趣的动物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我喜欢的一堂课
牧羊人
群文活动
牧羊人